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名人堂:埃克尔斯

原标题: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名人堂:埃克尔斯
关注我们
85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名人堂
1963:埃克尔斯
约翰·卡鲁·埃克尔斯(JohnCarewEccles , 1903.1.27-1997.5.2) , 澳大利亚神经生理学家 。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名人堂:埃克尔斯
文章图片
澳大利亚神经生理学家埃克尔斯像
埃克尔斯出生于澳大利亚的墨尔本 。 1925年 , 他在墨尔本大学读完医学专业本科毕业后 , 以优异成绩获得了维多利亚女王的奖学金 , 来到英国深造 。 他非常崇拜著名生理学家谢灵顿(1932年诺贝尔生理学获医学奖获得者) , 进入牛津大学拜在谢灵顿的门下攻读生理学 。
埃克尔斯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 , 在名师的指导下忘我地钻研 。 他以谢灵顿助手的身份 , 投身于运动神经支配肌肉的方式的研究之中 。 为了研究肌肉收缩情况 , 他设计了一种十分有效的肌肉活动描记新装置 , 给研究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 谢灵顿对埃克尔斯的工作十分认可 , 不但在公开场合对他进行表扬 , 还将不少重要的工作交给他做 , 并让他和自己一起编写专著 。 由于成绩突出 , 埃克尔斯很快就获得了初级研究员的资格 。 1929年 , 他获得了牛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
埃克尔斯在研究运动神经支配肌肉的方式时 , 最早是认同当时的传统观点的 , 即神经肌接头之间是通过电来传递兴奋的 , 即“电学传递论” 。 就在这时 , 英国神经科学家戴尔(193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发现了体内的乙酰胆碱 , 并用实验证实副交感神经兴奋是由于它释放的乙酰胆碱引起的 , 传递信息的不是电而是化学递质 。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名人堂:埃克尔斯
文章图片
埃克尔斯在实验室
面对戴尔有说服力的实验 , 埃克尔斯改变了自己的观点 , 认可了“化学传递论” 。 1934 , 导师谢灵顿退休了 , 埃克尔斯也回到了澳大利亚 , 主持悉尼医学研究所的工作 。 在化学传递论这种新思想的影响下 , 他又开始了对神经肌肉间兴奋传递的研究 。 他邀请了两位助手参加研究工作 , 其中包括来自英国的伯纳德·卡茨(197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 。 他和助手通过实验令中枢神经冲动快速到达运动神经末梢后 , 在神经肌接头处记录到了新的很缓慢的电位 。 由于神经肌接头又被称为运动终板 , 因此他们将这个电位叫做终板电位 。 终板电位发生后 , 使肌肉产生神经冲动 , 继而引起肌肉收缩 。 他们用实验证明终板电位是由作为化学递质的乙酰胆碱引起的 。
就在这时 , 二战爆发了 , 埃克尔斯的研究工作只能停止了 , 他的研究小组也解散了 , 所有的人都投入到战争之中 。 他被安排到军事部门服务 , 直至战争结束 。 此后 , 他前往新西兰奥塔戈大学任教 , 在繁重的教学任务中 , 他依然惦记着自己的研究课题 。 学校里没有必要的实验设备 , 他便在理论上做准备 , 时刻期待着自己的实验研究能早日开始 。
1951年 , 埃克尔斯回到澳大利亚堪培拉任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教授 。 具备了实验条件 , 他立即开始了自己的实验研究 。 他和同事们第一次将微电极插入突触后神经元中 , 记录到了突触后神经元兴奋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 面对令人振奋的实验成果 , 他没有停止脚步 , 而是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 , 又取得了骄人的成果:按照功能 , 突触可以分为两类 , 一类为兴奋性的 , 一类为抑制性的 。 兴奋性突触在获得突触前神经元传来的神经冲动后 , 经过化学递质的作用 , 突触后神经元便产生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 产生神经冲动使突触后神经元表现出兴奋 , 并导致肌肉收缩 。 相反 , 如果是抑制性突触 , 则突触后神经元产生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 突触后神经元就会降低兴奋性 , 从而表现出抑制 。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名人堂:埃克尔斯
文章图片
所罗门群岛(2013):196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埃克尔斯 , 邮票图案为埃克尔斯头像和神经突触示意图
1963年 , 埃克尔斯因在突触研究方面的成果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 同时获奖的还有赫胥黎和霍奇金 。 1966年 , 他移居美国 , 进入伊利诺斯州生物医学研究所工作 , 1968年起在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任教 , 直至1975年退休 。 他著述甚丰 , 主要著作有《脊髓的反射活动》《精神的神经生理学基础》《作为神经元机器的小脑》《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通道》《对大脑的了解》《人类的奥秘》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