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海底两万里

来源:海南日报

走进海底两万里
文章插图
石笔海胆。

走进海底两万里
文章插图
弓背易玉蟹。

走进海底两万里
文章插图
织锦芋螺。

走进海底两万里
文章插图
黑芋螺。

走进海底两万里
文章插图
栗突仿石蟹。
作为三大生态系统类型之一,海洋就像一个奇异又庞大的蓝色帝国,拥有着繁多的生物种类。在漫长的时间里,原始的海洋生命经过不断地进化和演变至今,蔚蓝之下的“众生相”是如此流光溢彩:和辐射对称的腔肠动物不同,虾兵蟹将等节肢动物的特征是两侧对称,异律分节;鲍鱼、螺类、贝类等软体动物与人类生活十分密切,作为第二大门类动物,软体动物的数量在海洋中最多;包括海星、海胆在内的棘皮动物是重要的底栖动物,拥有着极强的再生能力,而脊索动物门是动物界最高等的一门,“名声在外”的鲨鱼、海龟、海蛇等都属于这一门类……
走进海口热带农业科技博览园里的热带海洋生物资源展览馆,纯净又辽阔的蓝成为眼前的主色调。在这个以展示南海各种海洋动物资源为主的海洋科普基地里,展出的600多种海洋动物标本真的会让畅游其间的人,感觉自己潜入了海底两万里。
小贝壳 大学问
奔跑在滩涂上,脚下的惊喜大多来源于五光十色的“小家伙”。坚硬的外壳裹挟着柔软的肉身,尽管空间有些狭小,但这个可以随身携带的“家”成为这类软体动物的最佳保护伞。
“我们常说的螺指的是腹足纲和头足纲的壳,狭义的贝壳则是指双壳纲的壳。而广义的贝壳是泛指所有的软体动物的壳,不过在海南它们也都被称为螺。”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副研究员黄圣卓是海洋生物标本的资深收藏家。
走进海底两万里】其实无论是螺壳还是贝壳,本质都是软体动物的外壳。软体动物是指身体柔软、体内没有骨骼的动物,它们具有由皮肤褶皱演化而来的、部分或全部包裹身体的“外套膜”,这对软体动物而言非常重要。
一些软体动物的外套膜能分泌石灰质,进而形成贝壳的壳体。壳体上丰富的花纹、绚丽的色彩,还有花样百出的形状,构成了神奇的贝壳世界。
绝命毒师
美丽的事物对于人们总有一份天然的吸引力,被大自然雕琢得这般精巧玲珑的芋螺,却是海洋里的“绝命毒师”,在这些绮丽到令人眩晕的花纹之下,暗藏着无限杀机。
芋螺又称“鸡心螺”,螺体呈倒锥形且极其坚固,前粗后细的形状就像鸡的心脏或芋头,也因为壳面丰富艳丽的花纹而观赏性极强。芋螺科是展馆中的一道别致风景线,玻璃展柜中的数十种芋螺标本让人眼花缭乱:黑白相间的黑芋螺花色冷淡又高级,字码芋螺周身排列着神秘的密码术语,而一旁的织锦芋螺仿佛身披能工巧匠织就的锦缎……
但就是这巴掌大小的美貌螺类,却逐渐演化成了令人闻风丧胆的毒王。芋螺的身上有长长的管状结构,这个结构本来用于水流进出,但芋螺将其改造成了“箭筒”——在管道基部的囊中有许多小小的“箭头”。它们往往会埋伏在沙里,当猎物靠近时,将装满毒液的“毒箭”通过肌肉的收缩像子弹一样射到猎物身上,毒液能够瞬间将小鱼麻痹,待到猎物麻醉之后再将其吞掉。
贝币溯源
多彩光洁的贝壳或许只是今天的装饰品,但历经岁月沧桑的贝类曾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充当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原本小巧玲珑、色彩鲜艳、坚固耐用的贝类仅仅只是作为原始社会居民所喜爱的装饰品存在,但大小适中,便于携带、便于计数等特点让天然贝逐渐充当起商品交换的一般等价物。
原始贝币产生于距今三千多年的商代,这种由天然海贝加工而成的贝类货币是钱币的始祖,出土于河南殷墟妇好墓等地,距今约3500年以上。这些商代常见的齿贝,背面往往磨平,或钻一穿孔,便于携带,学名为货贝。在我国,许多和金钱有关的文字,例如财、资、货、赠、费、贪、赚、赔、贿赂等字皆以贝字为部首。
维纳斯之梳
纤美的螺壳外覆盖着梳齿般的长刺,在热带海洋生物资源展览馆的“大千世界”里,“高调”的栉棘骨螺算得上是造型奇特。“栉”为齿长而密的梳子,而“棘”则是长而尖锐的刺,形象地描述了这一海洋生物的外形。
螺壳上,以近乎完美的120°角相隔排列着三条隆起的粗肋,从螺壳顶一直延伸到最下层的螺壳,并结束于长长的前水管基部。每条粗肋上各生有一排粗大的棘刺,看起来颇似一把具有三面齿的梳子。或许真的只有从大海中诞生的美神才配得上这鬼斧神工般的梳子,栉棘骨螺也被称为“维纳斯之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