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狂热”之后的暴跌,我的思考是

其实 , 在2020年投资总结之时 , 我就专门提到“警觉”一词儿 , 提出对一些明显大泡泡品种应该引起警觉;在2月7日我写的《闲来札记:降低预期》一文中 , 也提到:一是要“心中抹去一片浮盈” , 二是“对明显泡泡品种控制仓位” , 即要“将仓位控制在让自己舒服的位置 , 并且做好最坏的打算 , 如下跌50%也不会受重伤” 。 为什么自己反复提出这种警觉呢?其实就是依据基本的逻辑与常识 , 或者其中还带有些长期投资的经验或教训吧 。
不能不承认 , 近两年所谓的“核心资产说”、“优良赛道说” , 确实让一些投资者放松了警惕 , 对于价值投资的四项基本原则之一“安全边际”也大大地放宽了标准(其他三项原则为买入股权、利用市场、能力圈) , 甚至有的还发明出一些新的理论说教 , 在某些热门品种上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狂热 。 如果是早期较低成本的持有者 , 我认为 , 不过是将市场先生提前兑现的“大奖”再取回一部分 , 而对于后来不论价格高低仍然勇敢买入的不明真相的投资者 , 估计这一回就要先交一点学费了 。 其实 , 这就是股票市场固有的残酷性 , 奇怪吗?一点也不奇怪 , 因为股票市场的规律一直是如此演绎着的 。
面对“狂热”之后的暴跌,我的思考是
文章图片
那么 , 面对大跌怎么办?
我想 , 最为主要是的检查一下自己手中持有的是什么品种 。 如果自己是持有的十分优质的品种 , 比如 , 具有十分优良的商业模式与企业文化 , 这种下跌从长期来看(投资是要看五年十年的) , 不过是“茶壶中的风暴”(我经常引用的言语) , 因为当前的市场下跌不过是“杀估值”而已 , 只要长期投资的根本逻辑在 , 压根就没有什么大不了 。 甚或未来这种下跌 , 还会砸出“黄金坑”的(当然已经满仓没有闲钱了 , 就静静地持有呗) 。 当然 , 对于一些估值已经奇高的品种 , 可能下跌百分之二三十 , 或者腰斩也不为过 , 何时介入 , 则需要费些思量的 。
我也知道 , 有些投资者可能是很难克服这种“得而复失”的痛苦的 , 甚至这种短期的损失厌恶会将他们击倒 。 如果有这种性格、性情上的缺欠 , 那就需要检查一下自己 , 是否适合在这个残酷的市场上生存下去了 。
今天 , 我在微博上恰看到一个“小分析” , 颇值得玩味 , 现抄录如下 , 或许能够给有缘的投资朋友一些启发 , 即富达基金曾对客户数据做过一个小分析 , 想看看哪些客户投资表现最好 , 结果发现是下面这三类人:
1、客户去世了 , 但是富达不知情;
2、客户去世了 , 潜在的继承人打官司争夺财产 , 导致账户长期被冻结的;
3、客户忘记了自己有账户 , 长期没登录的 。
以上三类人 , 如芒格所指出的 , 都是克服了长期获取投资好回报的最大心理障碍——“短视性损失趋避”(与“短期损失厌恶”是一个意思)的人(当然上述两类人是被动克服的) 。
芒格说 , 在我的投资生涯中 , 我亲眼看到投资者、投资组合管理人、咨询师和大投资机构的成员 , 他们频繁查看报表上的损失(短视性损失趋避)而遭受巨大的伤痛 。 能够克服这一负面情绪的只有少数人 。
面对“狂热”之后的暴跌,我的思考是】看来 , 我们若想在股市长期取得佳绩就要做这种“少数人” 。 那么 , 面对下跌请问一下自己 , 自己能够做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