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30日电 题:过敏者数以亿计 , 暴增背后谁之过?——四问过敏真相
新华社采访人员陈芳、胡璐、陈席元、胡喆
文章插图
“过敏不要命 , 但痒起来要人命 。 ”一句顺口溜 , 道出了多少过敏者的辛酸泪 。
一个看似不起眼的问题 , 竟成为全球第六大慢性疾病 。 用来防风固沙的“治荒主力”沙蒿 , 为何又与过敏搅在了一起?
近年来 , 过敏群体暴增 , 患病人群数以亿计 。 有机构发布报告认为 , 全世界有30%至40%的人被过敏困扰 , 过敏已从一般疾病上升到影响广泛的公共卫生安全事件 。 是什么原因让人们饱受过敏之扰?过敏者暴增的背后 , 是谁之过?我们能否与“敏”共生?新华社采访人员进行了追踪和探访 。
小小过敏竟成全球第六大慢病?
这是一组让人揪心的数字:
全球范围内 , 约有2.5亿人有食物过敏症 , 3亿人患有哮喘 , 4亿人有鼻炎 , 总人口中十分之一有药物过敏反应 , 被列为全球第六大慢性疾病 。 世界卫生组织早已把过敏性疾病列为21世纪重点研究和防治的疾病之一 。
【过敏|新华全媒+|过敏者数以亿计,暴增背后谁之过?——四问过敏真相】暴增的过敏人群中 , 既有全球 , 也有中国 。
过敏也分季节性过敏和常年性的过敏 。 季节性发病常在某一季节中暴发 , 花粉则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最重要的气传致敏原 。
我国正在经历过敏性疾病患病人群从稀少到众多的发展 。 北京同仁医院院长、国家卫健委变态反应科临床重点专科负责人张罗说:“我们曾经做过流行病学的调查 , 与过去几年相比 , 的确有一个明显升高的趋势 。 ”
张罗表示 , 因为内蒙古草原地区花粉数量巨大 , 每年到夏末秋初的时候 , 过敏性鼻炎的病人就会明显增多 。
草花粉影响了整个西北地区 , 尤其是内蒙古、甘肃、青海、陕北 , 也包括受影响的山西、北京、河北等省市 , 影响范围广 , 季节性强 。 南方地区则以螨虫为主要过敏原 , 受气候条件影响大 。
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皮肤病科主任崔勇说 , 轻度过敏可能仅出现瘙痒、皮疹等 , 重度过敏可能会出现喉头水肿、休克等症状 , 如抢救不及时可能引起死亡 。 过敏可以发生在各个年龄段人群 , 过敏体质者尤其要注意 。
文章插图
行人纷纷掩鼻躲避漫天飞絮 。 新华社采访人员 罗晓光 摄
花粉、飞絮、动物毛……致敏动植物知多少?
在众多导致过敏性疾病发生的因素中 , 遗传因素、过敏原及环境因素都是重要致病原因 。 植物花粉、飞絮、飞毛等本是植物生长发育、繁衍后代过程中的一种自然现象 , 但由此引发的过敏问题在全球普遍存在 , 饱受争议的就是沙蒿 。
“从就诊人数看 , 近年来春秋季花粉过敏门诊患者有上升趋势 。 ”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常务副主任王良录说 , 3月至5月主要是各种各样的树木花粉引发过敏 , 比较常见的是柏树、桦树、梧桐、白蜡树花粉等 。 从7月到10月底 , 则主要是杂草花粉 , 各种各样的野草播粉量巨大 , 有些可以引起严重症状 。
城市化进程中 , “花粉围城”也不可小觑 。 每年春天席卷北京的杨絮 , 是春日里的一道奇观 , 更令不少过敏者苦不堪言 。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城市森林研究中心研究员王成说 , 多年来我国持续推进国土绿化 , 更多树木来到市区 , 花粉浓度增大、与市民的距离更近 , 人们不得不直接面对花粉过敏、杨柳飞絮污染等问题 。
“常见的过敏原包括吸入性、食入性、接触性、注入性等几类 。 ”中日友好医院皮肤科主治医师于瑞星说 , 室内常见的尘螨、霉菌、动物毛屑等都属于吸入性过敏原;鸡蛋白、牛奶、虾等属于食入性过敏原;部分化工材料、化妆品属于接触性过敏原;某些注射类药物、蜂类叮咬注入的物质属于注入性过敏原 。
树多草少、“水泥森林”都成为过敏高发的“幕后推手” 。 王成分析说 , 城市里不少土地裸露、硬化 , 不利于花粉和飞絮附着、滞留 , 也是致敏花粉、杨柳飞絮反复传播的重要原因 。
文章插图
大面积的梭梭、沙蒿等植物让肆虐的流沙停下了脚步 。 新华社采访人员 李欣 摄
福兮祸兮 , 沙蒿与过敏关系多大?
我国北方地区由蒿属植物为建群种或优势种形成的沙生植被 , 主要是自然界长期演化的结果 , 人工营造的只占很小一部分 。
- 过敏性鼻炎|如何区分感冒和过敏性鼻炎
- 供应链管理|新华制药获评“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称号
- 应急|我院放射影像科开展2022年第一季度造影剂过敏反应应急演练
- 感染|新华全媒+丨天津市首批本土奥密克戎感染病例治愈出院
- 新华社记者|天津市首批本土奥密克戎感染病例治愈出院
- 胱氨酸|染发要做过敏测试
- 免疫系统|宿迁市儿童医院:过敏性疾病知多少
- 专科|过敏患者数以亿计,专科医生不到300人
- 住院|《新华日报》报道:住院期间,这位泰州医生拔掉针头赶去抢救患者
- 新华网|健康大讲堂丨肿瘤专家袁芃:乳腺癌病因尚不明确 防治重在“三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