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贫困村:举村搬离大山 幸福已在脚下


曾经的贫困村:举村搬离大山 幸福已在脚下
文章图片
置身壶关县八泉峡 , 举首仰望 , 峡顶峰奇石如笋 , 青天一线 。 蜿蜒长峡 , 日日人流如织 , 而在那望不见的谷顶群山中 , 曾经的壶关县桥上乡梯脑山村已经人去屋空 , 唯有零零落落的石屋、石磨、石槽 , 保留着人们生活的印记 。 2月11日 , 除夕 , 山西晚报采访人员来到这里 , 探访了曾经的深度贫困村——梯脑山村的脱贫故事 。 久困于穷 , 急切盼脱贫顺着八泉峡陡峭的石阶步行登上山顶 , 山西晚报采访人员来到梯脑山村第一个自然村——白土洼村 。 从白土洼村起步继续前行 , 坑坑洼洼的山路一边依着山坡 , 一边临着深谷 。 蜿蜒于山野之间 , 若要走遍整个梯脑山村要用上一整天的时间 , 而过去住在梯脑山村的村民想要走出大山 , 要靠双脚在那羊肠小路上步行七公里 。 因为行路难 , 村民饮水主要来源是山泉;因为行路难 , 只能用山里的石头盖房子;因为行路难 , 村民日常所需物品要靠一根扁担挑上山;因为行路难 , 孩子上学要徒步翻山越岭……赵会胜不会忘记两年前的那一天 。 彼时 , 正值农耕时节 , 赵会胜和妻子在地里耕种 , 妻子一不小心被犁地机卷入轮下 , 腿部受伤 。 因交通不便 , 妻子耽误了抢救时间 , 失血过多导致死亡 。 妻子走了 , 留下患有脑萎缩的赵会胜和一个患有癫痫疾病的儿子 , 在这大山深处艰难生活 。 久困于穷 , 冀以小康 。 脱贫 , 是梯脑山村人最大的期盼 , 也是梯脑山村最大的困难 。 “身处偏远深山 , 原地脱贫困难大 。 ”壶关县扶贫办副主任张晓刚道出了梯脑山村脱贫的问题所在:“村里只剩十几户老人 , 实施整村易地搬迁更符合现实情况 。 ”2017年 , 壶关县针对梯脑山村一方水土不能养活一方人的现状 , 决定实施整村易地扶贫搬迁工程 。 70多岁的赵万生住了70年石屋 , 眼见着村里人陆续离开 , “小孩要上学 , 年轻人要打工、娶媳妇 。 这十来年 , 陆陆续续 , 村里的人都搬到了山外 。 ”赵万生的老伴患有癌症 , 做过手术 , 需要长期进行化疗 , 每月在医院和村子间来回跑 , 老两口有些吃不消 。 要不要走出这座山?赵万生想过无数次 。 生活了一辈子的老地方 , 说走就走?赵万生想想 , 又犯起嘀咕 。 和赵万生一样 , 村里的老人对于易地搬迁这样的政策接受起来并不易 。 搬出大山 , 开启新生活面对故土难离的老人 , 搬迁小组一次又一次、一家又一家吃了闭门羹 。 “搬到县城集中安置小区一分钱不用出 , 免费分房 , 就医看病也方便 , 生活条件也会改善 。 ”“城里的房子干净舒适 , 离自家孩子也近 , 方便照顾 。 ”……去一次不行就去两次、三次、十次……搬迁小组一次次上门拜访 , 解释说服 。 “老人们观念固执 , 我们就从他们的子女入手 , 一点一点打开突破口 。 ”壶关县大峡谷镇人大主席景月红说:“帮助大家算经济账、算健康账 , 带着搬迁户到桥上村村委、黄山牛盆移民安置点、县城集中安置小区现场看房 , 增强老人的搬迁信心 , 逐步打破他们故土难离的坚冰 , 消除其后顾之忧 。 ”怎样生活?这不仅仅是梯脑山村搬迁户一直以来顾虑的问题 , 也是搬迁小组一直在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 梯脑山村同八泉峡景区相连 , 为解决梯脑山搬迁户的后顾之忧 , 搬迁小组多次协商 , 获得景区每年扶持资金15万元 , 用于搬迁户后续生活保障 。 “有了这15万元资金 , 再加上低保、五保、资产收益分红、退耕还林等政策资金 , 搬出去、稳得住就没有问题了 。 ”搬迁小组组长张晓刚说 。 如今 , 赵万生和老伴已经搬到壶关县县城集中安置小区福馨小区 。 山西晚报采访人员来到他家 , 家里陈设虽然简单 , 但收拾得很干净 , 窗玻璃上贴着红红的“福”字 。 赵万生对采访人员说:“如今老两口就医看病方便多了 , 用药也是免费 , 身体逐渐好了起来 。 每年除了享受搬迁后续生活保障8000元 , 还有两人低保金6000余元、产业分红2000余元、养老金约3000元、各种福利2000元 , 足够老两口生活 。 ”赵会胜就住在赵万生楼下 。 通过大峡谷镇政府联系 , 赵会胜在家附近一家食品厂找了一份营生 , 一个月下来 , 一个人能挣到2000元 , 生活也有了很大改观 。 90多岁的赵保拴夫妇是梯脑山村年纪最长的 。 对于他们的子女来说 , 老人们能搬到城里住 , 解决了大问题 。 “之前回老家看望父母 , 去得一天、回得一天 , 非常不方便 。 现在好了 , 两个老人住上了单元楼、暖气房 , 特别是交通方便了 , 我从家里不到20分钟就来了 , 随时能照顾父母的生活 。 ”赵保拴的女儿说 。 在一旁 , 赵保拴老伴眼含泪花:“没想到 , 老了老了 , 过上了这样的好生活 。 ”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随后 , 山西晚报采访人员走进壶关县集店乡岭东村易地搬迁新村 , 漂亮的二层小楼房整齐划一 , 院落干净整洁 , 休闲广场健身设施齐全……时近正午 , 家家户户饭菜飘香 , 不时传出阵阵欢声笑语 。 村民牛月芳正在打扫房间 , 她家里布局合理 , 摆设整齐漂亮 。 “以前住在山顶上 , 日常出行不便 , 孩子上学离学校很远 , 想出来谋个营生也不方便 , 旧房子也小……”如今住上新房子的她 , 笑着把过往当成故事说给别人听 。 搬进新家后 , 她就近找到一份工作 , 不仅可以照顾家里 , 接送孩子上下学 , 还能为家里增加收入 。 “现在我们两口子每个月的工资能有5000元 , 生活越过越好!”谈起如今的幸福生活 , 牛月芳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 村民关爱景家里则有着另一种温馨 。 午后 , 关爱景老伴儿趁着暖阳当空 , 哼着小曲儿在新村里散步 , 关爱景把家里收拾好后准备午休 。 关爱景说 , 住进新房 , 解决了和老伴儿多年来的困扰 。 宽敞的二层小楼、新村里的好环境、出门就能看病的医疗所 , 都让他们的晚年生活有了保障 。 “我们老两口清闲安享晚年 , 孩子们回来也有地方住 , 我们打心里高兴!”集店乡岭东村曾是整村贫困村 , 2014年实施整村搬迁 。 村民们搬离了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大山 , 迁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楼房 。 新村共有新房105栋 , 配套了水、电、路、网络、照明、绿化等公用设施和露天文化广场 , 彻底改善了村民的住房条件和生活环境 。 搬迁后的岭东村紧紧瞄准产业脱贫 , 初步形成旅游开发、光伏发电、特色种植等扶贫产业 , 有力保证了村集体经济收入和村民增收 。 村委会主任赵卫明介绍:2016年 , 岭东村与岭源公司合作成立凤凰山庄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 , 将搬迁后闲置的村子进行资源评估折价 , 入股壶关县凤凰山庄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 , 形成利益联结机制 , 开展资产收益扶贫工作 。 截至目前 , 凤凰山庄共吸纳贫困户14户20余人务工 , 人均年增收5000元 。 在新村东北角的150KW光伏发电项目基地 , 赵卫明又算了一笔账:“年发电量15万度 , 按0.98元/度收益 , 一年就能产生效益10余万元 , 保障每户年均增收500元以上 。 ”为了解决移民搬迁后村民耕种不便的问题 , 按照村民自愿原则 , 岭东村先后成立了3个农业特色种植专业合作社 , 流转村民土地150余亩 , 农户每亩土地每年可获得租金700—800元 , 实现户均增收2000余元 。 同时 , 合作社吸纳村民20余人 , 人均增收达3000元 。 近年来 , 壶关县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 。 “十三五”期间 , 全县易地扶贫搬迁18个集中安置点全部竣工 , 累计投入资金2.05亿元 , 完成整自然村搬迁47个 , 总搬迁1742户5284人 , 其中 , 建档立卡贫困户1616户4908人 , 同步搬迁126户376人 , 完成旧房腾退1742户 , 拆除523户 , 复垦土地16.63公顷 , 复绿1.49公顷 , 实现应拆尽拆、应垦尽垦 。 该县同步强化后续扶持 , 实施后续扶持产业项目60余个 , 搬迁贫困群众全部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 整村搬迁从山顶上搬到山脚下 , 短短的一公里 , 却改变了岭东村人的命运 。 搬出大山 , 告别旧土 , 有了新家园 , 迎来富裕充实的新生活 , 岭东村移民搬迁群众的日子正悄悄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 “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兴家乐业梦想也慢慢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