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综艺感,“国民妹妹”张子枫凭什么留在《向往的生活》?

在生活工作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生活质量不免有所下降。
偶尔缓慢、恬淡的日子,就像重启动力的钥匙,变成许多人的向往。
前几天,一条#向往的生活路透#的热搜宣布,那个承载了很多人梦想生活的综艺——《向往的生活》,终于即将开播了。
而路透照片中,去年就传闻要被女团成员替换的“国民妹妹”张子枫依然在列。

毫无综艺感,“国民妹妹”张子枫凭什么留在《向往的生活》?
文章插图
说起来,张子枫在《向往的生活》算是个特殊的存在,一度成为观众和节目组battle的导火索。
做为嘉宾时,就有不少观众觉得她太害羞,说句话都能支吾半天,实在太没有综艺感。
她正式转为常驻,反对的声音达到最大,甚至很多观众觉得这档综艺要完。

毫无综艺感,“国民妹妹”张子枫凭什么留在《向往的生活》?
文章插图
这种battle从第三季开始一直延续到结束,但到第四季开播时,反对的声音就变得很零星了。
大部分观众的评价,都变成了:有她在,才是向往的生活。
论口碑逆转,张子枫应该是《向往的生活》第一人。
那么,张子枫到底凭什么?
其实,让张子枫留下来的,恰恰是她的“毫无综艺感”。
一开始,《向往的生活》的自我标榜就是慢综艺。远离城市的喧嚣,远离都市的烦恼。
所以蘑菇屋邀请的都是黄磊、何炅的熟人朋友,大家卸下平时的风风火火,围着桌子吃饭谈天。
安静,恬淡,成为节目根深蒂固的标签。
而现在,《向往的生活》已经走到了第五季,在国内属于长寿综艺。和食物一样,做久了难免会变质。
随着资本的注入,已经慢慢地有点往明星艺人洗白、刷粉大秀场转变的意思。
节目组请来一大堆小鲜肉那期,就被观众吐槽了个够。
载歌载舞这个褒义的词语,此刻与蘑菇屋的氛围格格不入。
他们觉得自己综艺感拉满,观众却只觉得吵闹。越是刷存在感,越是起到反作用。

毫无综艺感,“国民妹妹”张子枫凭什么留在《向往的生活》?
文章插图
两相对比,我们不难发现张子枫为什么讨喜。
在所有人都卖力表现自己的时候,张子枫只是在旁边看着,然后干完自己该干的活。
张子枫就像节目的一个杠杆。
她不需要有太爆笑的综艺梗,也不需要有怎样出彩的表演,只需要安静美好地坐在那里,就能让人看到什么是《向往的生活》。
她的存在,使得蘑菇屋无论来再多人,再嘈杂喧闹,当视线移向她,都像是从闹市到了乡野。
如果不是张子枫,《向往的生活》身上“减压”一类的标签,可能早就没有了。

毫无综艺感,“国民妹妹”张子枫凭什么留在《向往的生活》?
文章插图
在艺术上,有一个手法叫作“留白”。
为了让整幅作品更有意境,艺术家往往不会将整张纸全都涂满,而会留出恰当的空白位置,供看客想象。
而在《向往的生活》中,张子枫恰好就是那个“留白”。就像陶虹说的,“这小姑娘就是来美化生活的。”

毫无综艺感,“国民妹妹”张子枫凭什么留在《向往的生活》?
文章插图
近些年,类似《亲爱的客栈》、《向往的生活》蹿红,大半是因为节目的生活方式,深深吸引了在都市里蜗居的人们。
李子柒在全球范围内的爆火,更能说明回归自然的生活方式是大势所趋。
哪怕听不懂中国话,也不影响全世界的语言聚集在李子柒的视频评论区,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人们在钢筋森林中挣扎太久,风吹枯叶落,落叶生肥土,肥土丰香果的生活,成了难得的美景。
偶尔的归园田居,已经成为了现代都市人,繁重压力中难得的喘息之机。
这些生活综艺的热播,更加带起了人们对“诗与远方”的期许。
更多的人涌向了古镇、乡野,打算感受文化、自然之美。
渐渐地,不管乌镇、凤凰、西塘,放眼望去都是拥挤嘈杂的小巷,划地圈钱的老宅,灯红酒绿的酒吧......
当古镇不“古”,我们打开旅游攻略app,看到的就是酒店打卡数远超景点。
而这种变化,最初源自一个名字——花间堂。也是从花间堂开始,酒店不再是旅游中的工具,而成为了目的地本身。
大家都知道,我是旅游项目创业出身,所以身边也多是爱出行的朋友。
经历过全球酒店的洗礼,他们的眼光基本都很刁钻,但花间堂旗下酒店在我的朋友圈,是难得的零差评存在。
很多看惯都市繁华的朋友,对杭州·花间堂赞不绝口。

毫无综艺感,“国民妹妹”张子枫凭什么留在《向往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