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锵锵行天下》:走出户外的《圆桌派》

图/资料图
“凤凰于飞,和鸣锵锵”,2018年,深度文化体验旅行脱口秀节目《锵锵行天下》问世,延续着《锵锵三人行》的内核和谈话方式,依然由窦文涛作为主持人,与其老友嘉宾们摒弃传统圆桌对谈的形式,以独特视角、个人化感受、多维度信息的旅行对谈方式,把谈话地点从演播室内转移到户外空间,给观众带来一种“走向世界,知行合一”的全新感觉。

《锵锵行天下》:走出户外的《圆桌派》
文章插图
时隔两年,日前《锵锵行天下》第二季(以下简称《锵锵2》)上线优酷,一回归便收获了9.4分的豆瓣评分,比第一季9.2分的豆瓣评分还要高。《锵锵2》中,窦文涛同好友周轶君、大厨罗朗乘坐房车从青海西宁出发,穿越青海、甘肃和内蒙古,开启一场边走边聊的探索之旅。动人美景、诱人美食,加上观众熟悉又喜欢的对话形式,构成了新一季的《锵锵行天下》。然而,美食、旅行等诸多其他元素的加入,无疑会转移观众原本的视线,也将冲淡谈话的本身,这对于一档谈话节目来说究竟利大还是弊大呢?

《锵锵行天下》:走出户外的《圆桌派》
文章插图
新成员带来新视角,美食美景成看点
《锵锵2》原本想完全沿用第一季的三人组合:主持人窦文涛、女性专栏作家周轶君和香港岭南大学教授许子东,可是许子东在录制前身体出了状况,嘉宾临时换成美国大厨罗朗。罗朗常年在中国生活,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对中华饮食文化颇有研究并出过书,曾参与窦文涛谈话节目《圆桌派》的录制,可谓是个“中国通”。饶是如此,与外国嘉宾一起长期组队旅行交谈,对窦文涛来说实属首次,文化和观点的碰撞相较前作来说让观众更为期待。

《锵锵行天下》:走出户外的《圆桌派》
文章插图
如果说《锵锵行天下》第一季是把谈话从演播室搬到了户外的广阔天地,将旅行中的人文、见闻植入谈话中,那么第二季就是把西北美食、中华美景融入该节目的血脉里。
在《锵锵2》第一期,因为大厨罗朗的加入,美食这个元素得到了充分体现,三人闻着味儿就来到一家店铺,进门前,罗朗就说自己闻出了菜籽油、胡麻油、香豆粉的味道。一进门,果然各式小吃琳琅满目,开口笑、桃酥、油香、狗浇尿、青稞饼、青海大月饼……不仅让周轶君勾起了儿时的回忆,也让罗朗想起了曾经来西北学面点的经历。镜头里一盆刚出锅热气腾腾的牦牛肉,也把这期的主要谈话内容给引出来,不管是窦文涛提出敲骨食髓促进了人类大脑的进化和发展,还是周轶君举例反思人和动物的关系、讲到素食主义,以及罗朗讲到的“人之责任”和“当下处于过多的时代”,都是从“吃”引申来谈,既有知识的输出,又有观点的碰撞,延续“锵锵”系列节目的风格。

《锵锵行天下》:走出户外的《圆桌派》
文章插图
节目名曰“行天下”,旅行自然成为该节目的一大看点,也为谈话增添了许多谈资和灵感。在青海湖畔,三人一边玩着骑马、打水漂等游戏,一边观看僧人为水边的鸟儿筑巢。坐在美丽的青海湖边,他们进行的谈话也“浪漫”起来,窦文涛撺掇周轶君讲起了她那段无疾而终的恋情,并由此引出了男女之间截然不同的恋爱观,罗朗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来举例,三人从不同性别、中西方不同文化出发,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也不时指出对方观点中自己不认同的地方。后面几期,根据旅行所至的不同地方,由当地的人文、特点,开启谈话内容,三人畅所欲言,虽观点时有不同,整体却呈现出一种互相理解、平等交流、和而不同的谈话氛围。有豆瓣网友评价说:“这么有深度的谈话类节目太少了,而我周围喜欢的人却不少,我们苦苦等待,终于等到了,谢谢《锵锵》。”

《锵锵行天下》:走出户外的《圆桌派》
文章插图
真人秀镜头有点多,谈话内容被挤压
美食的呈现和美景的展现,为《锵锵2》增添了谈话以外的内容,让节目元素更丰富,进入话题更自然,然而过多其他元素的加入,使这档本以谈话内容作为节目基石的节目,有些“元素杂糅”之嫌。
窦文涛曾经主持的代表性节目如《锵锵三人行》《圆桌派》等,都有着特定的目标观众,这些观众也是《锵锵行天下》第一季的主力观众。但在《锵锵2》中,节目组似乎在考虑大众化传播,剪辑的重点也放在了主持人与制作组交流的“花絮”片段中。例如窦文涛指挥摄像师拍摄赛马,调侃导演组的镜头设计等,更像是一档娱乐性较强的真人秀节目,这些镜头通常用以突出嘉宾的性格特点,为后期的内容作铺垫,对于谈话本身并无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