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国之乱时,吴王刘濞拥兵三十万,为何三个月就败亡?
公元前154年 , 汉朝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场叛乱爆发 , 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个诸侯王起兵造反!当时 , 吴王刘濞拥兵三十万 , 挥师西进 , 声势十分浩大 , 引起了天下的震动 。 然而这场“七国之乱”只持续了三个月 , 就被汉朝平定了 , 刘濞最后兵败被杀 。 那么 , 叛军为何如此不堪一击呢?
刘濞是汉高祖刘邦的亲侄子 , 他的父亲是刘仲(刘邦的二哥) 。 刘邦在平定英布叛乱 , 年轻的刘濞以骑将的身份参与作战 , 还立下了战功 。 为巩固汉室江山 , 威慑东南地区 , 刘邦加封刘濞为吴王 , 管理三郡五十三城 。 吴国境内资源丰富 , 刘濞“招致天下亡命者盗铸钱 , 东煮海水为盐 , 以故无赋 , 国用饶足” 。
文章图片
汉景帝即位后 , 重用自己的老师晁错 , 推行“削藩”的策略 , 引起了诸侯王的们不满 。 楚王、赵王、胶西王先后被削去部分封地 , 吴王认为自己也在所难免 , 决定先下手为强 , 于是派人拉拢、游说那些遭到削地的诸侯王 。 当刘濞接到朝廷削地的诏书后 , 这些诸侯王们先后起兵叛乱 , 由于参加叛乱的有七王 , 所以史称“七国之乱” 。
在七国之中 , 属吴国的是最强 , 刘濞随即下令 , 在封国范围内征兵 , “寡人年六十二 , 身自将 。 少子年十四 , 亦为士卒先 。 诸年上与寡人同 , 下与少子等 , 皆发!”一时之间 , 吴军人数达到二十多万 , 与此同时“南使闽、东越 , 闽、东越亦发兵从” 。 另一个大国楚国也发兵十万 , 与吴军会师 , 在刘濞的率领下西进 。
文章图片
起兵之初 , 叛军屡战屡胜 , 大有势如破竹之势 , “西败棘壁 , 乘胜而前 , 锐甚” , “又败梁两军 , 士卒皆还走” 。 可是叛乱只持续了三个月 , 叛军就彻底瓦解 ,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主要在于吴王刘濞刚愎自用 , 错失良机 。 叛乱之初 , 叛将之中有两人向刘濞提出策略 , 一个是大将军田禄伯 , 他提出分兵五万 , “别循江、淮而上 , 收淮南、长沙 , 入武关 , 与大王会” 。
另一位是桓将军 , 他认为“吴多步兵 , 步兵利险;汉多车骑 , 车骑利平地 。 愿大王所过城不下 , 直去 , 疾西据雒阳武库 , 食敖仓粟 , 阻山河之险以令诸侯 , 虽无入关 , 天下固已定矣 。 大王徐行 , 留下城邑 , 汉军车骑至 , 驰入梁、楚之郊 , 事败矣 。 ”应该说桓将军的策略是正确 , 但也没有被刘濞采纳 。
文章图片
叛乱发生后 , 汉景帝派周亚夫领兵出征 。 周亚夫对付叛乱的策略就是在叛军攻城受挫 , 士气低落之时 , 在偷袭叛军的后勤补给 。 而刘濞仗着自己兵多将广 , 将三十万大军全部用来攻打梁国都城 , 结果多次攻城都没有取胜 。 就在此时 , 叛军陷入两难境地 , 进不能攻城 , 退又被周亚夫切断后路 。
刘濞带着叛军来到下邑 , 打算与周亚夫决战 , 但汉军坚守不出 。 叛军的粮食很快就吃完了 , 只能发起夜袭 , 然而周亚夫早有准备 , 结果叛军大败 , “士卒多饥死叛散” 。 吴王刘濞只带着一千多人逃亡 , 结果被人杀死 。 至此这场声势浩大的叛乱被平定 。 此后汉朝采取了更加严厉的削藩政策 。
【七国之乱时,吴王刘濞拥兵三十万,为何三个月就败亡?】参考资料:1.《史记》;2.《汉书》
- 后宫史|古代打仗时间周期长,士兵们怎样处理生理需求?都是用这3种办法
- 虚假繁荣的“大正时代”:日本政党为何无法阻止军部崛起?
- 半小时漫画中国史:历史知识丰厚,语言幽默风趣,文字浑然天成
- 警察殴打菜农,他阻拦时亮出名片,警察问:你是蒋经国?
- 将军忘记给车夫分肉,车夫为报复,两军开战时直接把将军拉去敌营
- 一座城的陷落,一个时代的结束
- 宋时轮指挥三个纵队打阻击,气得蒋介石说:此乃军人之奇耻大辱!
- 北齐|刘备一直对赵云信赖有加,为何临终时却表示:他万万不可重用?
- 程有龙的实战功夫如何?少年时随父逮活畜,曾担任过步兵统领
- 慈禧出殡场面有多壮观?下葬时豪华穿戴首次曝光,比皇帝还奢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