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雪山、蹚冰河,高山之巅,他们在坚守( 二 )


“手机充电很慢 , 耗电特别快 , 在室外会没一会儿就会自动关机 。 ”第一次在碎云坡度过雪季的四川籍士兵王杰印象深刻 。 去年休假回来 , 爬上碎云坡的他刚准备和家人报平安 , 突然发现手机“坏”了 , 开不了机 。 王杰把手机揣在怀里好一阵儿才让它恢复正常 。
在这里 , 连蔬菜也要盖被子 。 “冻过之后的菜炒不好 , 一炒就出水 , 最后就变成了‘炖菜’ 。 ”炊事员苟天如是说 。

翻雪山、蹚冰河,高山之巅,他们在坚守
文章图片
炊事员正在砍水袋表面的冰层 。
出门戴面罩、带手套 , 手、脸要涂防护霜 , 如果不这样做 , 只要半天 , 皮肤就会被吹伤冻伤 。 有没有冻伤 , 是每周例行队务会重点关注的问题 。 治疗冻伤的药物也是医务室常备必需品 。
冰天雪地里 , 帐篷内的火炉是幸福的源泉 。 闲暇的时候 , 大家最喜欢围着火炉“摆龙门阵” , 为狗做墨镜是他们经常提及的趣事 。

翻雪山、蹚冰河,高山之巅,他们在坚守
文章图片
戴着墨镜的军犬大黄 。
在去年的一次巡逻中 , 有三天时间都要在雪山上攀爬 , 当时晴空万里 , 明晃晃的太阳照在洁白的雪地上 , 格外耀眼 。 即便巡逻官兵们提前做好了防护 , 但由于在雪地里跋涉的时间太长 , 还是有人在途中患了雪盲症 。 而受影响最大的是军犬大黄 , 由于它没有防护 , 病情最为严重 , 它是被军士长尹逊明背回来的 。 回来之后 , 尹逊明特意为它改装了一副墨镜 。 此后巡逻 , 大黄都戴着这副墨镜 , 成了巡逻路上最靓的仔 。

翻雪山、蹚冰河,高山之巅,他们在坚守
文章图片
官兵们正在进行自由搏击训练 。
但天越寒冷 , 血越沸腾 。 在寒风肆虐的碎云坡训练场 , 官兵们凌寒练兵 , 向战精武 , 一派火热景象 。 据悉 , 近年来该队荣立集体三等功一次 , 被西藏军区授予“践行强军目标标兵单位”;队长裴子凯在陆军边海防比武中获得第二名 , 荣立二等功;中士班长次罗布曾代表陆军赴俄罗斯参加“厄尔布鲁士之环”比武 , 所在团队率先登顶欧洲第一峰 , 荣立二等功 。

翻雪山、蹚冰河,高山之巅,他们在坚守
文章图片
官兵们正在练习擒敌术 。
翻雪山、蹚冰河,高山之巅,他们在坚守】精神之巅 , 他们奉献无言
这是一群平均年龄不到25岁的年轻人 , 在入伍之初都接受过严格的体检 , 经年的训练应该使他们的体魄更加强健 , 但事实上他们的患病率远远大于普通人 。

翻雪山、蹚冰河,高山之巅,他们在坚守
文章图片
战士正在吸氧 。
在碎云坡 , 你会经常发现因为小跑几步就拄着膝盖喘气的人 , 这里的空气含氧量不足内地的50% , 长时间处于这样的环境中 , 身体的各种机能就会改变 , 有的会适应 , 有的会紊乱 , 有的会生出各种各样的病 。
碎云坡的条件虽然恶劣 , 但从来没有一个人打报告要求调离 , 每年年底大家争相留队 。 人力资源股股长办公桌上请求上碎云坡的报告也摞了一打 。

翻雪山、蹚冰河,高山之巅,他们在坚守
文章图片
碎云坡官兵们皴裂的面庞 。
军士长尹逊明本来是营部的士官参谋 , 一年前 , 碎云坡驻训地岗位缺编 , 他主动申请补位 , 如今他已经把这里当成了家 。 尹逊明常日里总是把帐篷整理得井井有条 , 他还利用闲暇时间 , 搭建了晾衣棚、修建洗漱平台 , 去200米外的冲沟里精心挑选扁平的石头 , 装饰帐篷周围的路面 , 从老家带回各种各样的花籽 , 准备来年雨季尝试着种一些花……
尹逊明讲 , 碎云坡虽苦 , 但苦得有价值 , 能在这里当兵 , 其本身就是一种无上荣誉 。

翻雪山、蹚冰河,高山之巅,他们在坚守
文章图片
假归队的尹逊明一声口哨就引来军犬“大黄”与“士力架”的盛情迎接 。
孤寂之巅 , 他们视苦作甜
碎云坡没有接入国家电网 , 只能限时供电 , 4G信号也是刚刚接通不久 。
上等兵格戎曲批入伍前是四川理工大学的学生 , 他与女友从小学到高中再到大学都是同学 , 缘分将两人牵连在一起走过了十多年 , 最后成就了两人不离不弃、难舍难分的稳固爱情 。
格戎入伍后 , 常与女友用书信交流 , 他们在信中道相思、诉衷肠 , 除了充满爱意的文字 , 女友还在信中夹带了自己的一缕头发 。 “结发为夫妻 , 恩爱两不疑 。 ”那一缕头发一直被格戎珍藏 , 他把它封装在一个透明的袋子里 , 揣在上衣兜里 , 在清寒的月夜 , 在巡逻休憩中 , 在特殊的日子里 , 拿出来看一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