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到吃土”在网络用语中 , 这是一句常被网友用来自嘲的话语 。 不过 , “吃土”这种行为却真实存在 , 它被认为是“异食癖”的一种 , 甚至在世界各地都存在 。 专家表示 , “吃土”成因复杂 , 而网络上流传的种种神奇“功效”也只是一个传说 , 并无科学依据 。
文章插图
现象
孕妇吃土上瘾 直言生不如死
2017年 , 有媒体报道 , 家住陕西榆林的崔女士从三岁开始吃土 , 每年要吃三十多斤的黄土块 , 而这一吃就吃了三四十年 。 她表示吃药也控制不住 , 每天中午洗碗的时候 , 就会取出一块核桃大小的黄土块吃掉 。 为了治疗她曾去过几家医院 , 也下定决心戒掉吃黄土的习惯 , 但后来都失败了 。
在知乎上 , 北青-北京头条采访人员注意到 , 一位网友自曝 , 其2019年6月中旬就一直在吃土 , 当时她已经怀孕37周多了 , “不光能充饥 , 还能给你肠梗阻 , 我差点去灌肠了 , 感觉胃硬硬的 , 还产生了便秘的情况 , 在卫生间耗费了两个小时 , 冲厕所马桶都堵了……”
【上瘾|Qing调查丨10几元一斤的土 他们吃到肠梗阻】她描述 , 即使如此 , 第二天仍旧吃不下东西 , 在床上躺了一天 , 后来她的妈妈向妇产科同事打电话咨询 , 最终去医院做了灌肠 , 要不然肠梗阻很可能会让她和腹中的孩子都有生命危险 。 “决定不吃土的第二天 , 胃好一些了 , 还有点便秘 , 虽然不用去灌肠 , 但还是有点消化不良 , 吃不了太多东西 , 这一次我是真的痛苦死了 。 虽然挺上瘾的 , 但是慢慢戒了吧 , 那种感觉真的生不如死 。 ”
她推测这可能是异食癖 , 小时候就爱吃 , 怀孕以后就更爱吃了 , 包括网购的白土、胶泥土、烟熏土 , “吃的确实是真的土 , 850克的白土两个星期就吃完了 。 ”
如今 , 生了宝宝的她告诉采访人员 , 自己对于吃土已经没那么大的瘾了 , 也没特意想办法去治疗 , “生了孩子之后就没有这种嗜好了 , 不过给我吃还是会吃 。 ”
文章插图
调查
电商平台按斤售土 种类繁多还有套餐
采访人员浏览电商平台发现 , 商家售卖的各种土价格在10元-19元不等 , 一斤即可包邮 , 月销较高的达到了200多笔 。 从种类上看有黄土、白土、红土、烟熏图、胶泥土等 , 从形状上分土块、土粉、土球、土饼、土条、土片、板砖、月饼等造型 , 既有散装、拼装的 , 也有五色土套餐 。
文章插图
在宣传页面上 , 有的商家直接标注“异食癖黄土粉、可以吃的土” 。 一位发货地显示为甘肃庆阳的卖家表示 , 他售卖的是纯黄土粉 , 没有任何添加 , 不是表层土 , “深层土弄回来打碎 , 然后用面粉筛筛过的 , 比较细腻 。 ”他建议异食癖爱好者可以加水弄成造型再食用 , 也可以泡水服用 。
不过也有很多商家在做着“自相矛盾”的表述 , 在标注着“异食癖”“食用土”“可食用白土”“硬脆不粘、无沙”“高温杀菌”等的同时 , 又写着“非可以吃的土” 。
发货地址显示为云南临沧的商家 , 在商品页面的标题为“云南7年食用土 不可以吃的土 网红白土观影土异食癖土” 。 商家客服表示 , 这是生土 , 可以直接吃 。 而对于一次的食用量 , “因人而异 , 吃过的知道怎么吃 , 可以试试 。 ”同时 , 他又称 , 土本来就是不可以吃的 , 一般人不会吃 。
在评论区 , 有很多买家分享着自己的食用感受 , 大部分人建议为防止便秘不能咽下 , 过过嘴瘾就好 。 但也有人称 , 喝酒后会更想吃 , 因烤得比较香 , 会忍不住咽下 。
此外 , 在短视频平台还真有美食博主买来各种土做了测评尝试 。 其表示全程难以下咽 , 其中烤土吃到嘴里融化后满嘴的泥浆 , 而白土块如同吃粉笔……
也有人表示 , 吃土是特别的体验 , 只是感觉对口腔和食道不好 , 沙子伤牙 , 黄土就是普通土的味道 , 有点脆硬;烟熏黄土有烧草的烟熏味 , 土腥味比普通黄土重;白土球没有味道 , 容易口干……
文章插图
专家
吃土成因复杂 所传“功效”并无科学依据
北京安定医院精神科副主任医师张玲表示 , 异食现象的原因很复杂 , 除了心理问题的类型以外 , 有不少是社会文化风俗迷信的影响 , 少量是体内缺乏微量元素 , 本地的传统习惯等 。
- 如何让女人上瘾:别拿金钱代表真心,这两个行动更有效
- 亚硝基|美国全面禁售的食物,却让中国6000万人吃上瘾?看完后你还敢吃吗
- 心理健康|宝日勿苏镇中心卫生院高标准完成 《心理健康促进主要指标基期水平调查行动》问卷调查
- 系列|哪款游戏让你越玩越上瘾?
- 现状|湖南常德血透患者现状调查
- 社区|《新闻调查》 20220115 一个社区的医疗实践
- 患者|湖南常德血透患者现状调查
- 幸福感|压力对健康有害吗?这个涉及3万人的调查颠覆了你的想象!
- 中医药|延寿县疾控中心开展居民健康素养监测和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调查工作
- 就医|调查|电子病历让就医更便利,部分医院看病仍需带“小蓝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