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真隔空充电”现实“骨感”业内人士称十年内恐难落地( 二 )


因此 , 目前RF无线充电技术在合规前提下 , 仅会对一些充电功率要求不高 , 或无人场景中的设备适用(如微型IoT设备、传感器 , 电子标牌、或助听器等微型医疗设备) , 并不能够适用于手机 。
此外 , 目前RF无线充电的技术标准属于百花齐放的阶段 , 目前两大无线充电联盟阵营WPC和Airfuel中 , 感应式和低频磁共振技术标准属于WPC联盟 , 高频磁共振和RF无线充电技术标准隶属于Airfuel联盟 , 且在Airfuel联盟中RF技术标准下只有Energous一家会员企业 , Ossia并不在其中 。 同时 , 除了射频之外 , 还有企业在探索红外线、激光等无线电波的无线充电方式 , RF无线充电的标准仍有待完善 。
近日 , 小米和MOTO已经向媒体表示 , 其演示的隔空充电技术仍处于“预研”阶段 , 这也意味着实现手机的远距离无线充电 , 推出能够规模商用的设备尚需时日 。
上述无线充电行业资深人士坦言 , 对于“隔空充电”这样的消息 , 如今已经见怪不怪 , 此前很多国外初创公司进行的演示很多都是“toVC”的项目 , 难有下文 。
“RF无线充电能够通过证并实现大规模商用可能性不大 。 小米是尝试 , MOTO也是实验室演示 , 不一定以商用为目标 , 从理性、科学和可商业化的角度判断 , 我认为至少在10年以内不会落地 。 Qi标准虽然有严重的局限性 , 但符合大规模商用的产品一定是技术和市场妥协的产物 , RF无线充电可能技术先进 , 但是无论是效率、安全、成本、标准短时间看都难以达到商用条件 。 ”该人士告诉集微网 。
另一位行业人士给出了相对乐观的预期 , 他认为 , 3-5年内针对手机的远距离隔空充电看不到产业化的前景 。
该人士强调 , 与国外一些无线充电方案厂商在推动不同 , 国内在手机远距离无线充电方面目前看主要由手机厂商在主导 。 为了塑造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 近年来 , 国内手机厂商纷纷在无线充电领域发力 , 一方面 , 在Qi标准下 , 无线充电不断向大功率挺近 , 不少厂商已经推出具备50W无线充电技术的手机产品 , 如小米11 , 华为Mate40系列等 。 另一方面 , 在远距离隔空充电技术上 , 各家也相继开始了探索 , 如小米和MOTO展示的RF式 , 华为在激光充电领域布局 , vivo同Energous合作等等 。
“如今随着华米OV已经在手机市场成为top级的厂商 , 也拥有了产业链的话语权 。 凭借手机厂商的号召力、研发和资金实力 , 手机无孔化的发展趋势以及远距离隔空充电的想象空间 , 或许能够有助于推动这一技术实现创新突破 。 ”该人士表示 。
高频磁共振:已引入手机端
目前手机的无线充电方案几乎全部采用的是Qi标准的感应式技术 , 技术最为成熟 , 上下游产业链配套完善 , 但也存在灵活性等方面的劣势 。
如果说手机远距离无线充电是长期愿景 , 那么距离在1米左右的高频磁共振式的无线充电可以被视为Qi感应式充电的“进阶版”技术 。
高频磁共振技术适合中近距离无线充电 , 6.78MHz的频率使得收发天线和集成电路的尺寸较小 , 转化效率较高 , 充电过程不需要完全对准 , 具备一定的灵活性 , 同时能够实现多设备的同时充电 , 随着技术的发展演进以及标准的完善 , 高频磁共振技术有望继Qi之后 , 被引入智能手机中 。

手机“真隔空充电”现实“骨感”业内人士称十年内恐难落地
文章图片
成都斯普奥汀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斯普奥汀)是国内从事高频磁共振无线充电模组厂商 , 目前正在推进磁共振方式无线充电在手机中的应用 。 在近日上海举行的MWCS2021上 , OPPO发布了X2021卷轴概念机 , 其采用的隔空充电技术就是来自斯普奥汀的“蕊磁”无线充电方案 。
据斯普奥汀副总经理欧阳庆瀚介绍 , 目前 , “蕊磁”技术在充电距离、垂直和水平自由度上有了更大的突破:最远可实现50cm左右的充电距离 , 加上中继可以达到100cm左右;且通过采用自适应匹配、功率动态调配和磁场多输入多输出技术 , 可以实现在立体空间内一对多的无线充电 , 系统能量传输效率最高可达到75% 。
对于高频磁共振式无线充电的未来 , 欧阳庆瀚表示 , 在大部分场景中 , 无论是充电效率还是灵活性 , 磁共振都优于Qi感应式 , 但目前制约发展的问题一是上下游供应链并不完善 , 二是目前材料成本较高 。
“随着项目量产增多 , 成本下降是趋势 , 我们2020年模组成本下降80% , 无线充电这种技术产品 , 一旦有规模起量的作保证并成熟起来 , 成本是可以控制的 , 如果能够得到手机端的拉动 , 高频磁共振模组的成本最终将和QI感应式相同 。 ”欧阳庆瀚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