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价揽股高价抛出,疯狂的“石头科技”遭股东清仓式减持( 二 )


“清仓式”减持与“骨折价”股权激励
上市前入局的投资机构们 , 在公司上市大涨股份解禁后获利离场 , 尚在情理之中 , 而高管们的“快速清仓式”减持或许更值得关注 。
在上述减持计划中 , 天津石头时代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为其员工持股平台 , 持有公司股份500万股 , 占公司总股本的7.50% 。 本次拟减持185.88万股 , 占其持股的37.18% , 接近四成 , 涉及金额近18亿元 , 可谓大手笔 。
自然人方面 , 石头科技的4名董监高 , 包括董事、副总经理毛国华、吴震、万云鹏 , 监事张志淳均拟减持自身持股约四分之一 , 合计拟减持137.21万股 , 累计减持计划不超过总股本的2.06% , 或将能直接套现超13亿元 。
而公告显示 , 这几位高管也通过上述员工持股平台持有部分股份 , 随未标明具体持股比例与减持计划 , 但可以预计 , 在石头时代的减持过程中 , 其也能够活力
更重要的是 , 据规定 , 上市公司董监高减持其持有的本公司股份 , 每年不超过持有数量的25% 。 也就是说 , 几位高管的减持计划已达到了监管规定的减持上限 , 实则为“清仓式”减持 。
据悉 , 这四名核心高管的原始持股成本极低 。 其中 , 毛国华、吴震作为 , 以石头有限发起人股东吴震为例 , 其原始出资四万余元 , 如今持股159万股 , 相当于每股成本0.026元 , 其所持股份目前值5.5亿元 , 几乎全部相当于浮盈 。
另一方面 , 石头科技的高管们也正在通过号称“造福神话”的股权激励计划 , 获取更多的低成本股份 , “高抛低吸”岂不美哉 。
去年8月 , 石头科技发布了2020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 , 拟向不超过1/3的员工 , 授予不超过57.6万股限制性股票 , 约占当前股本总额0.8633% 。 事实上 , 股权激励如今已成科创公司的“标配” , 已有近三分之一科创板公司发布了股权激励方案 , 石头科技作为科创板大牛股抛出这一计划也并不令人意外 。
真正引人关注的是股权激励的价格 。 此轮股权激励授予价格为54.23元/股 , 仅为首次公开发行的发行价的20% , 占前1个交易日交易均价的13.88%、占前20个交易日交易均价的13.07% 。 石头科技此轮股权激励仅为发行价的2折 , 这一“骨折价”也创下了科创板之最 。
业绩考核的标准主要是提升公司自有品牌的销量 , 具体为:以2019年自有品牌扫地机器人营业收入为基数 , 2020-2023年自有品牌扫地机器人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10%、14%、18%、22% , 要求似乎也并不算高 。
激励对象上则相对集中 , 计划共涉及员工203人 , 而上述3位董事的获授比例占到了总计划的10% 。 董事、副总经理毛国华、吴震、万云鹏获授的限制性股票数量分别为3.95万股、1.2万股、1.2万股 , 占授予限制性股票总数的比例分别为6.86%、2.09%、2.09% 。 其余包括董秘、财务总监、4核心技术人员在内的主要激励对象 , 获授比例均不超过总计划的0.5% 。
值得一提的是 , 在股权激励方式上 , 公司充分利用了类“打折期权”、“加速行权”等创新手段 , 让员工获取股份的节奏进一步加快 , 成本进一步压低 。
首先 , 此次公司采用了科创板创新的第二类限制性股票 , 由于综合了第一类限制性股票与期权的优点 , 第二类限制性股票目前已经成为了科创板股权激励中的主流工具 。
相较第一类限制性股票 , 其出资时点为归属时点 , 且允许分批次出资 , 降低了员工的出资压力 , 同时也可以避免出现员工离职导致频繁回购等情况;而相较期权 , 其定价又更加灵活 。 也就是说 , 第二类限制性股票本质上可视作“打折期权” , 即不需要立即支付股票购买费用 , 并且授予价格可以进行更大力度的“打折” 。
其次 , 石头科技还采用了加速行权的方式 , 即申报前尚未行权的提前加速行权 。
一般来说 , 若拟IPO企业在申报前已有正在生效的期权激励计划 , 该企业可以选择加速行权或者中止原计划 。 若选择加速行权 , 事实上会影响原激励措施发挥其应有的督促作用 , 同时 , 加速行权导致的股份支付也将对企业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
估值泡沫过高?
石头科技成立于2014年 , 该公司起初由小米孵化 , 主要产品是智能清洁设备 , 也就是“扫地机器人” 。 去年2月 , 石头科技于科创板上市 , 不仅是继华米、云米之后 , 第三家小米生态链的上市公司 , 也是第一家在科创板上市的小米生态链企业 。
作为去年科创板走势最强势的公司 , 石头科技一度被称作“疯狂的石头” , 今年1月26日 , 公司股价一度冲至1262.62元 , 较去年271.12元的发行价上涨了365.7% , 市场热情颇高 , 券商分析师也纷纷给出天价“目标价” , 最高甚至看到了1641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