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渡口、抗战保桥、村庄拆迁…武汉这座最古石桥经历了太多故事

北洋桥在武汉火车站西北,欢乐谷东北。南抵东湖,向北又可至长江。在漫长的封建时代,此处一直是浙江、安徽、江西等地客商来汉的必经之路。久而久之,便形成鼎盛繁华的集镇。
白洋渡口、抗战保桥、村庄拆迁…武汉这座最古石桥经历了太多故事
文章插图
有古建筑专家曾说,武汉现存的古代(特指1861年武汉开阜前)地面建筑仅余“四塔二桥一牌坊”。这里的二桥,就包括武汉市内第一古桥北洋桥。北洋桥横跨长江连接东湖的东湖港上,此处原名白洋渡口,为往来商旅人马必经之地,唐代始有建桥。如今的北洋桥建于明代弘治年间(1504年),距今已有508年历史了。然而岁月变迁,时间无情的将一座座文物抛掷在历史的车轮下。原本处于武昌城外的白洋古渡已经发展为城市副中心。毗邻青山钢城,身旁不仅有四通八达的武汉火车站,更是紧贴大型娱乐场所欢乐谷。历史的变迁是残酷的。当我们摸索着找到尚且健壮的北洋桥时,早已物是人非。当年依托便利交通而兴起的大集镇,而后繁衍成为拥有1300多人口的北洋桥村。巍然屹立了五百年的北洋桥,亲历了多少人世沧桑,见证了多少岁月变迁。而此刻,北洋桥村的拆迁工作已近尾声,北洋桥正躺在一片瓦砾废墟之中。寻访古迹之路是充满艰辛的,但是突然而至的柳暗花明,又让人惊喜,为之倾倒。如今的洪山区和平街,当年的和平乡,位于洪山和青山两区之间。固然行政地位在上升,政府的建设规划做得风风火火。目之所及,却还是一片荒芜。行走在拆迁房屋堆起的瓦砾山上,倾听着这些无辜受难者的默默地诉说,历史长河在耳目间低低潆洄。此处,就是曾经的北洋桥村。站在高处放眼远望,北洋桥在午后的阳光下低首沉思,身旁是一带荷塘。
白洋渡口、抗战保桥、村庄拆迁…武汉这座最古石桥经历了太多故事
文章插图
明代正统年间,有司曾在白洋渡口建桥,然而不久即崩塌。到了弘治十七年(1504年)前,镇守刘太监拔公款白金二百四十两,江夏县主簿崔宁修建石桥。可惜后来刘太监病故,崔主簿调走,桥仅砌两座石墩而未建成。十七年,江夏县官员周玺路经白洋渡,见等船过渡者不下二、三百人,一舟翻沉淹死了许多人。事后,周玺向友人陈延英叙说在白洋渡的见闻,倡导修筑桥梁。陈延英捐献白金千余两,米四百石。得以修建如今所见的石桥。石桥本名白洋桥,后讹传为北洋桥。石桥建成,大大方便了往来商旅。从此东西过路,变成通途。云贵、江广、淮扬、荆衡、襄沔、黄蕲等诸路商贾往来频繁,车马不停,北洋桥成了武昌联络江淮各地的重要通道。围绕此处形成的集镇更加繁荣,后来演变成了今天的北洋桥村。然而,北洋桥从起初的修建到后世的维护,却是一段磨难与辛酸的历史。一座丰碑岿然不动,并得以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功用。历史默然流淌,北洋桥承载了太多故事。1938年的一天,一队日本兵开着一辆坦克企图通过北洋桥。当天上百村民拿着锄头、镰刀、棍棒守在桥头,与日本兵发生“火并”,并打死了两名日本兵。次日村民即遭到日本兵疯狂报复,一名村名被枪杀。所有青壮年男女被迫外逃。然而北洋桥得以保存下来。北洋桥村村民与石桥世代相守,石桥给村民往来以便利,村民发自内心的热爱石桥,尽其全力守护它的完整。这种普通人与冰冷文物的挚真情感,是我们这个特异时代古物名胜得以延续的保障。
白洋渡口、抗战保桥、村庄拆迁…武汉这座最古石桥经历了太多故事
文章插图
战争时代,人们精诚团结,共同抵御外敌,使得北洋桥免遭战火破坏。然而,和平时期的糖衣炮弹却让淳朴的人们避之不及。文革期间的破“四旧”运动中,桥上石碑的碑檐被砸烂,石碑被推倒,村民心疼得直落泪。当时有个村民叫王树声,他偷偷的和另外几位村民用牛车将最大的一块石碑运到地沟边,假装当“跳板”使用。石碑才得以逃过灭顶之灾。有时候我们不惧怕残酷的战争、血腥的屠杀,却往往被冠冕堂皇的理由所愚弄。1988年北洋桥被列为市级保护文物,随后的十几年中,村民们更是将北洋桥当宝贝一样爱护。由此上演了一幕幕感人的故事。1994年秋天,有一辆大卡车夜晚经过,将桥的一角撞坏,几位村民连夜追赶,要回了维修赔偿费。为了防止古桥被压坏,他们又与文物部门一道,在桥前修起了防护墩,禁止大型车辆经过。然而岁月变迁,当我们此次到来探寻北洋桥时,已经物是人非。欢乐谷正北,曾经是一片安谧祥和的城中村,北洋桥村就在其中。由欢乐大道步行向北,经过一片残余的水杉林。水杉林后面,原本是茂盛的稻田。此刻,却是层层堆积的瓦砾。城市总是在无节制的扩张膨胀,世外郊野的土地被一寸寸吞噬,清闲自然的生活被鸣笛声吵醒。城市建设规划做得有条不紊,一个个原生村落由此脱胎换骨成了高楼大厦。北洋桥的地址,由和平乡升级为和平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