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项目:柑橘溃疡病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

基金项目:柑橘溃疡病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D0202000);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项目(2016-620-000-001-030)
王志静等
柑橘溃疡病病原是柑橘黄单胞菌柑橘致病变种(Xanthomonascitripv.citri) 。 该病危害柑橘叶片、枝梢和果实 。 苗木和幼树受害特别严重会造成落叶、枯梢 , 影响树势;果实受害重者落果 , 轻者带有病疤 , 不耐贮藏 , 发生腐烂 , 大大降低果实商品价值 , 增加病虫防治成本 , 经济效益受损 。 柑橘溃疡病一旦发生 , 整个发生分布范围相对广泛 , 各个地区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感染和影响 。 目前 , 许多柑橘种植大国采用焚毁根除法来防治柑橘溃疡病的大面积入侵 , 化学防治主要采用铜制剂、链霉素类药剂 , 但柑橘溃疡病的防治依然较为困难 , 主要原因是施药时间难以掌握 , 生产上几乎是凭经验施药 , 而且农药使用量大 , 每年用药次数达到10~15次 , 防治效果也差 。 防控柑橘溃疡病已经成为中国柑橘发病区极为艰难的任务 。
1症状识别
柑橘溃疡病可为害叶片、枝梢、果实 , 典型的症状是形成木栓化突起 。 柑橘叶片在病害前期 , 叶背形成黄色针头大小油渍状斑点 。 随着斑点扩大 , 叶面的正面与背面都会随之隆起 , 发病部位的表皮木栓化即开裂为火山口状 , 且周边会出现黄色晕圈;柑橘溃疡病不仅对叶片造成损害 , 还对柑橘的枝梢进行侵害 , 发病特征与叶片类似 , 病斑前期为蜡黄色或者暗绿色小圆点 , 后期为灰褐色 , 并且比叶片的凸起木质化更严重 。 病斑也是从中间凹陷 , 呈火山口的形状裂开 , 无黄色昏晕圈出现 。 若侵害严重 , 则叶面脱落 , 枝干枯竭 。 柑橘溃疡病病菌通常出现在果皮表面 , 病斑与叶片上相似 , 但木栓化程度更高 , 火山状开裂更明显 , 不会损害果肉或者影响果实形状 , 病斑直径约4.5mm , 最大可达12mm , 病果易脱落;如果苗木感染了柑橘溃疡病病菌 , 就会生长不良和延迟出圃等;成年果树感染柑橘溃疡病的后果更加严重 , 重则影响正常生长 , 轻则影响果实外形品质 。 各发病部位的症状如下图1、图2、图3所示 。

基金项目:柑橘溃疡病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
文章图片
图1溃疡病叶片症状

基金项目:柑橘溃疡病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
文章图片
图2溃疡病枝梢症状

基金项目:柑橘溃疡病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
文章图片
图3溃疡病果实症状
2发生规律
2.1柑橘溃疡病的传播途径
柑橘园没有溃疡病病菌时 , 通过带溃疡病病菌的苗木、接穗、果实和种子;接触过溃疡病病菌的人员;接触过溃疡病病菌的车辆、工具等传播 。 园中已经有溃疡病病菌时 , 病菌在病斑中繁殖保存 , 通过雨水浸泡溢出 , 借风力扩散到其他柑橘树 。
2.2柑橘溃疡病病菌侵染柑橘的时间
柑橘溃疡病病菌侵染与物候期密切相关 , 叶片从萌芽开始到新叶成熟前溃疡病都可以侵入 。 春、夏、秋溃疡病表现症状的时间均为叶片达到最大面积时期 。 果实从第一次生理落果期到果实开始着色前溃疡病都可以侵入 。 果实初见病斑是第一次生理落果结束的时期 。
2.3柑橘溃疡病病菌侵染后的潜伏期
柑橘溃疡病病菌感染叶果后 , 3d内会进入叶肉组织内部 。 柑橘溃疡病发生与气候关系密切 , 温度和风雨决定潜伏期的长短 。 病害发生的速度与温度、雨水和风力密切相关 。 气温在25~30℃ , 较大风力 , 降雨后立即表现症状 。 气温稳定在20℃以上 , 较大风力 , 连续6d下雨 , 果实表现出症状 。
3柑橘溃疡病综合防治技术
3.1健全检疫制度
在柑橘种植过程中 , 为了从根本上保证柑橘的质量和产量可以得到有效提升 , 同时为了推动柑橘产业的稳定发展 , 必须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 实现对柑橘溃疡病的有效防治 。 要结合实际情况 , 科学合理地构建和落实植物检疫制度 , 同时对其进行完善和优化 , 尤其是要对种苗的整个过程和引进进行严格有效的质量控制 , 避免一些携带病菌的苗木进入种植区域范围 。 此外 , 结合实际情况 , 构建和落实符合实际要求的无病苗圃 , 对无病苗木进行合理培育 , 同时保证无病苗木的整个供应数量可以达到标准要求 。 在疫区或发生区域范围内 , 需在果园四周科学合理地构建和落实防风林 。 这样不仅可以合理判断病菌的来源 , 防止出现严重的传播现象 , 还可以实现对溃疡病的有效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