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里山外产业园 家家户户小庭院


山里山外产业园 家家户户小庭院
文章图片
山里山外产业园 家家户户小庭院】□蒲沙沙特约通讯员郭桂花
山这边 , 修剪整齐的梨树、桃树静待花蕾吐露;山那边 , 红红的爱媛橙缀满枝头 。 暖阳下的果林间 , 笑声阵阵 , 满载水果的皮卡车行驶在宽敞的水泥路上……初春的广元市利州区龙潭乡 , 满是田园农家的勃勃生机 。
这个刚刚被评为“2020年度四川省乡村振兴先进乡”的纯农业乡 , 如何“靠山吃山”走出一条产业振兴的新路子?2月19日 , 笔者走进该乡一探究竟 。
大园区+小庭园家家都有致富“定心丸”
在金鼓村 , 村民马广文边熟练地修剪梨树边跟笔者聊起来 。 他说 , 早些年 , 村子一直有种梨树的传统 , 但由于果树种植来钱慢 , 一些低效能园区让人看不到希望 , 村民大都选择外出务工 。 “现在种水果有奔头哦 , 基本上家家都有人懂技术 , 收益也不错 。 我家两兄弟经营着30多亩梨园 , 又在附近产业园做技工 , 一年有20多万元纯收入 。 ”聊到收入 , 马广文满脸欣喜 。
“秦巴金梨园区 , 方圆700多亩哦 。 每年3月梨花开 , 8月梨子熟 , 赏花买梨的人多得很 , 就像景区那么热闹 。 ”靠着种水果脱贫的孙海山站在自家院内感叹道 , 在金鼓村 , 不仅有小打小闹的水果小庭园 , 还有满怀希望的水果大园区 , 这些大园小园都是老百姓的致富“定心丸” 。 园区里的早酥红、红酥宝、羊脂秋月、翠玉等既是从郑州果树研究院引回的新品种 , 也是当地51户村民集体经济分红的来源 。
强产业必须强基础 , 龙潭乡乡长苟刚说 , 2020年初 , 龙潭乡采取“政府引导、农户自建、奖补投入”的模式,复垦撂荒地6300余亩、改造低效能园区300多亩 , 不少龙潭人从中享受到了实惠 , 更愿意留在山上种水果 。 目前 , 全乡农业基础设施更加完善 , 1100余口塘堰、3座小二型水库滋养着10个特色产业园、72家专业合作社以及家家户户的小庭园 。 “梨园8000余亩、无花果园150余亩、猕猴桃园200余亩、脆红李园70余亩、柑橘园50余亩……”苟刚说 , 围绕产业振兴 , 龙潭乡高质量抓好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区建设 , 大力发展果蔬产业 , 2020年特色水果年产量达1.09万吨 , 产值达5000万元 , 3000多人靠着果树致富增收 。
线下采+线上卖四季都有致富“金果果”
在龙潭乡凤凰村水果园区 , 原本是撂荒地的小山沟也结起了致富“金果果” , 前来体验采摘的游客络绎不绝 。
“从朋友圈看到这里能采摘橙子 , 就想来体验一下 。 口感不错 , 买50斤送朋友 。 ”说话间 , 游客李军已堆满一箩筐橙子 。 称重、包装、收钱 , 果园业主王建清乐呵呵地说:“多亏今年政府帮我们修好了进园区的路 , 大大节省了果子运输成本 , 也方便游客前来采摘 。 ”
“3月草莓刚卖完 , 小番茄就上市了 , 4月樱桃、5月枇杷、6月油桃 , 7月、8月有梨和脆红李 , 9月无花果卖得那叫一个火!10月猕猴桃丰收 , 11月柑橘、柚子相继成熟 , 一直卖到来年4月 。 一年四季 , 我们龙潭人真正做到了‘无时不产业’ 。 ”龙潭乡党委书记李树勋自豪地说 。 近年来 , 龙潭乡不仅扩大梨树种植面积3600余亩 , 还引进无花果、利州红梨、爱媛橙等优良水果品种 , 错峰上市 , 并补充发展草莓、小番茄等有机水果产业 。 在科学规划引领下 , 全乡一年四季水果不断 , 成为广元近郊名副其实的“花果乡” 。
同时 , 龙潭乡充分利用“十分钟生活圈”的交通优势 , 大打“体验采摘+网络销售”牌 , 以7个电商站点为基点 , 培养了一批新型农民 , 并引导其开办网店、拍摄抖音带货 。
在曙光村 , 水果种植大户程德怀掰着指头一算 , 乐了:“地里卖了网上卖 , 去年水果纯收入有30多万元呢!”据了解 , 2020年 , 龙潭乡100多户农户网销水果和其他农副产品 , 电商销售总值达500余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