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mi K40 Pro深度测试:集体“升杯”之后,旗舰机的门被焊死了

原标题:RedmiK40Pro深度测试:集体“升杯”之后 , 旗舰机的门被焊死了
如何形容RedmiK40系列的产品力呢?卢伟冰在发布会上用了一个有点“嚣张”的词:目中无人 。
在前作K30系列大获成功的基础上 , K40系列在售价和配置层面秉持着“让对手无路可走”的思维 , 因此这一代也有了旗舰机“焊门员”的称号 。

Redmi K40 Pro深度测试:集体“升杯”之后,旗舰机的门被焊死了
文章图片
作为K40系列中“大杯”走量机型 , 用户一开始对于K40Pro满怀2999的期待 , 但当最终2799的售价公布之后 , 我们才发现Redmi原来还留了后手 。 很大程度上 , K40Pro正是对极致性价比这一概念的最佳体现 。 它的表现究竟如何?三款杯型的产品如何选择?也是很多人关心的话题 。
透明且清晰的“杯型”
我们手上这台K40Pro和K40相比区别在哪里呢?
其实大致就两点:SoC从骁龙870升级为骁龙888 , 主摄方案从4800万的IMX582换为6400万IMX686 , 而超大杯K40Pro+的不同点在于主摄换装了一亿像素HM2 。

Redmi K40 Pro深度测试:集体“升杯”之后,旗舰机的门被焊死了
文章图片
其他方面 , 无论是尺寸 , 电池 , 三款机型都保持了一致 。
为什么我先要强调这一点?因为这恰好是K40系列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地方之一 。 这种高度透明、清晰的产品配置方案 , 非常便于用户认知和了解产品 。 你不必担心会因为信息不对称的因素 , 导致在选择“杯型”的时候 , 在一些自己没有注意到的地方 , 产品配置和体验悄悄打了折扣 。

Redmi K40 Pro深度测试:集体“升杯”之后,旗舰机的门被焊死了
文章图片
K40Pro这一代在设计上有一些自家大哥的影子 , 尤其是后置摄像模组的设计 。 如果说前代K30系列的升降式摄像模组在去年看上去还稍微有点“复古”的意思 , 那么今年更换为中置打孔方案之后 , 升降式模块占用的机身空间被节省出来 , 手机厚度被限定在了7.8mm左右 , 机身重量也被控制在196g 。
没有了升降式模组带来的额外重量 , K40Pro在机身重量配比上更加均衡 , 少了一些头重脚轻的味道 。 由此带来的机身手感的提升是显而易见的 。

Redmi K40 Pro深度测试:集体“升杯”之后,旗舰机的门被焊死了
文章图片
我们拿到这款官方称之为墨羽的配色也是K40系列的一个亮点 ,, 其设计灵感来源于著名的大马士革钢 , 黑色的机身在阳光映衬下会有一些特殊的纹理反射出来 。 这种纹理给原本相对单调的黑色机身带来了更多视觉上的变幻 , 是一种挺有创意的手机配色设计 。
6.67英寸E4AMOLED屏幕是这次K40Pro的优势配置之一 , 并且需要注意的是这款屏幕还是全系标配的 。

Redmi K40 Pro深度测试:集体“升杯”之后,旗舰机的门被焊死了
文章图片
这是当前这个价位段最好的OLED直屏 , 日常在亮度表现 , 色温、色准表现上都足够优秀 。 和上一代K30系列的屏幕相比 , 这块屏幕在观感上更加通透、自然 。 其色彩表现偏鲜艳浓郁 , 一些在其他手机上看上去相对寡淡的画面 , 在这块屏幕上会有好的视觉观感 。
这块屏幕同样是支持120Hz高刷新率的 , 同时还支持HDR10 。 良好的屏幕素质 , 在播放一些诸如B站这样的网络平台上的HDR片源时 , 其在色彩表现 , 屏幕亮度 , 细节表现上和普通的OLED屏幕相比有很大的优势 。 之前我们很难在同价位的机型上找到如此高素质的一块屏幕 。

Redmi K40 Pro深度测试:集体“升杯”之后,旗舰机的门被焊死了
文章图片
需要注意的是 , 在系统适配上K40Pro还加入了类似iPhone的TrueTone“真彩显示”功能 。 该功能能够根据环境光源的变化 , 自动调整屏幕与的色彩 , 使其更加自然柔和 。
实际观感上 , 在开启之后手机屏幕的饱和度和色温有一定的提升 , 显示内容柔和了不少 。 但据我了解 , 也有一些用户并不喜欢这种“暖屏”的效果 , 大家根据自己的需求灵活开启就是 。
温控比首批旗舰有所提升
K40Pro搭载的是骁龙888移动平台 , 这也是当前最便宜的骁龙888旗舰 。 安兔兔轻松能够跑上73W的成绩 , 符合骁龙888平台应有的性能表现 。
根据前面几款骁龙888旗舰的使用经验来看 , 功耗表现 , 尤其是发热情况其实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 而K40Pro似乎在这方面表现表现要好一些 。 在进行了约半个小时的《和平精英》之后 , 手机背面的最高温度在39℃左右 , 这应该是MIUI团队优化之后的功劳 。

Redmi K40 Pro深度测试:集体“升杯”之后,旗舰机的门被焊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