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从比特币中赚了6亿美元,究竟是谁蹭了谁的热度?

作者|杨皓然编辑|孟会缘
来源|锌刻度(ID:znkedu)
比特币迎来了它自2008年被神秘人“中本聪”创造出来后最火的一段时间 。
从2020年11月到2021年2月 , 短短四个月的时间里 , 比特币的价格一路疯涨 , 成功突破5万美元大关 。 很难想象 , 在11年前被调侃“一万枚才能买份披萨”的比特币 , 如今一枚不到就足够买下一台特斯拉Model3 。
如今 , 比特币成为了整个金融圈的宠儿 , 人人都开始讨论去中心化金融 , 将实现财富自由的梦想寄托在了加密货币身上 。 而不少企业和投资机构也纷纷转变态度 , 开始涉足加密货币市场 , 更为加密货币的火爆添了一把柴火 。
在2021年2月初 , 特斯拉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了一份文件 , 称公司购入了价值15亿美元的比特币以保持运营资金的流动性和投资的多元化 , 并表示之后旗下产品或将支持比特币作为支付方式 。
这消息一出 , 瞬间引爆了整个币圈 , 当天比特币的价格涨幅便超过了12% , 特斯拉股价在盘前交易中也一度上涨逾2% 。
而这似乎还只是狂欢的开始 。
据媒体估算 , 根据比特币当下的增长情况 , 特斯拉在加持比特币的这短短一个月时间里 , 可能获利了6亿美元以上 , 而根据特斯拉1月28日公布的2020全年财报的数据显示 , 特斯拉在去年一年的净利润也不过7.21亿美元 。 换句话说 , 特斯拉通过比特币 , 在短短一个月不到的时间里就几乎实现了过去一年的盈利 。
特斯拉的入局和暴赚 , 成了加密货币未来之路上的又一个“神迹” , 随着更多的企业和机构对加密货币的兴趣升温 , 一个新的时代或将拉开帷幕 。
疯狂的比特币 , 技术乌托邦的泡影
技术乌托邦 , 指对技术的发展寄予了无条件的乐观主义期待 , 认为技术的发展可以解决一切社会问题 , 并最终将人类带入一个高度文明的理想国 。
而比特币的诞生 , 就充满了技术乌托邦的色彩 。
作为区块链技术的产物 , 比特币代表着一种更加前卫的金融体系 。
2008年 , 一位化名“中本聪”、自称是日裔美国人的谜样人物发表了一篇《比特币:一种点对点式的电子现金系统》 , 描述了日后令人们遐想不已的“去中心化”交易系统 , 这种交易系统的特点就是不存在中心机构 , 交易双方无需互相信任 。
通俗一点来说 , 目前银行等金融机构单一机构记录着海量用户的账户余额信息 , 这些机构便是中心化的 。 假如某一天这些机构倒闭了 , 或是有黑客骇进了这些机构的服务器 , 那么用户的账户余额信息就面临丢失或是被修改的风险 , 这就是中心化的交易系统面临的信任危机 。
而“中本聪”提出的去中心化 , 就是让用户不再将数据放在单一机构上 , 而是让每个用户同时记录所有用户的账户余额信息 。 如此一来 , 除非有黑客可以同时控制51%用户的服务器 , 否则他就没有办法修改某个用户的账户余额信息 。 中心化的交易系统所面临的信任危机问题就这样被完美地解决了 。

特斯拉从比特币中赚了6亿美元,究竟是谁蹭了谁的热度?
文章图片
在去中心化的系统中 , 每一个节点都是中心
“中本聪”关于用比特币构建去中心化的交易系统的构想提出后 , 得到了许多金融专业学者的支持 ,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金融学教授巴格·乔杜里就曾称赞“比特币的发明简直可以说是革命性的” , 并提名“中本聪”为2016年诺贝尔奖经济学奖的候选人 。
可惜的是 , 十余年过去 , 比特币并没有如“中本聪”所期待的那样 , 建立起一套独立的金融系统 , 而是成为了一种与中心化的法定货币挂钩的投资产品 , 和一种转移大额资产的金融工具 。
以比特币为首的加密货币之所以没有顺利建立起独立的金融系统 , 理由有很多 , 最为突出的是以下几点:
一、缺乏实际价值 。
不同于本身就具备工业价值的贵金属 , 加密货币的本质是一段记账用的数据 , 并没用实用价值 , 加之比特币出现的历史相对较短 , 缺乏信用背书 , 更多的用户倾向选择将比特币视作投资产品而非货币 。
二、庄家可操控加密货币的价格 。
不同于背后具有实体企业支撑的股票 , 加密货币的价格波动和走势不受市场趋势和公司业绩的影响 。 持有大量加密货币的庄家是市场中的绝对强权 , 虽然比特币被认为是一个“公开公正”的市场 , 但机构交易员依旧可以拉动加密货币价格 , 对散户进行收割 。 有“末日博士”之称的纽约大学经济学家鲁比尼也曾经公开攻击过比特币 , 认为比特币市场存在美国金融市场监管机构无法阻止的操纵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