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朋友圈晒娃 为何四年级后频频“蒸发”( 三 )


“最好的教育永远是自我教育 , 父母应该帮助孩子实现自我觉醒和自我教育 。 ”张敏说 , 他在朋友圈或公众号上“晒娃”前 , 一定会征得9岁儿子的同意 。 当孩子看到父亲所发的内容时 , 会主动和父亲说“爸爸我感觉您发这些东西有炫耀的感觉” , 这时张敏会对儿子做价值观的引导 , 向儿子解释自己此举“一是为了做一个记录 , 二是希望把你积极正面的态度影响更多的人” 。 “晒娃”需因孩子而异 , 但科学“晒娃”离不开尊重孩子 , 保护孩子隐私 , 还有把握“晒”的度和价值导向 , 正如适宜的阳光对人身心有益 , 但过度地暴晒则会带来不好的影响 。
网友“浮世闲散懒人”调侃自己养娃的过程就像游戏练号 , “家有初一狗崽子的过来人告诉你们 , (不在朋友圈‘晒娃’)那是因为已经越看越嫌弃了 , 感觉号已练废” 。 从娃出生到成长的过程里 , 要不断输出加氪金(游戏用语 , 意为充钱) , 升级很慢 , 氪金很贵 , 而且并不以自我的意愿为转移 。
但同时 , 她也表示 , 带娃是种历练 , 孩子长大 , 自己也会成长 , 是否成为“MVP”没那么重要 , 捡到的“锦囊”才是可喜的收获——让自己明白孩子是独立的个体 。 她说 , 现在养的号已经小有所成了 , “虽然功课一塌糊涂 , 但是日常生活非常棒!会做家常菜 , 会简单的烘焙 , 会自己搭公共交通出去自己浪!”她觉得家长一定要有自知之明 , 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 不过分要求孩子 , 顺其自然 , 虽然并不知道“这株小苗”会开出鲜艳的花 , 还是生出一根狗尾巴草 , 但生活总得有美好的期待 。
(应受访者要求 , 覃岚、胡丹均为化名)
中青报·中青网采访人员 谢洋 实习生 王萧然 罗婕 来源:中国青年报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