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茅台院士”背后:“酱香型科技”真实存在吗?( 二 )


具体到学界 , 毫无疑问 , 国内酿酒工程师的摇篮是江南大学 。 该校创始人秦含章可以称得上是酱香型白酒的奠基人 , 正是他为茅台确定了“酱香、窖低和纯甜的标识 , 并为茅台酒确定了勾调方法 。
秦含章虽然并为名列中国工程院院士 , 但却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候选人评审委员会委员之一 。 2017年 , 江南大学校长、发酵与轻工生物技术专家陈坚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
再说回王莉 , 在她的履历中很重要的一项是国家发明技术奖二等奖 。 获奖项目是2014年 , 由江南大学、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山西杏花村汾酒厂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基于风味导向的固态发酵白酒生产新技术及应用” 。
王莉作为共同完成人参与了这个项目 , 而真正主导该项目的正是现任江南大学副校长的徐岩教授 。 在参与国家技术发明奖评选时 , 专家也问过他同样的问题:白酒到底是一种什么技术?
徐岩回答 , “江南大学做过实验 , 一滴白酒中含有1000多种微量成分 , 但这些成分只占到总量的2%左右 , 这在世界发酵食品中都很难见到 。 不仅要找到这些微量与极微量成分 , 还要判定哪些成分是有益于风味品质的 , 哪些是无用或有害的 。 通过微量成分找到产生这种成分的微生物 , 通过控制群体微生物让整个过程向着可控的方向发展 。 ”
简而言之 , 白酒的发酵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 。 但这也并不是王莉 , 乃至茅台可以获得院士提名的理由 。
透过财报可以看出 , 2015-2019这五年间 , 贵州茅台的研发成本已经从6.57亿元下滑至2.21亿元 , 研发人员从1723人缩减至495人 。
都说茅台是“酱香型科技”的代表 , 可茅台自己却与当年的自己分道扬镳了 。
王莉|“茅台院士”背后:“酱香型科技”真实存在吗?】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全现在(ID:quanxianzaiAPP) , 如需二次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