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破败空心村改造成为乡村度假圣地
城市人群财富的增长,伴随着休闲旅游的发展和消费需求的扩大,过去单一的农家乐、乡村游的形式慢慢不能满足市场发展要求,发展乡村度假综合体成了现在开发乡村旅游的重点,而通过对传统村落的改造来打造乡村度假综合体则成为现在发展的热点。
通过乡村闲置农宅的统一收租,并进行整体改造与度假化利用,将村落打造成为高品质的乡村旅游度假区,并塑造特色乡村度假品牌。
文章插图
君纬观点:
空心村旅游发展:
城市人群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目标人群——空心村的发展,在资源条件基础上,通过城市人才、科技、资本下乡,将城市和农村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开发建设乡村旅游,引导城市人群下乡消费,实现空心村到旅游地的蜕变。
文章插图
一、空心村发展旅游的条件
01
村落生态优良
与传统旅游不同,度假乡居模式对于乡村区位交通的要求较低,往往选择较为偏僻的村落。这种村落生态优良,环境幽静,最重要的是原生态的乡村味道浓郁,这种天然的、保存良好的乡土气息恰恰是度假乡居模式开发的重要载体。
02
房屋空置率高
部分房屋空置是度假乡居模式开发的重要条件。闲置的农宅减少了项目前期的工作程度,容易进行资产流转,并易于对房屋进行改造升级。因此,度假乡居模式一般选取“空心村”或新村搬迁之后的废弃旧村,既避免了闲置资源的浪费,又使得偏僻无人居住的古村落焕发出新的生机。
03
建筑风貌良好
度假乡居模式要求村落民居建筑多为传统老院落,风貌特色突出,由砖石或木头等乡土材质砌筑而成的建筑更能彰显乡村的质朴乡土气息,而且建筑外貌、结构等保存完整,具有较高的改造价值,便于构建与城市现代化建筑风格形成强烈的反差的度假模式。
文章插图
二、模式要点
1
闲置农宅整体打造
将闲置农宅集中,进行整体打造,由村集体对村内空置民宅统一租赁回收,通过引入外来企业资本或自筹资金,进行整体度假化改造,构建具有一定规模的度假区域。
2
高端度假品牌塑造
对于闲置农宅的改造要求文化性、乡土性与品质感兼顾,追求外旧内新、外朴质内奢华的效果,塑造独立的度假品牌。
3
村民参与方式营造
度假乡居模式,根植于乡村生活,村民的参与必不可少,可通过探索村民房产、土地入股,或返聘村民为度假村(区)员工等多种方式,促进村民就地就业,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旅游的热情,实现社区居民的持续参与。
文章插图
三、模式推动力
1
城市返归乡村的旅游市场需求
城市的拥挤喧嚣、环境的不断恶化,人们迫切渴望逃离人造空间,到丛林山谷、自然乡野,而且这种需求日益显现,因此,深处交通不便、偏僻原生态的乡村逐渐成为人们的出游热门之地,正是这种需求催生了乡居度假旅游产品的开发。
2
粗放式大众旅游向精致化小众旅游转变
小众旅游是区别于大众旅游的一种精品化的旅游模式,其需求正在日益增长,并让旅游发展方式、经营方式和服务方式均面临转型和创新。高端化的度假乡居模式主要针对小众旅游需求的多样化,创新和优化旅游产品结构,让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转型,为高端小众提供更具品质的旅游生活。
文章插图
四、模式构建
1
唤醒沉睡资源—闲置资产流转
闲置资产流转是度假乡居模式成功开发的首个关键因素,也是重要的资源获取途径。农村闲置资产流转,实质是一次城乡要素流动的改革,是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和增强农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探索。一些乡村中,农民拥有的土地、房屋等资产普遍闲置“沉睡”,财产权、收益权得不到有效体现,进而造成了农村产权资源错配或闲置浪费。乡村闲置资产流转能够唤醒沉睡的闲置资产,发挥资产价值,进而实现一定收益。
资产流转的本质
闲置资产流转的本质是资产所有权不变,通过出租其使用权来实现闲置资产的价值。农民依然对所拥有资产享有所有权,流转只是将其资产的使用权进行出租、出让等,资产的所有者会以租金、分红等方式获益。
- 杏园|恰逢杏园花开时,两城乡村自驾游
- 芜湖市文化志愿服务赋能乡村发展
- 【央广网评】乡村建设不要“我觉得”而要“农民觉得”
- 在乡村振兴的社会背景下,如何返乡创业做好农村电商?
- 2021年!乡村迎来好时机,2大问题要提前了解,但3类农民或被处罚
- 中年|乡村旅游热浪之下冷思考!
- 发展茶叶产业 推动乡村振兴
- 乡村振兴——乡村美好需要可持续发展的蓝图
- 乡村研学如何赋能梅州乡村振兴?今天这场会议在探索
- 五大措施推进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