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清水秀的黄土高原,是怎样遭到彻底破坏的

说起黄土高原,大家有个印象便是千沟万壑、黄土飞扬。其实,在黄土高原成为黄土高原以前,那里是森林茂密、青山秀水。就因为破坏,曾叫大河的黄河,改名叫黄河。曾叫“清泉河”的永定河,改名叫“浑河”。山清水秀的黄土高原,到底是怎样遭到彻底破坏的?上世纪80、90年代,在中国歌坛曾流行过一段西北风歌曲,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名叫《黄土高坡》的歌曲,歌中唱到:黄土高坡范琳琳 - 心愿

山清水秀的黄土高原,是怎样遭到彻底破坏的
文章插图
“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我的歌。我家住在黄土高坡,日头从坡上走过,照着我窑洞晒着我的胳膊,还有我的牛跟着我。不管过去了多少岁月,祖祖辈辈留下我,留下我一望无际唱着歌,还有身边这条黄河。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四季风从坡上刮过,不管是八百年还是一万年,都是我的歌。”歌手范琳琳研发的西北风声腔,苍凉、刚劲的曲风,使这首歌曲风靡一时。至今,我偶尔在广播里听到西北风的歌曲,内心还会感到西北的苍凉,以至于贫瘠落后是我对西北的思维定式。当然,这种思维定式还有路遥小说《平凡的世界》的推波助澜。《平凡的世界》对黄土高原上人们生存场景的描述。再加之,《平凡的世界》电视画面的呈现,千沟万壑、黄土遍地,是我对黄土高原的刻板印象。以至于,我以为这个地方千百年来,都是童山秃岭、沟壑纵横的满目疮痍的情形。然而,对于这个印象,我常常也会大为不惑。这么贫瘠的地方,为何还孕育了中华民族的灿烂的文明,为何早期的人类还在这个地方繁衍生存下来。带着这样的疑问,我翻阅史料,发现,原来曾经的认知出现了严重的偏差。原来黄土高原这个地方曾经也是山清水秀、青山绿水之地。公元407年,古代大夏国建立,并把都城定在统万城,这个城址位于今天黄土高原北部的陕西靖边县红柳河畔的白城子。王朝的建立,大夏国王赫连勃勃甚是高兴,在选址建统万城之时,赞美此地:“美哉斯阜,临光泽而带清流,吾行地多矣,未有若斯之美。”这表明,当时的白城子一带青山绿水,风景优美,无定河上游的红柳河的水时清的。而如今,白城子一带早已被毛乌素沙漠所淹没,成为茫茫沙海。

山清水秀的黄土高原,是怎样遭到彻底破坏的
文章插图
不仅陕西靖边县是青山绿水,当时在甘肃、宁夏一带,也是山清水秀、林草茂密。据《汉书?地理志》记载:“天水、陇西,山多林木,民以板为室屋。”又据北魏时期的郦道元的《水经注》记载:“天水郡,其乡居悉以板盖屋。”也就是说,在汉代乃至北魏,在天水、陇西地区,人们喜欢用木板盖房子。这从侧面反映了甘肃天水、陇西的黄土高原曾是大林区,人们长期以来喜欢以板为屋。再比如那时候的黄河,流经地区水土流失很轻,水多是清的,黄河也不以“黄河”为名。在唐朝的时候,黄河的名字叫“大河”。当时,她的支流渭河、汾河水流清澈,且水量大。为此,公元前113年,汉武帝刘彻考察山西时,还曾这样描述汾河,“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杨素波。”

山清水秀的黄土高原,是怎样遭到彻底破坏的
文章插图
可见当时的汾河水流量大,而且是碧波万顷。至于汾河,到了唐代水流都是清的,一时间还有“素汾”的雅称。再比如,北方最大名鼎鼎的永定河,在古代有很多名字,比如治水、?水、桑干河、芦沟河、浑河、无定河等等。这条河,在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里还被称为“清泉河”,到了辽金两代被称为“芦沟河”,原因在于辽金两代滥伐了流域的森林,导致土壤收到冲刷,水变成褐色,此时当地人又呼黑为芦,时间久了就被称为“芦沟河”。到了元朝的时候,蒙古人在北京兴建元大都,为建造宫殿,需要木材,山西北部的森林再次遭到砍伐,水土流失严重,此时的“芦沟河”河水日益浑浊。到了明朝初年,“芦沟河”已经被人们习惯称呼为“浑河”了。后来,由于“浑河”经常改道,泛滥成灾,到了明朝末年人们又给它改名叫“无定河”。一条永定河名称的变化,足以看出黄土高原从山清水秀,到童山秃岭的变化。那么是什么让黄土高原的生态遭到了破坏?我们先来讲个历史事件。话说,公元1038年,党项人李元昊称帝,建国号大夏国,史称西夏,定都兴庆(今宁夏银川市)。

山清水秀的黄土高原,是怎样遭到彻底破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