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雄鹰,从玩具到空中利器,美国无人机发展史

原标题:蓝天雄鹰 , 从玩具到空中利器 , 美国无人机发展史
蓝天雄鹰 , 从玩具到空中利器 , 美国无人机发展史
随着社会上大疆等一系列无人飞行器公司的快速发展 , 无人机逐渐深入到人们的生活的方方面面 。 然而当我们翻开历史的篇章 , 去追寻无人机的发展历程时就会发现 , 在十几年前无人机在军事著作中 , 还只在脚注中出现 , 仅仅经过如此短时间的发展 , 无人机已经成为当今战场上一个不可忽视的杀敌利器 , 而在未来无人机必然还会承担更加重要的角色 , 成为空中打击的中流砥柱 。

蓝天雄鹰,从玩具到空中利器,美国无人机发展史
文章图片
MQ-1捕食者无人机
无人机的出现
20世纪早期 , 威尔伯和奥威尔·赖特论证了即使机器比空气重但只要带动力便可飞行 , 为飞机的发展创造了理论基础 。 此后载人飞行器快速发展 , 而受制于远程遥控技术难题的无人飞行器 , 随即被边缘化 , 变为只能供人消遣娱乐的小玩具 , 当时的人无论无何也不会想到一个小小的玩具 , 将来会引领战争的变革 。 无线电技术的发明应用 , 为无人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 尤其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 无人机的技术发展向前跨越了一大步 , 1914年~1918年诞生了很多新型航空技术 , 其潜力足以勾勒出未来无人机的发展之路 。 对于远程无人机来说最重要的是无线电以及发动机的技术发展 。 一战时期 , 德尔科公司的查尔斯·凯特琳制造了一个名为"臭虫"的无人飞行器 , 飞行距离可达60公里 , 并且还可以回收利用 , 对于当时的飞行器来说"臭虫"飞行器非常先进 , 为此查尔斯还得到了当时政府的一笔资金用于继续研发 , 打算未来将其用于军事 , 然而随着战争的结束 , 此项计划也被搁置 。

蓝天雄鹰,从玩具到空中利器,美国无人机发展史
文章图片
RP-1型无人机
无人机的发展
虽然"臭虫"飞行器是无人机发展的源泉 , 然而受制于当时无线电技术的限制 , 最终也只能昙花一现 , 当时的人们只是单纯的认为是一款无法载人飞行的简单飞行器罢了 。 直至十几年后才真正开始构建无人机发展的大厦根基 。 随着无线电通讯控制技术的发展 , 涌现出一批对此着迷的爱好者 。 当时的好莱坞影星L·D丹尼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 当不演戏的时候丹尼便沉迷于无线电的研究创造中 , 并于1934年创建了丹尼工业公司生产飞机模型 , 一年之后又成立了无线电飞机公司来建造无人机 , 虽然建造出12英尺翼展的RP-1无人机 , 但对此军方并不感兴趣 。 不过丹尼并没有灰心 , 1938年丹尼与无线电爱好者沃尔特·赖特合作 , 再次研发出更为先进的无人机 。 事实证明越努力越幸运 , 1938年空军和陆军炮兵部队再次来考察丹尼的无人飞机 , 目的是将无人机作为靶机使用 , 用于训练 , 并最终签订了购买合同 。 1941年美国空军订购的首架RP-4无线电无人机并命名为"OQ-1" , 此后美军订购了大量的无人机订单 , 以至于丹尼不得不找找其他公司进行代生产 。

蓝天雄鹰,从玩具到空中利器,美国无人机发展史
文章图片
RP-4型无人机
丹尼公司的无线电飞行器作为美军的第一代无人机 , 翼展从11英尺到12英尺不等 , 安装动力更加强悍的发动机后 , 速度从85英里/小时逐渐增加到140英里/小时 , 飞行的持续时间也有一小时 , 足以满足靶机的需求 。 二战后无人的使用的概念仍然仅仅停留在靶机的阶段 , 人们并没有对这种"小玩意"进行更深层次的战术挖掘 。 1947年美国空军从军队独立出以后 , 基于德国的导弹技术开始系统的研究改进 , 此时无人机也终于迎来了一个小小的发展机遇 , 空军创建的一个无人机的分部用于进行研究 。 1977年美国国防部正式使用Q对无人机进行命名 , 无人机的发展正式进入了快车道 。
1947年美国无线电飞机公司制造了第一架Q-1原型机 , 动力由脉冲式空气喷气发动机提供 , 而且还配备了起落架以便于可以重复使用 。 不过该计划仅仅生产28架原型机后 , 便将该项目演变为GAM-77"十字弓"空基反雷达导弹 。 虽然二战后无人机的首次正式发展项目并没有成功 , 但是这并没有阻止美国无人机的快速发展 。 1951年翼展长11英尺2寸 , 机身更是长达13英尺3英寸 , 配备"仙童"J44或J69涡轮喷气发动机 , 最大飞行速度0.9马赫 , 飞行作用距离400英里的Q-2"火蜂"首飞 , 随后开始大规模的量产 。 "火蜂"无人机作为美国无人机现代化发展的起点 , 随后又经历了多次现代化的改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