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特价版,中国零售电商第四极?( 二 )


通常来说,即使已经在业内小有名气,真正出爆品的概率也只有20%。和淘宝特价版合作之后,除了整个前台带来的流量,还可以通过大数据了解到整个行业的消费趋势和用户需求,把这一数字提升至50%。
2 事实上,早在2018年3月,淘宝特价版就在安卓应用商店和AppStore上线了。
只不过没什么存在感。在拼多多的故事里,既有来自淘宝的小b,也有来自微信的互联网边缘人群,还有花样繁多的促销活动(国金证券在《新零售系列报告之二》里统计过,拼多多APP及小程序促销活动共计14项,淘宝和京东仅为7项)。
这么一看,淘宝特价版沦为拼多多的背景板,就不难理解了。
转折始于去年年初的新冠疫情。
订单量减少、上游供应链受阻、贸易成本上升、企业资金承压。疫情之后,外贸型中小企业面临的困境,远比内需企业要大得多。
大环境是疫情在全球蔓延,海外市场的不确定性导致外贸企业订单下滑,就连国务院常务会议也鼓励企业在拓展国际市场的同时,让适销对路的出口产品开拓国内市场。
出口转内销,这个故事最关键的点在于抓住了时间窗口。
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长0.5%,为年内首次正增长,消费品市场开始加速恢复;9月,1688宣布产业带升级计划,全面打通淘宝特价版,融合加工定制、批发分销和零售三大平台,帮助工厂跨赛道发展。
经过全球市场的洗礼,外贸货对很多人来说都是品质好货的代名词。与此同时,中国可能仍有数以亿计的消费者从来没用过湿巾、厨房纸以及电动牙刷。
为迪士尼代工的手表、为双立人代工的刀具、为优衣库代工的服饰……琳琅满目近万件外贸商品,用户只需要打开淘宝特价版,搜索“外贸频道”就可以一键直达。
中国有670万制造企业。
他们的发展路径,和微笑曲线的重合度极高。在产业链中,附加值更多体现在两端的设计和渠道,处于中间的制造环节利润极低。
有时候,在一些高度成熟的细分市场,优秀的制造业企业往往可以获得丰厚回报,比如台积电。
但有时候,C2M业务只需要为原本不自信的生产商提供决策参考即可,不一定非得给行业带来什么颠覆性产品,比如在工厂订单骤降三成的时候,告诉他们低价版电动牙刷可以用来教育市场。
2020年以前,个人在1688购买商品的举动已经屡见不鲜。在微博、贴吧、知乎和豆瓣,可以看到各种各样去1688“薅羊毛”的攻略。可以说,1688是拼多多之前最重要的“厂货”零售渠道,只不过,它是为商户打造的线上批发平台而已。
数据显示,1688上有超过1000万家企业店铺,每日在线浏览人数达1.5亿,服务超过100万的供应商和超过2800万的采购商,年销售超4000亿,占中国内贸B2B份额的40%,是国内最大的B2B电子商务平台。
运营超过20年。
接入1688之后,淘宝特价版上的2000个产业带、30万外贸工厂和120万商家首次入局“天猫双11”,消息一发布,淘宝特价版就冲上了AppStore购物榜榜首。
毫无疑问,淘宝特价版与1688的打通是成功的——2020年12月,淘宝特价版MAU首次破亿;2020全年,淘宝特价版年度活跃购买用户超过1亿,成为中国第四大零售电商平台。
3 中国有6亿中低收入及以下人群,每月收入维持在1000元左右。
所以才会有名创优品七年时间从一家小门店变成全球4200家连锁门店的蓬勃朝气。
他们的老板叶国富在提及阿里三年开设1000家线下“1元体验店”计划时说道,“我们很好奇阿里的‘1元店’到底怎么做?我们觉得不可思议,希望它早点开业,我们也好好学习,看看一块钱人民币可以做出什么好东西。”
是不是真心好奇我们没有求证过,但我想拼多多应该知道答案,所以才会在3个月前面向商家内测一个名为“多多批发”的新业务。
过去,很多人习惯把定制与高端联系在一起,认为定制就该是私人的,为少数人而服务。但事实是C2M也可以很接地气,只要把握好成本、质量与效率三者间的平衡关系。
举个例子。市井间关于眼镜行业暴利的传说不断,但鲜有人知的是,一款大牌墨镜出厂价在20至50元之间,品牌售价却飙到了2000至5000元。100倍溢价,工厂的毛利率只有15%,说得再直白一点,一款售价2000元的眼镜,工厂只赚3块钱。
一周前,有媒体爆料称,阿里巴巴计划在微信上线淘宝特价版小程序,并在特定场景下支持淘宝特价版APP端的微信支付等支付通道。
不管是牵手快手春晚,还是各种开屏广告、综艺赞助,以及大量的市场营销动作,都和当年的拼多多如出一辙。按这个趋势,未来淘宝特价版接手拼多多广告资源的情况大概率会继续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