我心目中的好导师丨“我很普通,但我的事业伟大而光荣”

编者按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研究生导师,既是科研的领航者,也是人生的引路人。研途求知,最幸运的是学有良师,启行明智。
上海大学第七届研究生“我心目中的好导师”评选系列活动开展以来,选树了一批“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导师典型。为此,我们推出“我心目中的好导师”栏目,带大家一同领略“宝藏”导师的育人风采。
今天,让我们一同来认识经济学院的聂永有教授。

我心目中的好导师丨“我很普通,但我的事业伟大而光荣”
文章插图
他尽职尽责
科研与行政管理并肩而行
他笃慎求真
教导学生与助力“青椒”牢记心中
学生培养和学院发展的硕果累累
见证了他的付出
他说:我很普通,但我的事业伟大而光荣
导师简介:

我心目中的好导师丨“我很普通,但我的事业伟大而光荣”
文章插图
聂永有,上海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上海大学经济学院党委副书记、常务副院长,上海大学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大学政府效率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学科评估评审专家、上海市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资源与环境经济、创新经济等。上海大学《大国方略》系列课程团队主要成员,承担《大国方略》《创新中国》《创业人生》课程教学工作,并担任《经国济民》课程负责人。
01
自我发展服从国家战略、社会需要
1985年,刚从复旦大学经济学专业本科毕业的聂永有进入上海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成为一名青年教师。彼时学院初创,各方面都刚刚起步,回忆起刚工作时的情景,聂永有教授告诉我们:“当时大家干劲儿都很足,憋着一口气、拧成一股绳,想要搞出些成绩”。1993年上海大学国际商学院成立后,全院上下的齐心努力使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取得提升,毕业生广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

我心目中的好导师丨“我很普通,但我的事业伟大而光荣”
文章插图
90年代初,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开张令全社会掀起了证券投资热,聂老师于1992年率先在上海大学开设《证券投资》课程,1995年与同事合作出版《投资风险》一书,最忙的时候,他陆续了承担十余门专业课程教学任务,与此同时,还担任本科生班主任工作达17年之久,多次被评为上海大学优秀班主任。聂永有老师的努力也得到了学校的认可,1990年被推选公派赴日本龙谷大学访学一年,1993年和1995年先后获得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和上海大学“优秀青年教师”称号,1997年成为学院当时最年轻的副教授。

我心目中的好导师丨“我很普通,但我的事业伟大而光荣”
文章插图
近年来,聂永有教授主持了中国科协战略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重点项目、上海市教委创新重点项目、中央部委、地方政府及企业委托课题50多项。参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上海市重大软科学项目、国际合作课题20多项,出版专著、编著、教材、译著20多部,发表学术论文70多篇。曾获上海市第12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一等奖,第14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著作类一等奖,先后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

我心目中的好导师丨“我很普通,但我的事业伟大而光荣”
文章插图
30多年来,聂永有教授的研究方向从最初的价格学到比较经济学,从贸易经济到市场营销,再从物流管理到循环经济、静脉产业,广度与深度交错融合,每次研究方向的变化,都是服从于专业调整的需要,既包含时代特色,又兼顾人才培养的需要。
02
“做科研不是为了写paper,而要解决现实问题”
聂永有教授先后在上海财经大学和中山大学获得管理学硕士和博士学位。2002年,他获得中国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资助再次前往日本访学,担任东京大学客员研究员。也是在那个时候,他发现日本的循环经济做得非常好,想到对于正在高速发展的中国来说,环境与资源在日后会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于是开始从事循环经济、静脉产业的研究。“我一直告诉我的学生,你的研究方向只有与社会实际结合起来才有意义,做科研不是为了写paper,而是要解决现实问题”,聂老师说道。

我心目中的好导师丨“我很普通,但我的事业伟大而光荣”
文章插图
从事经济学研究30多年,聂永有教授很享受科研带来的乐趣,他认为是否接受过系统的科研训练,最大的不同表现在思维方式和看问题的角度上,当被问到这是否是研究生阶段最重要的事情时,聂老师肯定地说,保证学生接受严谨充足的科研训练是作为导师最重要的责任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