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环境之变 立足为民惠民 建设宜居之城( 二 )


“小广告清理后,让人感觉神清气爽。”楼栋告别“大花脸”后,家住蓬江区启华社区的杨叔生活更方便、更舒心了。他的切身感受,道出了许多市民的心声。
“停车难”曾让市民苦不堪言。随着汽车在市民生活中的普及,江门中心城区“停车难”问题日益凸显。缓解停车难题,江门盘活街头巷尾的闲置地、荒草地、闲置厂房、临街空地76块,施划各类停车位25万个,市民出行更便利。
拥有干净整洁的城市环境,是广大市民的迫切愿望。为此,江门对三区102个城乡接合部、13个圩镇、171条主次干道建立清单,强化环卫一体化服务企业及镇域保洁单位主体责任,“定人、定岗”落实保洁和垃圾清运。
一组数据可以反映环境卫生整治的成效——截至2月25日,累计清除卫生死角1.79万处、冲洗城市道路、广场8400条(个)次,清洗环卫设施40.93万个次,更换分类垃圾桶9631个,完成216座公厕设施问题整改销号。数字还在不断刷新,大街小巷持续焕新。
一个个“老大难”问题的解决,一块块“硬骨头”被啃下,人民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育德社区居民李柳感叹道:“社区变化很大,有了舒适的环境,我们更喜欢下楼遛弯,也更自觉维护社区环境了。”
更优美的生态
绿水青山醉人更惠民
花香鸟语,微风荡漾,蓬江发展大道两旁的黄花风铃木开得正盛;树影婆娑,满目青葱,江海城央绿廊大受市民欢迎;见缝插绿,草木蔓发,新会各个口袋公园让街角小巷别有一番景致……“城市中有山水、山水中有城市”具有侨乡特色的新江门正从图景变成现实。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文明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如今,一幅幅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生态画卷,已成为江门这座文明城市的常态。荒地建起小公园,黑水沟重现清波,空气愈发清新,绿色在江门的山川大地蔓延,也在人们心中舒展。
据了解,江门加快实施精品绿化工程,大力推进“拆围透绿”,还“绿”于民,打造了一批群众身边的特色公园绿地。江海云道、儿童公园等8个大型公园如今已成为群众喜爱的网红打卡点,雅怡公园等40多个口袋公园也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漫步在雅怡口袋公园,家住附近的芳姨乐开了花:“现在遛弯儿太方便了,一出门就有小公园。”
一江春水穿城过,十里风光入画来。一场持之以恒的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让绿水重绕城流。就在去年,江门市列入全国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监管平台的12条黑臭水体黑臭消除率100%,治理显示实效,令河涌重焕新生机。辅以种树、固堤、亮灯、造景、修碧道、建公园等“真招”“实招”,“一河两岸”的生态格局也逐步形成。
“过去小河恶臭难闻,苍蝇满天飞,家里根本不敢开窗。”杜阮镇南田新村村民余叔高兴地说,“现在不怕了,可以敞开窗户,通风透气。”
生态美市,更是民生福祉。过去,江海下沙片区整体环境脏乱差、房屋结构不安全、水灾火灾频发,居民的出入也极其不便。2019年开始,江海区共投入 6.2 亿元对下沙片区进行重新规划、搬迁改造,使“脏乱差”棚户区变成了环境优美、舒适宜人的网红打卡点,区域原有的200多户水上人家从“水上”搬到了“楼上”,过上舒心生活。
老年|环境之变 立足为民惠民 建设宜居之城】江门的“绿色”成绩单,还在不断刷新。各市(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城市污水处理率97.06%,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100%……生态大城,正向绿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