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今天匠人的视角发现故宫隐秘角落,纪录片《我在故宫600年》正在刷屏( 二 )


聚焦传统技艺的匠心传承
解密中华文脉的历史回响
东华门的横梁卸下来时,历史的烟尘扑面而来。
故宫,这个当代中国人对于自我身份和共同历史的重要认同符号,经历了六百年烟云,它是当代中国人回望历史、畅想未来的文化依托。《我在故宫六百年》聚焦这座古代建筑的构成与肌里,讲述故宫匠人们如何一代代传承技艺,妙手回春展开“岁修保养”,不断延续着这片古老建筑群的生命。

随今天匠人的视角发现故宫隐秘角落,纪录片《我在故宫600年》正在刷屏
文章插图
它聚焦人与物,拍出了故宫的显与隐、静与动、变与执。举头,宫殿屋檐的脊兽正与孤云啼鸟闲话。低头,可随御猫徜徉,穿过一座座殿宇,观其华彩。而穿梭其间的古建部、工程管理处、修缮技艺部、文保科技部、考古部等部门的新老匠人们,在寻求高科技的帮助之外,还精心传承着中国建筑“八大作”(瓦作、木作、石作、搭材作、土作、油漆作、彩画作和裱糊作)的营缮技艺。工艺严谨做工精细,绘制一幅新的彩画,组装一部新的榫卯,替换一块破碎的青砖……他们让我们看到了时间的痕迹,听见了中华文脉的历史回响。
泱泱六百年,须臾数十载。一生光景,愿付一瞬。这些不问自己芳华的匠人,以至诚至纯之心和至善至美之技成就了故宫六百年的芳华不减。正是他们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择一事终一生,延续着历史的生命,保证了故宫古建筑数百年间始终魅力不减,也直接影响到中国整个古建筑营造技术的审美与走向。
这部纪录片里,关于一张照片的追寻让我们看到了创作者隐藏其后那影影绰绰藏不住的温暖。这是一张拍摄于1956年的照片,上面是西北角楼的修缮人员,里边不仅有单士元、于倬云等老一辈故宫专家,马进考、翁克良等新中国的第一代和第二代故宫大木匠,还有更多没有留下姓名的人。但跟随着“丹宸永固”策展人谢安平的足迹,纪录片开始了有意义的寻找。最后在展览上,照片上的很多人都标注了名字,有的人虽然已不可考,但哪怕只留下一个姓也予以了标注,让人感受到了一阵阵暖。
故宫,是木砖瓦石的堆砌,更是层层心血与青丝年华的堆砌。物与人的永恒接力中,影片向这些用自己的生命为故宫付出时间与责任的工匠们展现了满满的敬意。考古、拓印、贴金、换木、修楼、抹墙……匠人们不急不躁,于一方天地专注一件事,修复重现历史的痕迹。这是时间的历练,亦是匠心的流传。
语态年轻富含网络基因
纪录片出圈展现文化穿透力
《我在故宫六百年》这部纪录片在严肃表达之外,还以年轻态的语感负载文物之重。它拒绝宏词阔论,慷慨激昂,而是回到日常,回到人性,用今日之心触摸隐藏在文物内部的心跳,回到历史现场,寻找情感共振。
该片一改过去文物纪录片正襟危坐的形象,紧扣年轻人的笑点、泪点、兴趣点,用年轻人喜欢的现代话术去颠覆、解构考古与修缮,拉近人们与文物之间的距离,打破了人们的固有认知,让活在历史中的人与物重新鲜活起来,变得更加可爱亲民,因此赢得了青年群体的广泛“点赞”。

随今天匠人的视角发现故宫隐秘角落,纪录片《我在故宫600年》正在刷屏
文章插图
“进宫”以来,吴伟的主要工作是在地里“挖土”。故宫新一代考古工作者吴伟在凤阳的追寻被这样生动表述,在B站引起刷屏。很多人说,“不行,我被进宫这两个字影响了”,他们由此展开了无限联想。
在安徽凤阳博物馆进行文物点交时,吴伟带领故宫一行人来到故宫考古工作站的小仓库,详细解读一只肌肉龙的优美身姿。他们开玩笑称,“肌肉感特别明显,这就是锻炼不锻炼的区别”。网友不断刷屏替这条龙说话,“别骂了别骂了”,“我还需要锻炼?”
文保科技部的瓷器组办公室里,常常能见到各色各样的瓷器文物精品,比如,这只上了年纪的狮子。它能有这么好的牙口,全靠保养得当。网上一片欢呼,这段给狮子刷牙的表述极度舒适,片中文物修复人员给瓷狮子刷牙时更是引发众多讨论。“御前自行车行走的小姐姐出现了”,“看把师傅累的,电动牙刷安排一下?”

随今天匠人的视角发现故宫隐秘角落,纪录片《我在故宫600年》正在刷屏
文章插图
皇极殿,是乾隆帝仿照太和殿外形给自己建造的退休后的居所,他曾在这里举办过举世闻名的“千叟宴”。不知他本人是否知情,这么祥瑞的屋顶,一直是地黄生长的沃土。影片中这段画面一出,网友就开始猜测,种子是谁带上房顶的。有人赶紧替鸟发出否认三连,我不是我没有。有人猜测,故宫的房顶上这长出来的是六味地黄丸吗?奇怪的知识又增加了。还有人表达了自己的诉求,想“吃故宫房顶长的荠菜,想想就有排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