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第一福山,武陵康养福地

见了你,我的云海早已开始翻涌,江潮早已开始澎湃!
—题记

洞庭第一福山,武陵康养福地
文章插图
古语有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太浮山坐落于临澧县城西南约12公里处,是临澧最高山,也是洞庭湖西望第一高山,2012年12月太浮山被批准为湖南省风景名胜区。太浮山植被覆盖率高达99.8%,云海、佛光、雾凇造就了太浮山“三奇”;其自古就是江南名山,古为“洞庭四十八福地”之一,汉代道教祖师浮邱子在此修炼得道,唐代高僧宣鉴和尚于此结庐隐居,明清时期太浮“二十四景”闻名江南,被称为沅澧四大宗教圣地之一,佛道二教同山,香火旺盛2000余年;此外,太浮山优质丰富的山水资源、悠久深厚的文化底蕴,以“浮”化“福”,实乃洞庭第一福山,武陵康养福地。
可谓:
第一高山,二十四景,描绘一幅沅澧青山绿水的神奇画卷;
祖师浮邱,幻化成仙,孕育一块洞庭绝佳仙境的福山福地;
宣鉴结庐,普惠四方,缔造一处香火鼎盛千年的朝觐圣地;
樱花绽放,杜鹃啼血,谱写一曲红色革命英雄的传奇乐章。

洞庭第一福山,武陵康养福地
文章插图
天然丰富的生态资源
太浮山群山莽莽,山势奇特。太浮山东西绵延40余里长,主峰海拔605.5米,为洞庭湖西望第一高峰,素有“洞庭一点万山东”的磅礴气势;太浮山山体为扇形,地势奇特,层峦叠嶂,云雾缭绕,有99岭,33岔,系沅澧之名山;太浮山“二十四景”在明清时期闻名江南,云海、佛光、雾凇为“三奇”。太浮山二十四景分别为第一峰、顿笔峰、三台峰、炼丹台、对弈台、观音岩、饮马池、醉翁石、螃蟹洞、荷花泉、仙人洞等名胜,秀削尖顿是组成“浮山二十四景”的中心景观,在此登顶远眺,烟波浩渺的湖光山色一望无际,巍巍群山,直接苍穹。
太浮山水域数量众多,碧绿清澈。周围分布有浮山水库等多座水库,并形成了“湖-岛结构”等多种组合方式。星罗棋布、镶嵌在山峰怀抱里的湖泊,就像是一幅慢慢铺展开来的水墨画卷浮现在我们眼前,由近及远,由浅入深,每处勾勒每处描绘都恰到好处。湖泊中央的岛屿犹如一颗颗遗落的碧玉珍珠,闪烁着青翠的光芒。且太浮山泥盆系地层,石英砂岩含有丰富基岩裂隙水,形成特有山泉,甘甜爽口,更具备保健养生功能。
太浮山气候,属于舒服惬意的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6.5℃-16.7℃,属于常德市的低温中心,森林负氧离子高,宜居宜养,身心舒畅;太浮山植被覆盖率高达99.8%,林海茫茫,物种丰富,拥有国家一级、二级植物16种,其中银杏、刺楸、杜仲、香樟、楠木、紫檀、皂英、香果树、红椿、三尖杉、黄檗等珍贵植物遍布全山。奇花异草极为丰富,每到春天,樱花、映山红、土荆花,漫山遍野皆是,成为花的海洋。国家一级二级保护动物23种,是穿山甲、水獭、果子狸、虎纹蛙、猛禽、麂子、野猪、大蟒等生活的乐园。堪称临澧的“生物基因库”,特别是太浮山的原生樱花,是目前发现的亚洲面积最大、品种最多的原生樱花物种群,具有极高的科普价值。

洞庭第一福山,武陵康养福地
文章插图
渊远荟萃的人文资源
太浮山是一座比较少见的佛道二教同山并存的名山,汉代中叶至清朝末年佛道两教兴盛,汉代道教祖师浮邱子在此修炼得道,唐代高僧宣鉴和尚在此隐居多年,至清末尚有金顶大庙、铁瓦庙、汉王庙、俗圣观、王通庙、玉皇庙、浮山寺、二水寺、观音寺、广乐寺等,是洞庭48福地之一,有“江南九省朝太浮”之说。历史上游人如织、香火鼎盛近二千余年。与桃花源、石门县观国山、慈利县五雷山并称沅澧四大宗教。
纵横千里的兵家遗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太浮山因地势险峻,自汉代至今2000多年,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有相传刘邦和项羽曾在此对阵留下的汉王庙和饮马池遗迹;有朱元璋追杀陈友谅到太浮山黑沙溪村留下的古战场遗迹;有民国4年,贺龙、袁任远在此留下的多处遗迹;有中日常德会战时留下的战壕遗迹;有1948、1949年为迎接解放的游击队根据地。
名扬千古的诗词歌赋,自古以来,“仁者爱山,智者乐水”。“水有碧玉山如黛,云满黄庭月满天”的太浮山以其秀丽的山水美景、源远流长的文化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有“屈宋”并称的伟大诗人宋玉常在太浮山第一峰上习作,留下了《九辩》、《招魂》等传世之作。有明代著名诗人杨瑛对“二十四景”的每一景点的咏赞,如“孤峰飘渺倚长空,远近山河入望中。……到日正逢秋气爽,洞庭一点万山东。”的主峰第一峰海拔605.5米的太浮山金顶,“谁家文笔大如椽,移作山峰不记年。……安得巨灵鞭石手,携来乘醉走云烟。”的顿笔锋,“名幽秀起自嵯峨,隐隐三峰挂薜萝。……会从帝座何年谪,应有仙人此地过。”的三台峰……。此外更有唐代刘禹锡、李群玉、宋黄庭坚等诗坛大家登山吟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