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全国爱肝日来了,胃是喇叭,肝是哑巴?专家:肝癌可以早发现!做到这些远离它

河南日报客户端采访人员 王平 通讯员 常榕
每年的3月18日是“全国爱肝日” 。 今年的宣传主题是“爱肝护肝、防治结合、遏制肝炎” 。 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的最新全球癌症负担数据显示:2020 年我国肝癌死亡病例数达39万例 , 仅次于肺癌 , 位居第二位 。 作为人体负责代谢的器官 , 健康的肝功能尤为重要 。 如何保护好肝脏?来听听河南省肿瘤医院肝胆胰外科专家的解释 。
肝炎离肝癌有多远?
老刘是一位乙肝患者 , 一直非常注意自己的身体 , 定期体检 , 平时也不抽烟不喝酒 。 20年前的一次单位体检时 , B超发现异常 , 他随即来到河南省肿瘤医院肝胆胰外科找到韩风主任进一步检查 。 发现 , 老刘肝脏上长了一个直径不足3厘米的肿瘤 , 确诊为肝癌早期 , 需要手术切除 。
当年才40岁出头的老刘听到“肝癌”这个结果顿时吓坏了 , 医生安慰他 , “不要沮丧 , 幸亏发现得早 , 只要积极配合治疗 , 康复的机会还是很大的 。 ”
实施手术过后 , 老刘恢复得很好 。 之后 , 他每半年做甲胎蛋白、B超或CT的定期复查 , 至今已坚持定期复查20年 , 老刘的身体状况一直保持良好 。
都说“胃是喇叭 , 肝是哑巴” 。 韩风表示 , 其实 , 肝癌是最容易早期发现的癌 。 这是因为 , 在我国95%以上的肝癌患者有慢性肝炎背景 。 其中 , 乙型和丙型肝炎可能导致肝硬化 , 甚至演变成肝癌 。 “这就是常说的肝炎—肝硬化—肝癌的‘三部曲’ 。 ”韩风说 , 一般情况下 , 慢性乙肝患者经过至少5-10年发展为肝硬化 , 肝硬化经过至少5-10年转变为肝癌 , 也有部分患者是肝硬化与肝癌同步发生发展 。
因此 , 若确诊为慢性肝炎的患者 , 切记终生需要每半年去正规医院检查一次 , 每次检查项目至少要包括B超+甲胎蛋白(AFP) 。 尽早进行治疗 , 遵医嘱服用抗病毒药物 , 不要擅自停药 。 “目前没有治疗慢性肝炎的特效药 , 但控制好肝炎病毒 , 才能更有效预防肝癌 。 同时 , 肝炎患者不要有过重的思想包袱 , 肝炎转为肝癌的概率为3‰ , 绝不是所有的肝炎都会变成肝癌 , 早查早诊早治是关键 。 ”韩风说 。
肝癌高危人群有哪些?
●乙型肝炎及丙型肝炎患者或携带者;
●有肝癌家族史者;
●非酒精性肝病者;
●有慢性肝炎 , 尤其有肝硬化者;
●长期酗酒、吸烟、熬夜的人群;
●长期食用腌制、烟熏、霉变等食品的人群;
●40岁以上男性;
●长期居住在肝癌高发区 。
省肿瘤医院肝胆胰科外科副主任张玲表示 , 乙肝疫苗对于预防感染及乙肝导致的慢性疾病和肝癌发展的效果达到95% 。 目前乙肝疫苗已普遍应用 , 通过对新生儿及重点人群的乙肝疫苗计划免疫 , 已使我国的乙肝病病毒感染者减少了3000万 。 对于接种过乙肝疫苗的人群 , 仍要定期体检筛查 。
肝癌如何预防?
由于肝癌早期缺乏典型临床表现 , 很多肝癌患者早期通常没有任何感觉 , 少数患者会出现食欲减退、上腹闷胀、乏力或轻度肝肿大等非特异症状 , 且容易被忽视 。
肝癌患者到了中晚期 , 会出现明显症状 , 如:肝区疼痛、肝肿大、脾大、腹水、下肢水肿、黄疸、消瘦、发热、食欲不振、乏力等 。 晚期肝癌伴有全身转移者 , 会出现相应转移部位的症状 。
所以 , 不要等到有症状才来医院 , 定期体检、早诊早治十分必要 。 肝胆胰外科副主任黄涛提醒大家 , 预防肝癌要做到以下几点:
1、定期体检
对于高危人群 , 应至少每半年体检一次 , 及时发现活动性肝炎、肝硬化改变、肝癌等 , 积极进行治疗;
①超声检查 。 B超检查能够显示肿瘤的形态以及大小和部位 , 诊断准确率较高 。
②甲胎蛋白检查 。 可作为筛查时的辅助诊断 , 但不能作为唯一的判断标准 。
③CT检查 。 CT是非常重要的检查手段 , 但对于直径小于2cm的肝癌或密度近似正常肝实质的有漏诊可能 。
④MRI(磁共振)检查 。 对肝癌病灶内部的组织结构变化如出血坏死、脂肪变性以及包膜的显示和分辨率均优于CT 。 对良、恶性肝内占位 , 尤其与血管瘤的鉴别优于CT 。
2、不喝酒、健康饮食
酒精是促使乙肝患者肝硬化向肝癌转化的最大危险因素 。 慢性乙肝和慢性丙肝患者必须绝对忌酒 。
少吃腌制、烟熏食物 , 避免食用霉变食物 。
3、避免其他危险因素
避免过度疲劳、熬夜 , 长期疲劳尤其是熬夜会改变身体的免疫状态 , 不利于肝脏的自我修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