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底妻子说给娘家500元年礼钱,我说:不行


腊月底妻子说给娘家500元年礼钱,我说:不行
文章图片
结婚之后 , 按照本地风俗 , 男方每年腊月底都要给岳父岳母家送礼物 , 叫下年礼 , 起码要有两只公鸡、两条鲤鱼、一块肉 。 公鸡和鲤鱼 , 寓意大吉大利 。 除了鸡鱼肉 , 另外还要有两把粉 , 寓意事事顺溜 , 这些礼物算起来是四样 , 叫四色礼 , 如果再加上点心和酒 , 就是六色礼 。 四色礼一般 , 六色礼比较厚重 。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 , 买东西下年礼 , 条件差点的 , 鸡、鱼不需要太大 , 单个四五斤就行 , 买肉不必太多 , 十斤以上就行 。 条件好点的 , 买的鸡、鱼肉斤两都会重一些 。
我和妻子结婚头一年 , 家里条件还不算好 , 春节之前要去岳父岳母家下年礼 , 父亲怕我鸡、鱼买小了 , 肉买少了 , 赶集之前嘱咐我买鸡要买大红公鸡 , 买鱼要买大鲤鱼 , 他负责在村里卖肉的屠户那里买肉 。 鸡、鱼之所以都加个“大”字 , 是因为觉得鸡、鱼小了 , 肉少了 , 显得小气不大方 , 没面子 。

腊月底妻子说给娘家500元年礼钱,我说:不行
文章图片
这一天 , 我和妻子去赶年集 , 买了满集上最大 , 毛色、冠子最好看的两只大红公鸡 , 买了两条大鲤鱼 , 单个儿都七斤多 。 父亲给买了一块后座肉 , 二十斤 。
几年之后 , 年礼照样送 , 但已不再太讲究礼物的样数、贵重与否 , 而且渐渐由送礼物改为送钱 。 除了带些礼物 , 下年礼送三百元钱持续了几年 。 后来物价高了 , 收入也增加了 , 感觉三百块钱作年礼太薄 , 就改成了五百元 , 又持续了几年 。
这些年来 , 岳父岳母在老家种地 , 每年下来麦子、玉米 , 都磨好面预备下 , 等我们去的时候非得让带上 , 说自己种的粮食磨的面好吃 。 那可是的啊 , 每次磨面之前 , 岳母都是先用清水把麦子、玉米淘了 , 晒干后再用筛子筛了 , 用簸箕簸了 , 那些不饱满的、有虫眼的(被虫子咬了的)、发霉了的籽粒 , 以及清水浸不透、淘不掉的小石子、小沙砾 , 全都仔仔细细地挑拣干净 。 这样的粮食磨的面没有不好吃的道理 , 而且 , 有带麸皮的 , 也有磕掉皮的 , 粗面细面都有;秋天收了花生 , 半袋子半袋子的给 , 打了花生油也给 。
时过一年 , 人长一岁 , 眼看着两位老人年纪越来越大 , 曾一再劝老人别再那么辛苦劳作了 , 每次去走亲戚 , 都是变着法地给老人留些钱 , 不让他们手头紧巴 , 也让他们知道我们不困难 , 不缺钱花 , 但是从老人的生活来看 , 吃穿用度都还是那么节俭 , 还是牵挂这个牵挂那个 。
近几年 , 两位老人都七十多岁了 , 仍然闲不住 , 地里种着庄稼 , 家里养着鸡 。 虽然我们这里到处有粮店 , 有超市 , 买东西很方便 , 米、面和油不缺 , 随时都能买 , 但老人仍跟往年一样 , 收了麦子给麦子面 , 收了玉米给玉米面 。 在老人思想里 , 到粮店、超市里去买 , 花钱不说 , 还是不跟自己种的麦子、玉米 , 用水淘了 , 晒干挑拣了磨出面来干净 , 有营养 , 还不用花钱买 , 每一次去都不容拒绝地让带上 , 我实在不忍再要老人辛苦种地收获的那点东西 。
这一年刚进腊月不久 , 老人一次次打电话来 , 说过年不要再买油了 , 家里收的果子(土话 , 又叫长果 , 即花生)打了不少油 , 早给留着了 , 并一再叮嘱让去拿花生油 , 我一次次说不要 , 让老人自己留着吃吧 。
腊月底妻子说给娘家500元年礼钱,我说:不行】快到腊月二十的时候 , 妻子提起给岳父岳母家下年礼的事 , 问我得送多少钱 。 我还没说话 , 妻子说:“跟往年一样 , 还是五百块钱吧 , 再多买点东西……”
“不行 , ”我说 , “钱是钱 , 东西是东西!”
“五百块钱是多还是少啊?”
“少 , 忒少!”我说 , “最少得一千块钱 , 买东西再说买东西 , 钱和东西都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