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距离美和艺术最近的地方


中年|距离美和艺术最近的地方
文章插图
【原创首发】作者| 刘建舟(原创作品侵权必究)
本来不想提笔的,因为总觉得写不出太行的美。对于生长在大山脚下的我来说,太行山太熟了,熟悉得就像自己的手掌。所有的一切就该是这样的,一切本来也就是这个样子。从我出生,我就盯着背后的大山,它就那样四季变幻着,轮回着:春天来了,野花烂漫,开满山坡;夏天来了,绿树掩映,遮天蔽日;秋天到了,百草丰茂,野果遍地;冬天来了,素裹银装,寂静肃穆。下雨了,迷雾笼罩着山沟野岭,一切如在梦幻之中。就想着山林中的那只野猪该去哪儿躲雨呢?树上巢穴中的那几只雏鸟,会不会感冒了?……任由思绪如脱缰的野马,在沟沟壑壑里穿梭。

中年|距离美和艺术最近的地方
文章插图
朋友振宇是土生土长的太行山娃,如大山般刚毅的性格,如大山般憨厚的内心。但帅气的外貌,却难以让人把他与大山联系起来。倒是有几分江南水乡小伙儿的灵秀之气,就是这样一个带着稚气的年轻后生却在太行山腹地开做出了一份令人骄傲的业绩——艺境太行写生基地!基地依山傍崖而建,用清一色的本地石材建成,在浓密的绿树掩映之下,像一个躲避喧嚣的隐士高人静坐于幽深静谧的峡谷之中,显得和谐而庄重。

中年|距离美和艺术最近的地方
文章插图
盛夏时节,火热的太阳烧烤着大地,热浪一波波袭来。而置身于太行山深处峡谷之中写生的学子们,则正沐浴着凉爽的山风。那一阵阵从深谷之中逃出来的清凉,冲淡了头顶的骄阳。峡谷中日照时间很短,十点钟刚刚爬上山头的太阳,还没来得及怎么疯狂,就被另一座山峰给挡住了。如水一般的凉风,在峡谷间流淌,从这一沟跑到那一沟。夏日里如果觉得热了,哪儿也别去,就来艺境太行吧!随便选个屋子也好,或是于空旷地儿找个摇椅也好,听着林中不知藏身于何处的鸟儿婉转的鸣叫,喝一杯山泉浸泡的野菊花茶,一任清凉从发梢窜至脚底。神清气爽之余,画上几幅画吧!——那斑驳的山崖,从缝隙中长出一缕缕细软的茅草,像老人嘴角上浓密的胡须。古老的农院一把锈迹斑斑的铁锁又锁住了多少故事?老屋蓝瓦上成片的青苔包裹了屋顶,雨滴从青苔的根部渗出,滴落下来,可留有青苔的香气?对面的悬崖高达万丈,云雾缭绕的崖壁上,可否有一个未曾被人们发现的神秘洞穴?是否里面住着一位娇艳的狐仙?可曾与山里一位俊朗的后生有过一段跨越族类的旷世恋情?

中年|距离美和艺术最近的地方
文章插图
如果站在山巅,你就会发现,平整光滑的柏油马路,像一个黛色飘带飘荡在峡谷与外界之间。汽车行驶在飘带上,从市区只需40分钟,便直接来到了艺境太行的院子中,没有院墙的阻隔,好客的女主人热情地招呼着每一位前来的客人。我们沿着房屋左侧一排石砌的台阶缓步而上。便到了房屋的三层,这里是基地的客厅。大厅里朝气蓬勃的男生,俏丽活泼的女生围在一起,听一位老师傅讲解已经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藤编工艺。古老的工艺在现代年轻人的心中又焕发出了蓬勃的活力。从藤编的传统农具上,他们发现了一种纯粹的美,质朴的美,简单而又直击人的心灵。
主人振宇介绍说,这是他们基地特意新上的一个项目,有藤编工艺,纳千层底,纺线,织布……等等。这样一来,学生们绘画之余,能更加丰富自己的生活,能够寻找到深藏于普通老百姓生活中的朴素的美。寻这种美,就是寻根。古老的山村,偏居一隅,男耕女织,他们仅依靠自己的一双手就能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这在现代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他们在漫长的艰苦生产、生活中,依然寻找着心中的美好。千层底上一丝不苟,排列得整整齐齐的针脚;中心处绣上几个菱形或其他形状的图案,简洁而又大方;藤篮边缘上细密均匀的藤条如浪花般铺展开来循环往复,形成一个圆圈……。我们在赞叹这些精美手工的同时不仅感慨:美终归是来源于生活的,是劳动创造了美!

中年|距离美和艺术最近的地方
文章插图
艺境太行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它处于山西平顺与林州交界处。从基地开车十几分钟便可进入山西省境内,是山西与林州的交通要道。在基地的正后方,矗立着一块神奇的石头,每当天下有重大事件发生之时,那块石头便会提前发出类似于猪叫一般的哼哼声,人们形象地把它叫做猪叫石。深夜里叫声能传出很远。近代有好事者拿录音机去录其声音,回家播放竟然一无所获。因其叫声有预警的功能,人们又把它叫做预警石。此石何时发现有此功能已无从考察,只知千百年来,它静卧此处,洞察人间冷暖,预知世事艰辛。叫声一出,无不灵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