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王庄|当年的沛县朱王庄,是这个样子的……

文:赵发俊
图:来自网络
在沛县的最西北角 , 有一个不起眼的小镇 , 那就是朱王庄 。 西面她与丰县欢口镇相邻;往北不远与山东鱼台县接壤——是山东与江苏毗邻邻的边界 , 也是丰县、沛县、鱼台三县的三角区 , 目前隶属安国镇管辖 。 正是这里 , 有着我多少儿时的回忆 。

朱王庄|当年的沛县朱王庄,是这个样子的……
文章图片
朦胧记得 , 上个世纪50年代的朱王庄 , 破烂不堪 。 每天天蒙蒙亮 , 弯弯的老街上李春来大爷卖粥的吆喝声早已喊破喉咙 。 花上五分钱 。 来一碗热粥 , 再撒上一把白砂糖 , 这是我每天必不可少的课程 。 那粥喝到嘴里又香又甜 , 喝一口 , 喝去一个窝儿 , 捧着粥碗转着碗喝 。 也有人要上一碗热粥 , 再来上两根刚出锅的热油条 , 也是不错的选择 。
往南走不远便是辛耐银大叔的煎包 。 锅底下木柴啪啪作响 。 红红的火苗舔着锅底 , 焦黄的羊肉煎包儿就要出锅了 。 花上两吊钱买几个包子 , 咬一口满嘴油 , 再咬一口 , 喷喷香 。 管教你赞不绝口 。 再往南 , 梁熙先大叔的花生米儿更是一绝 。
早在几天前 , 梁大叔就把粒粒精选的花生米儿放在水中浸泡 , 水里面早已放好花椒、八角等大料 。 让大料的味道充分吸收到花生米儿里 。 两天后 , 花生吃饱了、喝足了 , 就可捞出来放在小筐里晾晒至八九成 , 就可下锅炒了 。
锅底下是用细火慢烧 , 锅上面只见他慢慢地、轻轻地、不断地用锅铲抄来抄去 。 再撒上一把细盐 , 不大一会儿就可出锅了 , 待凉了之后 , 花生米的绒皮儿一捻即掉 , 嚼在嘴里那个香 , 大料的味道全体现出来了 。 看的人管叫你口水都流出来 。
年龄大一点儿了 , 要上学了 。 学校离家不远 , 只记得第一次看电影是《鸡毛信》 。 看见电影上的日本鬼子 , 只吓得趴在姐姐怀里直哭 。
在学校要上劳动课 , 也不知道老师安排割草干啥 , 只记得有一次去东沙河割草回来 , 必须经过沙河滩 , 细细的沙土陷到脚脖 , 肩上背着十多斤青草又无同伴 , 一步一歪 , 那才叫寸步难行 。 汗水早已湿透了衣服 , 又不敢老歇着 , 生怕草捆背不起来 。 终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 , 天黑前才胜利的回来了 。
光阴似箭 , 日月如梭 , 转眼要上六年级了 。 当时六(1)、六(2)两个班共80余人 。 考初中是上龙固考的 。 当时升学率不到10% , 我幸运的考上了朱王庄初级中学 。 隐约记得大概是1963年 , 要上中学了 , 当时国家正在困难之际 , 还按月发放粮食补助 , 太感动了 , 真该好好谢谢党的关怀 。
朱王庄|当年的沛县朱王庄,是这个样子的……】细想起来 , 五六十年过去了 , 五年级教过我们的黄绍月老师 , 六年级教过我的刘崇修老师 , 教初中的王敬琛老师 , 他们都是我的恩师 。 我虽然没有什么功成名就 , 可他们永远是我怀念的恩师 , 教我做人 , 教我知识 , 看着我长大 , 我永远怀念 , 感谢他们 。

朱王庄|当年的沛县朱王庄,是这个样子的……
文章图片
听大人们讲 , 我的老家是在山西洪洞县 。 我爷爷的爷爷 , 一路要饭为生 , 后来落脚山东鄄城 。 只因离黄河太近 , 年年发生水灾 。 庄稼颗粒无收 , 只好一路要饭 , 先后住过唐楼 , 住过丰县欢口的双单楼 。 几经辗转 , 最后才在朱王庄落了户 。
朱王庄大概有几百年的历史 , 听大人们讲 , 现在的供销社北边有两个大大的坟包 , 葬的是明清时代的拔贡 。
再往东南五公里便是刘邦店 , 大概是因为汉刘邦在那里住过的缘故吧 , 才由此得名 。
从朱王庄西行三公里 , 便是武术之乡五座楼 。 大洪拳师李书印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曾立下赫赫战功 。
朱王庄是个杂姓庄子 , 目前人口过万 , 姓氏也有20余家 。 生活中他们互敬互爱 , 相敬如宾 , 一家有难 , 全村相帮 , 不是一家人 , 胜似一家人 。
朱王庄人才济济 , 先后十多人考入国家名校 , 现就职于国家各个部门 。
朱王庄民风淳厚;朱王庄卧虎藏龙 。
今非昨 , 今天的朱王庄也和全国一样 , 高楼林立 , 公路四通八达 , 大沙河、二河像两条玉带贯穿南北 。
沙河西岸 , 东西路南 , 便是刘寨瓜果批发市场 。 到了瓜果成熟的季节 , 人山人海 , 车水马龙 , 一辆辆货车满载着朱王庄圆滚滚、滑溜溜的大西瓜 , 畅往全国各地 。
西大堤上 , 新修的柏油马路贯穿南北;河滩里 , 我认识的沙土已无从寻觅 , 一行行桃树是有十多里长 。 阳春三月 , 桃花盛开 , 蜂蝶正忙 , 细心的姑娘手捧相机“卡巴卡巴”照个不停 。 他们说 , 这才叫生活 , 这才叫赏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