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星石岛》:用童书给孩子上一堂“死亡教育”课

曾经有一位家长问我 , 她的孩子只有七八岁 , 但是天天关心死亡话题 , 比如问她怎么才能长生不老 , 如果爸妈死了他怎么办?等等 , 儿子表现出的对死亡的恐惧 , 让这位家长很头疼 。 她不知道如何与孩子交流死亡话题 , 只会空洞的劝孩子“别乱想” , 可是很显然她的劝阻并未起到作用 。 孩子还是对于死亡话题还是既关心 , 又恐惧 。
其实从这个家长的反应 , 也可以从侧面看出家长自己对于死亡话题的焦虑 , 从某种意义上说 , 死亡话题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终极话题 , 但是在我们的传统文化当中 , 大部分人却对此都很回避 。 但越被禁忌的话题 , 反而越引发关注 , 所以死亡话题 , 就成为悬在每一个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 可以想象 , 如果家长尚且如此 , 自然就更不知道如何教给孩子面对死亡了 , 但我们每个人都都无法回避这个终极话题 , 事实上 , 如果一个孩子能够有幸能够在他的童年时代 , 就得到良好的关于死亡话题的教育 , 那么对于他将来人生的思考和成长 , 都会大有裨益 。
对于孩子来说 , 最好的与之交流这个话题的方法 , 就是用儿童能够理解和听懂的语言去跟ta交流 , 自然 , 童书就成为了最好的选择 。 学习使用“儿童能听懂和理解”的语言与儿童交流——这是每个家长的必修课 。
故事生动有趣 , 同时又容易理解 , 一般来说 , 给孩子讲完故事 , 总会引起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 。 在和孩子的探讨过程中 , 既是美好的亲子时间 , 又是和孩子加深交流、增强孩子对故事理解的过程 。
关于死亡教育的话题 , 我为大家推荐一本来自瑞典的童书《妈妈的星石岛》 。 瑞典BTJ杂志是这样评价这本书的:《妈妈的星石岛》 , 讲述了失去亲人的痛苦和宁愿牺牲自己去拯救亲人的无私 , 很多失去亲人的读者都能够蒂格里斯和他爸爸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 蒂格里斯不愿意接受失去亲人的现实 , 爸爸则沉浸在痛苦中无法自拔 , 作者用动人的笔触 , 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充满想象的世界 。

《妈妈星石岛》:用童书给孩子上一堂“死亡教育”课
文章图片
故事中 , 蒂格里斯的妈妈和双胞胎弟弟 , 在她一岁的时候死于一场车祸 , 从那以后 , 她的爸爸便一蹶不振 。 蒂格里斯就这样长到了11岁 。 她不愿意与外界交往 , 很害怕别人同情自己 , 关心自己的家庭 , 她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 , 成为了一个不会流泪的孩子 。
在她11岁时 , 她和爸爸搬家了 , 机缘巧合 , 她发现家里有一个神奇的木箱 , 通过这个木箱 , 她来到了妈妈和弟弟生活的平行世界——星石岛 。 在那里 , 蒂格里斯遇到了她从未谋面的弟弟 , 还得知了她的妈妈被困在了岛上的石化森林中 。 蒂格里斯一次一次地乘木箱来到星石岛 , 企图战胜石化森林当中的恶魔“暗影” , 救出妈妈 。
在救出妈妈的过程当中 , 蒂格里斯领悟到了解救妈妈的密语:群星引路 , 黑暗散退 , 只要说出内心话 。 事实上 , 这句密语也正是全书的主旨 , 在故事中 , 蒂格里斯最终勇敢的说出了内心的话语 , 用歌声击退了暗影 , 救出妈妈 , 和妈妈在星石岛相聚 。 在现实生活中 。 蒂格里斯也终于走出了自己的世界 , 和新邻居尼克成为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 , 她不再害怕别人问及自己的家庭情况 , 成为了一个活泼开朗的孩子 。 而她爸爸也终于从过去的伤痛当中走出来 , 成为了活在当下的 , 负责任的父亲 。
这个故事的结构并不复杂 , 但是作者的笔触十分细腻 , 故事情节一波三折 , 翻译也十分贴切 , 整个阅读过程 , 我们会情不自禁的跟随着蒂格里斯的心情上下起伏 。

《妈妈星石岛》:用童书给孩子上一堂“死亡教育”课
文章图片
在给文章最初的那位家长解惑的过程当中 , 我跟他提到了法国心理学家比昂关于容器的心理学概念 。 法国心理学家比昂用''容器''来形容父母对子女的作用 。 原始的''被容物''是一个人的自我所不能接受的东西 , 比昂称之为''β元素'' , 一个人会将自己的β元素投射出去 , 经由另一个人作为容器 , 进行容纳、消化和吸收 , 再以安全的、可接受的方式置换出去 , 变成''α元素'' 。 在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中间 , 父母就充当了容器的作用 , 父母将孩子不能接受的情绪接受 , 转换 , 再交给孩子 , 让孩子学会和这个原本ta恐惧(或其他不能忍受的感受)的东西和平相处 。 所以 , 在关于类似死亡这种话题的时候 , 父母的态度尤其重要 。 在父母容器功能的帮助下 , 通过接收、转换、交付孩子情绪的过程 , 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完成人生的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