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曾多次登上央视春晚的他,隐退22年后终于回来了( 二 )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 , 从这张专辑专辑之后他开始消失在大众的视线中 。
3
连续登上央视的舞台让他名利双收 , 但同时也在这样的环境下丢掉了自己 。
在走红的几年中 , 他因多次出现在各大晚会中 , 大家给他贴上了“舞台歌手”的标签 。

90年代曾多次登上央视春晚的他,隐退22年后终于回来了
文章图片
作为新人 , 他对于演唱的歌曲基本没有选择权 , 主题要贴合晚会 , 风格也要大众化 。
他溘然发现 , 目前所做的音乐并不是他真正想要的 。
空虚、迷茫逐渐在他内心弥漫开来 , 他不知道自己到底追求的是什么 。
从那一刻起 , 他开始有意识地减少通告 , 就这样慢慢地淡出了大众的视线 。
他想通过这样的方式让观众把他遗忘 , 从而撕掉“晚会歌手”的标签 。
2000年脱离聚光灯后 , 他开始了另外一种艺术人生 。
开公司、当制作人、拍电影、摄影…他开始尝试艺术的更多可能性 , 从而思考自己的未来 。

90年代曾多次登上央视春晚的他,隐退22年后终于回来了
文章图片
本想着调整后再次重返舞台 , 可谁知道他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 章鹏这个名字也被很多人淡忘 。
退隐后的10年是他状态极为低落的一个阶段 , 也曾一度抑郁 。
不外这些年也让他飞速成长 , 无论对音乐仍是人生都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
当我问他如何看待曾经的辉煌时 , 他是这样说的:
“我回看曾经的自己感觉像是另一个人 , 我们每个人都在成长 , 昨天和今天都会有差别 , 更别说20年前的自己了” 。
无论过去是好是坏 , 我们都不能停留 , 向前看或许是当下最好的选择 。
如果说过去有让人留恋的地方 , 那无疑是追梦的初心 。
就像章鹏的新歌《不灭的青春》一样 , 是对过去的致敬 。

90年代曾多次登上央视春晚的他,隐退22年后终于回来了
文章图片
致敬那个简单、充满好奇、时刻保持热爱的年轻人 。
正像歌词中写的那样:“不灭的青春 , 岁月也让我几分 。 自由的灵魂 , 纯真就都有可能” 。
在采访的过程中 , 他对当下的音乐也做了一些评价 。
以前和现在的音乐走着平行且没有交集的两条路 , 当下音乐的商业属性远远大于艺术属性 。
音乐中的养分太少 , 都是迅速量化后的产物 。
就好比音乐情感的量化 , 作品中的情感都是源于创作者对听众内心活动的研究 , 通过大量的市场调研进行刻意的创作 , 从而打动听众 。
这种行为是极为功利的 , 它失去音乐创作的本质 。
这就是所谓的音乐商品化 , 找到用户痛点 , 进行捆绑销售 。
从表面看 , 这一切似乎是创作者的个人行为 , 但如此商业化自然离不开听众审美 。
他认为审美和需求有关 , 人因为需求不同对音乐美的标准也会不同 。
很多人听音乐只是为了得到某种状态 , 快乐、兴奋、感动、难过……
这对于音乐审美并没有什么提升 , 没人会留意音乐构造、隐性精神这种非常音乐性的东西 。
所以商家会抓住听众的审美需求 , 精确定位后几乎能做到百发百中 。

90年代曾多次登上央视春晚的他,隐退22年后终于回来了
文章图片
与章鹏这样的前辈歌手聊天确实能收获一些新知 , 但也为之感叹 。
随着音乐市场的不断推进 , 很多前辈歌手被淹没在洪流之中 , 名气、作品几乎都被一扫而空 。
新生代、新歌每天都有 , 无论好的、坏的通通出道、发行 。
如今是靠流量进行市场评级 , 流量与资源成正比 。
对于前辈歌手来说 , 这几乎是致命的打击 , 没有流量似乎很难再次翻红 。
这种现象会让歌手年龄出现断层 , 新作品、新舞台很难看到老一辈歌手 。
这无疑没办法满足所有年龄段的听众 , 想让音乐市场多元化 , 应该尝试把眼光看向老一辈歌手 。
或许从他们身上 , 我们能看到更多不一样的音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