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高原病作战的勇士( 二 )


好几次 , 吴天一骑马过河都差点儿被湍急的河水冲走;车祸在他看来也成了平常事 。
每当一天的工作结束 , 团队的人员都开始休息 , 这时的吴天一却在帐篷里用手电筒照着记录一天的行程和数据 , 天天如此 , 雷打不动 。 “看到吴院士对事业的勤奋执着和敬业精神 , 我们年轻人感到很惭愧 , 院士身上有太多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更登说 。
一次次艰苦而又惊险的经历 , 使吴天一的研究数据积累越来越多 , 不同海拔、不同民族、不同职业的积累数据都在几十万份 。 应该说 , 他掌握了青藏高原人类适应生理最丰富的资料 , 这为他以后出成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除了骨折 , 他的耳膜也多次被击穿 。
上世纪90年代 , 吴天一设计的大型高低压综合氧舱建成了 。 舱体上升可至海拔1.2万米 , 下降可至水下30米 , 对高原研究十分重要 。 但人体实验有风险 , 第一次谁进?“我设计的 , 肯定我进 。 ”吴天一毫不含糊地说 。
进到舱里 , 压力一点一点上升到了海拔5000多米时 , 吴天一感受着每一阶段的身体反应 , 由于当时没有经验 , 操作人员在减压时让压力下降速度太快 , “我突然头疼难耐 , 耳鼓膜‘嘣’的一声 , 我想完了 , 鼓膜穿孔了 , 当时什么都听不见了 。 ”吴天一回忆着 。 就这样吴天一的鼓膜击穿了 , 长好了 , 再实验 , 又穿了 , 又长好了 , 前后四次 , 导致他现在的听力非常不好 。
在他的亲力亲为下 , 氧舱实验的结果在青藏铁路建设中派上了大用场 。 吴天一提议的青藏铁路沿线建供氧站、高压氧舱 , 被证明是解救急性高原病人的最佳办法 。
当第一次见到吴天一院士时 , 他的一只眼被遮住了 , 另一只眼睛费劲地看着资料 。 因为在海拔4660米到5620米的阿尼玛卿雪山他作了5年的高山生理研究 , 面对的是一片冰山雪岭 , 银色世界 , 紫外线过强 , 致使其眼睛出现问题 , 最终双眼都患了严重的白内障 , 通过手术植入了人工晶体 。 目前 , 他一只眼睛视力很差 , 全靠另一只眼工作 。
“青海标准” , 高原医学的国际标准
吴天一从部队转到地方后 , 在原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互助巷医院)当了八年内科主任 , 后来因心脏病看得好 , 有好多病人慕名而来 。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迎来了“科学的春天” , 吴天一就向领导建议要成立高原心脏病研究所 。 1978年末 , 吴天一与同事共建了我国第一个高原医学专业研究机构——“青海省高原医学研究所” 。 此后 , 一系列重大科研项目逐步启动 。
1979年至1985年 , 吴天一主持了历时7年之久、覆盖10万人之众的急、慢性高原病大调查 。 他对生活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果洛、玉树、唐古拉等地藏族和汉族人群生理特征和各种急慢性高原病进行调研 , 并先后治疗了上万例患者 , 获取了大量的临床资料和数据 。
1990年 , 为了阐明人体从低海拔急速进入高原后的生理和高山病发病规律 , 53岁的吴天一带领中日联合考察队到海拔6282米的阿尼玛卿雪山进行实地考察 。 在海拔5000米进行高山生理实验10天后 , 日本医疗队员因出现急性高原反应停下了脚步 , 而吴天一则带领中国考察队继续行进在冰天雪地中 。 登到5620米时 , 当时的省卫生厅科教处处长说 , “吴教授你再不能往上登了 , 再登就有危险 。 ”“不 , 我要拿到第一手资料 。 ”倔强的吴天一坚持登上海拔5700米建立实验站 , 在那里取得极具科学价值的数据和资料 。
阿尼玛卿雪山实验收集了不同海拔的人体生理数据 , 借此形成了不同人群在海拔2300米、海拔3719米、海拔4660米、海拔5000米与海拔5620米的对照 , 研究得出“我国藏族在世界高原人群中获得了最佳高原适应性”的结论 。 在国内率先提出青藏高原最常见的慢性高原病类型“高原红细胞增多症” , 使高原医学迈上新的台阶 。 为此 , 国际高山医学会在第四次国际高山医学会上授予吴天一“高原医学特殊贡献奖” 。
1997年国际高山医学协会建议建立慢性高山病的国际统一诊断标准 , 并成立国际专家组商榷 , 吴天一为中国专家代表 。 经1998年日本、2001年加拿大和2002年西班牙三次国际专家组讨论 , 中国、美国、法国、日本、秘鲁、玻利维亚、阿根廷、瑞士、吉尔吉斯等国专家各自提出自己的方案 , 争议激烈 , 难下定论 。
“前后7年 , 两年开一次会 , 我的每次发言很强硬 , 我的腰板挺得很直 , 因为我的背后是中国、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是研究高原适应的最佳群体藏族 , 世界上没有其他地区和人群可以与之相比 , 这就是我在学术上的骄傲 。 ”吴天一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