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钾原料国外价格垄断,这家上海科技小巨人企业快速成长
文章图片
【打破钾原料国外价格垄断,这家上海科技小巨人企业快速成长】“疫情唤醒了社会的消毒意识 , 公司2020年产值是4000万元 , 今年有望超亿元 。 ”上海泰缘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缘生物”)创始人兼董事长余姜如是说 。 这是一家位于松江区车墩镇的生物科技企业 , 春节以来生产线始终处于忙碌运转状态 , 作为公司其中业务快板的消毒领域 , 更是在主动迎合市场需求 , 积极设计产品外包装和规格 , 实现客户市场从B端向C端的拓展 。
据余姜介绍 , 泰缘生物的技术对标的是美国杜邦这样的国际大公司 。 成立于2013年的泰缘生物 , 是一家新三板上市公司 , 主要从事在卫生防疫、环境修复和保护、养殖种植、食品安全等应用领域的复合过硫酸氢钾系列、复合生物絮团系列等绿色新产品的技术开发和服务 。 公司成立之前 , 技术团队就一直从事钾原料的生产与销售 , 打破了进口原料对国内市场的价格垄断 , 让原料价格降至原来的一半 , 还大量出口欧盟和东南亚国家 。 之后成立了泰缘生物 , 从原材料生产转向产品开发 , 发展下游业务 , 产品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河道治理与消毒领域 , 全面满足社会对环保、健康、安全、绿色的需求 。 2018年 , 泰缘生物被上海市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 , 并被区、市两级分别认定为专精特新企业 , 2020年 , 获得上海市科技小巨人工程立项 。
文章图片
不同于常见的消毒剂是液态的 , 泰缘生物的产品看上去像是泡腾片的样子 , 更方便运输与储存 , 兑水之后喷洒就可以直接使用 。 据余姜透露 , 这样的产品设计全球仅此一家 。 因为泰缘生物的消毒产品云保单过硫酸氢钾消毒剂独特的作用机理 , 使用安全、高效、环保、无刺激 , 不会产生对环境有副作用的代谢产物 , 因此大量出口海外市场 , 客户的复购率特别高 , 广泛应用于生活饮用水、游泳池水、医院污水、食饮具、食品加工工具和设备、瓜果蔬菜、室内空气等 。 客户也在不断“解锁”新的应用场景 , 有客户反映使用泰缘生物消毒剂清洗龙虾、大闸蟹等 , 既方便又干净 。 疫情发生初期 , 泰缘生物出口转内销 , 成为首批“上海市疫情防控重要物资征用企业” , “泰缘云保单过硫酸氢钾消毒粉”成功入选“2020年度上海市第一批创新产品推荐目录”中的23个产品之一 , 并成为第一批20个“上海市政府首购产品”之一 。
在其他细分领域 , 泰缘生物也在不断与科研院校合作推陈出新 , 自主开发了30多项新技术和新产品 。 在水产养殖领域 , 开创了“绿色抑菌+高级氧化解毒+碳源和微量元素+适宜的有益菌”的复合水处理技术 , 通过改善水环境 , 实现整个行业向绿色健康方向发展 , 同时利用农业秸秆废弃物 , 采用“生物+新材料”技术的培养天然虫饵模式 , 实现生态循环农业发展 。
文章图片
在河道治理领域 , 通过对污染源的预处理、水质底质的改善、微生态的激活和微生态平衡的建立 , 在整个水系建立强大的预处理机制和自净机制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地安吉余村两山池塘的水环境问题、上海市地标景观上海交大思源湖青苔爆发问题、江苏宿迁市洋河酒厂前的黑臭水体等 , 都是利用泰缘生物的技术得到有效治理的 。
“听上去可能觉得不可思议 , 在去年下半年之前 , 公司是没有销售的 , 只有客服人员在维护市场” , 余姜笑言 , 产品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态势 , 客户为锁定价格 , 常常在年底就把预付款交完 , 公司只需要排好订单有序生产就可以 。 随着国人消毒意识的提升 , 泰缘生物也在积极寻求创新 , 铺设销售与市场团队 , 向C端用户拓展 。 在公司展示大厅采访人员看到 , 面向不同使用场景的小包装产品正在设计中 , 届时泰缘生物将直接面向消费者提供产品和服务 。
泰缘生物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 企业的发展也得益于松江区和车墩镇政府无微不至的贴心服务 。 日前 , 车墩镇政府正在协调各方 , 着力推进泰缘生物新厂房的拿地手续办理 , 帮助企业扩大产能 , 保证市场产品供应 。
栏目主编:黄勇娣本文作者:李成东牛立超文字编辑:李成东图片来源:松江区
- 心疼!印度仿制药原料完全依赖中国,稍涨价,印度药企就哭了
- 北慕被评最有天赋打野!打破100段打野成为神上神,粉丝觉得惋惜
- 杨浚瑄|提升0.15秒!19岁中国游泳天才少女夺冠 打破日本名将亚洲纪录
- 轻盈皮肤管理中心考察团欧洲行——甄选全球原料,坚持全球品质
- 父子俩熟睡,被宝宝的“连环屁”打破了安静,网友:不愧是亲生的
- iPhone主力、安卓备用,这种常规配置,也有被打破的时候
- 打破常规获好评!杨紫穿马丁靴走红毯让人眼前一亮
- Uzi变菜了?韩服高端局再出离谱操作,一波躲技能打破质疑
- 打破奥迪的统治局面?宝马M3旅行版渲染图曝光
- 看长城汽车全球首次拆解如何打破合资混动技术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