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杨平:双奥园区持续为北京“四个中心”建设助力( 三 )


北京旅游网:2008年后,奥林匹克公园内的体育场馆赛后利用非常充分,请具体介绍一下目前这些场馆的赛后利用情况。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杨平:2008年夏季奥运会后,奥林匹克公园积极推动赛后转型升级,不断强化“国际交往联络窗口、世界文化交流平台、国家体育休闲中心”核心功能。先后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红色旅游景区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第八批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

专访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杨平:双奥园区持续为北京“四个中心”建设助力
文章插图
十多年来,奥园逐渐由国际体育赛事举办地,发展为文化、体育、会展、旅游、商务服务、科技等六大业态融合发展的高端功能区。随着奥园的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奥园吸引了全国及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累计接待的游客量已经突破了5亿人次。同时,各种大型赛事、演出、高端会议、展览不断聚集。这里先后举办了8000多场大型活动,其中国际性活动超过了1000场,包括 APEC 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世界田径锦标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以及中国(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等等,国际化活动的占比达到了13%。奥园已经逐渐成为了国际赛事、演出和交往活动的首选地,成为首都北部的“高品质会客厅”,越来越体现出北京“四个中心”的战略定位。

专访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杨平:双奥园区持续为北京“四个中心”建设助力
文章插图
我向大家介绍一下奥园内场馆赛后利用情况。自2008年奥运会后,奥园内各场馆开展了大量运营探索和模式创新,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国家体育场(鸟巢)举办了各类赛演活动。通过打造“顶美鸟巢”等旅游新亮点,成立中国第一家文化体育创意交流与项目孵化的产业促进机构——鸟巢文化中心,创办青少年公益赛事等,形成了以大型活动、旅游服务、商业开发为主体的产业构架,实现了多元化经营和可持续性发展。
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按照“大型室内多功能水上中心”的定位,积极开展市场导向的多元化赛后运营。成立了“水立方游泳俱乐部”,推出自主设计的可拆卸无边际泳池,共为百万群众提供了游泳健身服务。南广场冰场项目建设已经启动,既可承接专业冰上赛事活动,也将丰富群众冰上活动。

专访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杨平:双奥园区持续为北京“四个中心”建设助力
文章插图
国家会议中心举办了包括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内的各类高端会议会展,成立了会展集团,并成为全国第一个起草行业国标和首家完成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的会展场馆企业。以上这些场馆的日常管理运营在业界均起到了示范性作用。
北京旅游网:您介绍一下为迎接2022年冬奥会举办,奥园区域内改扩建和新建的冬奥场馆。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杨平:奥园内为了冬奥会改扩建和新建场馆具体情况如下: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因2008年奥运会而闻名,这里集聚了世界上最大的奥林匹克场馆群。北京成功申办2022年冬奥会后,成为世界首个双奥城市,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也随之成为世界首个双奥园区。

专访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杨平:双奥园区持续为北京“四个中心”建设助力
文章插图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作为2022年冬奥会的核心区和主承载区,涉及改扩建任务的场馆共有4个,分别为:国家体育场、国家游泳中心、国家体育馆、国家会议中心。其中,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在冬奥会期间将承接冰壶和轮椅冰壶比赛项目,在“水转冰”过程中,克服了很多技术上的难题,进行了大胆创新。改造工程已经于2020年11月完工,是第一个实现完工的改造场馆。国家体育馆将承担冬奥会期间男子冰球全部比赛项目和女子冰球决赛部分项目,以及冬残奥会冰橇冰球项目,其改造工作在2020年12月也已经完工。国家体育场(鸟巢)、国家会议中心将分别作为冬奥会开、闭幕式举办场馆及冬奥会主新闻中心和国际广播中心。这些场馆内既举办过夏季奥运会赛事,又要举办冬季奥运会赛事,这在世界上都是极为罕见的。

专访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杨平:双奥园区持续为北京“四个中心”建设助力
文章插图

专访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杨平:双奥园区持续为北京“四个中心”建设助力
文章插图
园区还有两个新建场馆项目,分别为:国家速滑馆和冬奥村。国家速滑馆,又名“冰丝带”,将作为冬奥会期间速度滑冰项目的比赛场馆,赛后它可以举行冰球、短道滑冰、花样滑冰等各种冰上运动项目,最大能满足 3500人同时上冰的全民健身需求。国家速滑馆工程已于2020年12月完工。冬奥村将在冬奥会期间作为居住区,为各国运动员及随队官员提供居住服务,赛后则作为北京市人才公租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