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十七连丰”背后的育种科技( 三 )


产量的高低和立地条件的好坏有直接关系 , 大豆生长环境变得恶劣 , 产量还能增长吗?
能!2020年 , 我国大豆平均亩产132.4公斤 , 比2016年提高11.0% 。 “在主产区立地条件欠佳的不利形势下 , 大豆单产水平的提高 , 得益于科技进步 。 ”万建民说 。
目前 , 中国农科院作科所的国家种质库保存了世界上最多的大豆种质资源 。 该所深入开展大豆优异种质挖掘、创新与利用攻关 , 取得显著成效 。 比如 , 在大豆育种基础研究方面 , 该所与华南农业大学开展合作 , 克隆了研究者们寻觅了近半个世纪的大豆长童期基因J , 找到了改良大豆短日高温适应能力的分子靶点 。 这为中高纬度地区的优良大豆品种改造提供了技术途径 , 对发展低纬度地区大豆生产、拓展大豆品种种植区域、提高植物蛋白保障能力具有重大意义 。
万建民介绍 , “十三五”期间 , “合农95”“黑农84”“绥农44”“齐黄34”等大豆新品种的选育及大面积推广种植 , 同时大垄密植、浅埋滴管、免耕覆秸等技术模式不断成熟 , 良种良法结合刷新小面积高产纪录 , 创造大面积高产典型 。 比如 , “中黄37”蛋白质含量高、籽粒大 , 成为黄淮海地区主栽品种之一;“中黄30”抗旱耐荫 , 成为西北地区主栽品种;“中黄901”早熟高产 , 抗大豆灰斑病 , 适宜东北北部种植;“中黄39”适宜种植区域从北纬20度到40度 , 是我国种植区域纬度跨度最大的大豆品种 。
采访人员手记
仍需打好“种业翻身仗”
除了小麦、水稻、玉米和大豆 , 我国还选育出了中谷系列谷子、中绿系列绿豆、中红系列红小豆等杂粮新品种 。 比如 , 杂交谷子“中杂16”增产都达到15%以上;小米新品种“中谷2”大大提高小米的品质 , 以前需要半个小时熬好的小米粥 , 现在只需要8到10分钟就行 。
“作物重大新品种不断涌现 , 引领我国主粮育种方向 , 支撑国家粮食安全 。 ”万建民说 。
不过 , 万建民也指出 , 随着人们需求的不断变化 , 我国种业发展仍待提升 。 他以大米举例说 , 糖尿病、肾脏病、高血压患者等特殊人群对大米有特殊需求 。 比如 , 肾脏病患者由于肾机能衰竭 , 不能吃谷蛋白含量超过4%的大米 。 如果谷蛋白含量高 , 会引起尿中毒 , 因为他们无法像健康人那样有效地消化蛋白 。 但是 , 普通人却希望谷蛋白含量高一些 , 那样营养蛋白更高 。
“如果我们能提供低谷蛋白的大米 , 至少可以减少肾脏病人透析的次数 。 ”万建民说 , 要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 , 培育不同的大米品种 。
未来的良种培育 , 在追求高产的基础上 , 对品质和功能更加侧重 。 万建民指出 , 要加快培育环境友好、资源高效、优质和高附加值专用 , 以及适宜轻简栽培和机械化生产方式等突破性作物新品种 。 重点培育优质绿色超级稻、优质功能水稻、优质节水小麦、抗赤霉病小麦、耐旱宜机收玉米、抗虫耐除草剂玉米、优质蛋白玉米、高产高蛋白大豆、耐除草剂大豆等重大新品种 。
要实现这些目标 , 需要打一场“种业翻身仗” 。 万建民说 , 在一些育种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上 , 我国与发达国家仍有差距 。 比如 , 基因编辑技术原始专利大多被国外控制 , 有重要育种价值的重大基因比较缺乏等 。
“未来要加大对自主知识产权生物育种核心技术和产品的研发 , 在尊重科学和严格监管下开展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 。 ”万建民建议 , 以种业关键技术原始创新为目标 , 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 。
粮食“十七连丰”背后的育种科技】(本报采访人员陈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