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泉州网
指导医生
泉州市儿童医院神经康复科副主任医师 苏静
台海网4月2日讯 据泉州网报道 他们看起来和普通孩子无异 , 但是喜欢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他们不爱说话 , 眼神常会躲避 , 不与人交流 。 他们并不是“异类” , 而是被疾病所缚的自闭症儿童 。 今天是第14个“世界自闭症日” , 医生提醒家长 , 早期识别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的预警表征 , 如发现异常应尽早就医 。
【医生|泉州:爱看新闻联播会背新闻 3岁男童被夸记忆力好 却查出孤独症】能背诵新闻内容 会说话却无沟通
3岁的小兵(化名)看上去跟同龄孩子一样 , 乖巧可爱 。 他有个特殊的爱好 , 每晚7点 , 准时端坐在电视机前看新闻联播 。 他喜欢模仿新闻主播说话 , 看完后可以毫无差错地背出一则则新闻内容 。 家人看着高兴 , 常夸小兵记忆力好 , 随了妈妈 。
可有一天 , 在外地工作回到家的爸爸发现 , 小兵连爸爸也不叫了 , 家人忙带着孩子到医院检查 。 检查结果令他们难以相信 , 小兵竟被诊断为孤独症谱系障碍 。
“孩子会说话 , 连新闻联播都能一段段背下来 , 怎么会是孤独症患儿呢?”医生们初次见到小兵 , 也很难把他和孤独症联系在一起 。 但通过进一步观察 , 医生发现 , 当小兵把棒棒糖递到妈妈手里时 , 他嘴里会说:“撕开撕开” , 还会把手伸向妈妈 , 却始终没看妈妈一眼 。
没有目光交流 , 别人叫他名字也不搭理 , 更别说对视了 , 这是孩子社交障碍的典型表现 。 而小兵的妈妈仔细回想发现 , 小兵平时总喜欢在手里捏着一片小纸片 , 嘴里念叨着 , 像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
医生分析 , 小兵对新闻联播情有独钟 , 其实是刻板行为的一种表现 。 他能背出新闻内容 , 其实是“鹦鹉学舌” , 属于无意义的自我言语 。 看上去“会说话” , 但他的“说话”并不是用来沟通的 。
有“五不”行为应尽早就诊
苏医生介绍 , 提到孤独症 , 很多人脑海里出现的是孩子默默地躲在角落里一言不发 , 但事实并非如此 。 孤独症患儿不一定都“默默无闻” , 很多患儿初看和正常孩子没什么两样 , 很容易被家长忽视 。
苏医生表示 , 孤独症谱系障碍社交行为缺陷和部分刻板行为在生命早期即会出现 , 孤独症早期识别的五种行为标记 , 简称为“五不”行为 , 即不(少)看:指目光接触异常;不(少)应:包括叫名反应和共同注意;不(少)指:如不会点头表示需要、摇头表示不要等;不(少)语:多数孤独症患儿存在语言延迟;不当:指不恰当的物品使用及相关的感知觉异常 。
但并不是所有的孤独症患儿都完全具备这些表现 , 只要言行举止中这些表现占一半以上 , 家长就要警惕 , 及时送孩子就诊 。
进行有效干预或可生活自理
苏医生介绍 , 由于孤独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仍不清楚 , 所以目前尚缺乏针对孤独症核心症状的药物 。 孤独症儿童是否能治愈尚无定论 , 但是很多孤独症儿童经过坚持不懈的有效干预 , 能实现生活基本自理 , 融入普通学校就学 , 甚至参加工作、结婚生子 。
苏医生指出 , 康复教育对于孤独症儿童的改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 康复教育是希望孤独症儿童逐步具备社会适应能力、生活自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 , 甚至在接受培训后从事某项工作而达到生活自立 。
苏医生建议 , 如果孩子符合早期征兆的话 , 应该尽早带孩子去找专业的医生 , 给孩子做一个评估 。 一般情况下 , 孤独症患儿在2岁时就能诊断 , 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 而3岁前则是孤独症儿童语言学习的黄金期 。 年龄越小 , 大脑发育的可塑性越大 。 早发现、早干预是孤独症儿童康复教育最重要的基本策略 。 (采访人员 许奕梅 通讯员 何毓慧)
- 牙周组织|29岁女子整口牙掉了一大半!医生一看:剩下的全保不住了
- 例会|召开妇幼医生工作例会
- 树脂|树脂贴面美牙致牙龈炎
- 酒精|医生的春节嘱咐:过年别喝酒,喝酒别吃药,5种药物“说走就走”
- 水果|水果中的“全科医生”,家里要常买!每天1个,远离癌症、痴呆,6大好处找上来
- 发黄|“炫迈砂糖橘”热潮来袭,有人吃到住院 医生:一次不宜吃太多,吃前应做好清洗
- 王禾|“炫迈砂糖橘”热潮来袭,有人吃到住院 医生:一次不宜吃太多,吃前应做好清洗
- 我是大医生|冬季中风高发,这类人特别危险,预警信号需记牢!补充2大营养素,保护血管降风险
- 晶体|男子近视2375度又遇白内障,医生用两枚晶体解除视力之困
- 家庭医生|用户数破百万“太医管家”启动“啄木鸟”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