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各界种茶积极性高涨,“一核一带四圈八点”产业格局逐步形成

近日 , 笔者特意前往紫金县龙窝镇黄洞村鹰峰山茶场采访 , 观察到茶农辛勤劳作 , 正往茶园里追加由内蒙古羊粪和花生麸混合而成的有机肥 。 笔者身临其境 , 几乎被有机肥发酵后散发的浓烈气味熏倒 。
鹰峰山茶场是紫金众多茶场的缩影 。 近年来 , 紫金积极推动茶产业发展 , 当地茶农种茶积极性高涨 。 茶产业成为紫金特色优势产业之一 , 逐渐造就了紫金茶叶“一核一带四圈八点”产业空间格局 。

社会各界种茶积极性高涨,“一核一带四圈八点”产业格局逐步形成
文章图片
从业人员逾2万户均年增收1.1万元
龙窝镇彭坊村村民黄伟华家的日子近年来越过越红火 。 靠着在承龙嶂龙王绿茶业有限公司的基地种茶 , 他家每年能有十多万元的收入 。
黄伟华说:“我家的收入在我们村很普遍 , 村里四五十个家庭靠种茶 , 年收入超过10万元 。 这几年政府做了很多与茶产业相关的培训和宣传工作 , 这让我们茶农有了更多盼头和热情 。 ”
紫城镇白溪村村民凌伟连的生活正不断改善 。 凌伟连家中有两个小孩 , 爱人因尿毒症而失去工作能力 , 家庭因此致贫 。 “如今我在紫金客茶谷茶园工作 , 方便照顾家庭 , 每个月还有三四千元收入 。 另外还能享受政府的低保补贴 , 日子过得也轻松一些 。 ”凌伟连说 。
在紫金 , 受益于茶产业的 , 远不止黄伟华、凌伟连这两家 。 据统计 , 紫金现有茶业从业人员23650人 , 茶业经营主体1365家 。 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这一办法 , 全县20家茶叶龙头企业(其中省级5家)、133家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23家代加工能力较强的企业、97个行政村(省定贫困村18个)带动农户4505户 , 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8915人 , 户均年增收11000元;吸收产业扶贫资金9078.2万元 , 分红900多万元 , 5791贫困人口享受茶产业发展红利 。
群众高涨的种茶热情 , 助推紫金县茶产业园项目成功申报 , 使之成为广东省第一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之一 。 紫金县茶产业园覆盖紫城、龙窝、苏区、南岭四镇 , 面积1052.8平方公里 。 经过多年发展 , 紫金茶产业“一核一带四圈八点”空间格局逐渐形成 。
社会各界种茶积极性高涨,“一核一带四圈八点”产业格局逐步形成
文章图片
“一核一带四圈八点”展示茶产业良好发展前景
“一核”指的是以紫城镇为产业园核心区 。 紫金县行政中心、经济中心紫城镇有较好的茶叶发展基础 , 正逐步建成集茶叶种植、茶叶加工、茶叶贸易流通、茶叶科技研发等服务为一体的现代茶叶发展核心区 , 辐射带动周边茶区提质增效 。
紫城镇蓝坑村的紫金客茶谷项目 , 位于紫金县茶产业园核心示范区 , 是2020年河源市重点项目之一 。 目前 , 此项目茶叶种植面积2000亩 , 主要创建多彩茶园、林下茶种植和生态康养等七大功能区 。 项目负责人何东波介绍:“客茶谷计划打造成河源市最大茶旅综合体和紫金县茶叶种植管理、加工制作技术的培训基地 , 建设成为带动紫金茶业发展核心区和紫金产业扶贫的主要载体和未来北回归线上的万亩茶旅综合体 。 ”
“一带”指的是紫金茶产业发展核心带 。 依托国道G236、县道123沿线 , “一带”正在发挥产业园要素集聚和综合服务优势 , 成为紫金吸聚高端要素、汇集优秀人才 , 实现紫金茶产业高质量快速发展的中枢发展带 , 辐射带动产业园周边地区快速发展 。
公司注册地在紫金的广东农联惠农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农联惠) , 业务主要在“一带”上展开 。 该公司率先以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的形式 , 整合了紫城镇考雅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中坝镇猪牯嶂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多家合作社“抱团”发展 。 农联惠集中利用各合作社近600亩的土地 , 进行茶树良种培育和生态有机茶种植 。 每个合作社的茶山各有分工、责任明确、资源共享 。 在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 , 农联惠成为广东省首批农业(茶叶)产业园实施主体之一 , 还获得了2018年、2020年广东十大好春茶(红茶类)殊荣 。
“四圈”指的是四个辐射圈 。 紫金正在蓝坑、黄花、彭坊、庄田等四个片区打造多个大型基地 , 以点带面 , 带动周边农户种植茶叶 , 形成了具备特色的产业示范、农户增收、乡村振兴示范圈 。 “四圈”正逐步建立起现代化栽培技术体系 , 指导和引导茶叶种植按标生产、规范管理 , 提升茶叶品质及产量 。 在“四圈”中培育和扶持龙头企业 , 加强企业与高等科研院所、高校等产学研合作 ,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