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兵记者”的11组照片,记录高原战士不平凡的2020

来源:中国军网
一年三百六十日
多是横戈马上行
回顾过去的300多个日子
不是每天的记忆都那么清晰
但每段奋斗的足迹
似乎都无法忘记
许多体会 , 总是在尘埃落定后才能获得
许多感动 , 总是在蓦然回首时才更真切
下面就让我们跟随这12组照片 , 一起回顾高原官兵这不平凡的2020年 。
《铁肘》

一位“兵记者”的11组照片,记录高原战士不平凡的2020
文章图片
1月14日 , 单位组织单兵战术训练 , 战士江彦塞(左一)、孙嘉梁(右一)爬战术 , 一个比一个猛 , 谁也不服谁 。 在一次单兵战术训练后 , 他俩相约一决高下!风沙起处当是男儿的舞台 , 青春的味道也许只有尝尽风沙 , 才能体悟到 。 千百次的剐蹭 , 才能练就战时破沙劈石的铁肘 。
《最帅“吃土照”》

一位“兵记者”的11组照片,记录高原战士不平凡的2020
文章图片
战术训练结束后 , 我为年轻的士兵定格训练场上挥洒汗水的印记 , 他们平均年龄只有19岁 , 身上除了牙是白的 , 其余地方几乎都是土黄色 , 沙尘在迷彩服上粘了一层又一层 , 远远望去 , 浑似一座座“兵马俑” , 也许只有从军后才明白 , 原来“黄沙百战穿金甲”的青春 , 才是最美的记忆 。
《手的“独白”》

一位“兵记者”的11组照片,记录高原战士不平凡的2020
文章图片
“我”是一双手 , “我”的主人是高原军人 。 备战训练时 , “我”陪主人在刺骨的寒风中压弹 , 在冰天雪地中磨砺 , 皲裂、褶皱、伤疤 , 慢慢地我的容貌开始有了变化 , 漫长岁月的积淀已化成了从军的勋章 。
《风雪之中不倒“松”》

一位“兵记者”的11组照片,记录高原战士不平凡的2020
文章图片
在平均海拔4500米左右的驻训地 , 年平均气温-7℃ , 6级以上的大风天气达100多天 , 这里似乎永远都停留在冬季 。 夜间哨兵的脸上 , 被高原凛冽的寒风吹得通红 , 眉眼上、身上、脚上覆盖的 , 是六月的飞雪 , 矗立在那里 , 像一座界碑 。
《冷的炮膛 , 热的血》

一位“兵记者”的11组照片,记录高原战士不平凡的2020
文章图片
因为不适宜人类居住 , 海拔超过3000米的地方 , 被生物学家定义为生命禁区 , 高原上做什么都感到吃力 , 有人说有种登上月球的无力感 。 在海拔4500米的高原上 , 雪冷血热 , 风雪交加 , 阻挡不住勇士的步伐;负重的脚步 , 烙印高原战士的忠诚 , 他们拼搏奋斗的身影愈发显得精彩 。
《雪与生活》

一位“兵记者”的11组照片,记录高原战士不平凡的2020
文章图片
大家在暴风雪中扛沙袋、打地钉 , 雪越下越大 , 在伪装网上越积越厚 , 压垮了伪装网 , 大雪纷飞的夜晚 , 气温零下十几摄氏度 , 从热乎的被窝里爬起来清理积雪 , 是高原驻训中常有的事 , 这是一种怎样的体验?不言而喻 。
《瞄准》组照

一位“兵记者”的11组照片,记录高原战士不平凡的2020
文章图片

一位“兵记者”的11组照片,记录高原战士不平凡的2020
文章图片
这组照片我想要表达高原官兵听令而行、枕戈待旦、厉兵秣马 , 高擎“两不怕”精神旗帜 , 砥砺奋进 , 瞄准目标 , 瞄准强敌对手 , 深化实战实训 。
《大雪满弓刀 , 官兵士气高》组照

一位“兵记者”的11组照片,记录高原战士不平凡的2020
文章图片

一位“兵记者”的11组照片,记录高原战士不平凡的2020
文章图片

一位“兵记者”的11组照片,记录高原战士不平凡的2020
文章图片
大雪满弓刀 , 官兵士气高 , 岁月静好是因为这样一群有“高原红”的士兵在负重前行 , 在这被称为“生命禁区”的地方 , 战友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军旗下的誓言 。
《青春的战斗诗行》组照

一位“兵记者”的11组照片,记录高原战士不平凡的2020
文章图片

一位“兵记者”的11组照片,记录高原战士不平凡的2020
文章图片

一位“兵记者”的11组照片,记录高原战士不平凡的2020
文章图片

一位“兵记者”的11组照片,记录高原战士不平凡的2020
文章图片

一位“兵记者”的11组照片,记录高原战士不平凡的2020
文章图片

一位“兵记者”的11组照片,记录高原战士不平凡的2020
文章图片

一位“兵记者”的11组照片,记录高原战士不平凡的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