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健康即将上市:刘强东的战略眼光与“土”方法
1989年 , 15岁的刘强东第一次出远门 , 他在轮船上即兴写了两句打油诗:“愿做出海蛟龙 , 不做南河刀鳅 。 ”1998年 , 年仅24岁的刘强东在北京中关村租了一个4平米的柜台 , 取名“京东多媒体” , 正是京东的前身 。二十多年后 , 刘强东带领的京东成为世界五百强之一 , 2020年位列第102位 , 排名全球互联网行业第三;在他的战略眼光和定力下 , 公司还孵化了几只独角兽 。6月18日 , 京团集团完成了赴港二次上市 , 然后是已完成赴美上市、目前市值77亿美元的达达 , 接着是刚刚通过聆讯的京东健康 。 近一年以来 , 京东集团美股市值已累计上涨约176% , 截至11月13日 , 京东集团的美股市值达到1441亿美元 。据媒体报道 , 京东健康已获准在港上市 。 对于京东健康的后续表现不仅市场较为关注 , 对于京东健康的发展历程亦成为关注焦点 。京东健康成立的背后:刘强东的战略眼光和战略定力2014年 , 有过宿迁任职经历的泰州市主要领导找到刘强东 , 希望和京东平台共同打造“医药城”项目 。 刘强东立即派了第一支队伍过去观察 , 他们回来后汇报说没法做!“政策没有 , 风险太大” 。 刘强东并没有放弃 , 又让辛利军带队再次去调研 , 结论还是“太难!” 。多年的创业经历让刘强东很清晰得认识到容易的事没有价值!他非常坚决地告诉辛利军团队:“医药和医疗行业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 机会巨大 , 你们要么做成 , 要么换人!”于是 , 辛利军只好带着团队频繁去泰州考察、交流 。 2016年 , 在一次辛利军关于该项目的汇报会上 , 刘强东连续问了他很多问题 , 彼时 , 刘强东已经开始构思京东健康的雏形了 。 随后 , 京东与泰州市的探讨和交流不断深入 , 展开了多轮洽谈 , 探索过程中 , 泰州市主要领导对互联网医疗发展的超前思维令辛利军感到吃惊 。 最终 , 2017年7月 , 京东与泰州市签订“健康泰州”战略合作协议 , 双方共同迭代商业模式 , 推动监管政策逐步完善 , 最终成就了今天的京东健康 。早在2016年 , 京东已经布局医药零售行业 , 并逐渐成为行业内最有影响力的在线药品零售商之一 。 京东内部很多人认为 , 京东做健康业务 , 最好的办法是继续做大药品零售 , 以此为基础再顺带提供一些健康服务 。这本是一条安逸的路 , 用零售思路来卖卖药就好了 , 但刘强东并不甘于此 , 因为多年的创业经历让他清晰地认识到容易的事没有太多价值 , 做难而有社会价值的事才更有意义 。 就如何做健康业务这个问题 , 他和现任京东健康CEO辛利军有一次深聊 , 两人形成了一个非常“苦”的共识——干就要干的彻底 , 如果京东要进入健康产业 , 就要剥离出来 , 按照它自身的规律来发展 , 而不是跟着零售走 。刘强东对辛利军说 , 进入健康这件事 , 能做多大我们暂时没把握 。 但这事儿做好了 , 相当于再造一个京东 。
(京东健康“医+药”双轮驱动商业模式)但要做起来何尝容易?卖药自不必说 , 是自身优势 , 但想要做好医疗健康领域 , 离不开医疗健康服务能力的强大支撑 。 后者正式互联网健康业务的最大痛点:医疗健康领域和零售的运营思路不一样 , 它是一个“非标准化”的领域:每家医院的系统、规则、对医生的管理都不一样 。提高医疗服务能力离不开拓展线下 , 京东健康就一家家开始联系线下医院、沟通医生 。 不过今年疫情催化下 , 医院对线上化的需求相比以往强烈 , 线上线下的体系得以迅速建立 , 京东健康利用自身供应链和技术能力 , 提高线下合作医院、医疗机构的运营效率 , 提升医生的服务效率 , 并为其增加更多阳光收入 , 最终吸引更多医生入驻平台 。 京东健康还通过建立线上线下分级诊疗系统 , 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 让优质医疗资源能够触达更多用户 。对于稀缺的高端医疗资源 , 京东健康继续使用了“重模式” , 先后成立了心脏中心、精神心理中心、糖尿病中心等 。 目前 , 京东健康已拥有十六家专科中心 , 入驻上百名名医和专家 , 为全国患者提供线上问诊和疾病管理服务 。“土办法”赢得立足根本:创造价值是京东健康对客户的基本原则外界常用“土”、“傻”来形容京东 , 但很少有公司能坚持京东的“土办法”获得长期的发展:比如坚持刘强东的“三毛五理论”——如果京东有机会获取一元利润 , 只拿走七毛 , 另外三毛留给合作伙伴;拿走的七毛 , 其中三毛五留给团队 , 剩余三毛五用于公司持续发展;比如为了满足客户需求 , 前期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做自建物流体系 。京东就是靠着这些“土办法”给客户创造了价值 , 获得了客户信赖 , 最终得以发展壮大 。也正是这些“土办法” , 让京东不断迎来收获 。 据了解 , 目前京东健康已经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 , 届时 , 港股将迎首家收入突破百亿的在线医疗健康平台公司 。从京东健康在今年疫情期进入大众视野 , 到顺利获批上市 , 这一切在外界看来似乎快得不可思议 , 但这背后其实是6年厚积薄发的力量 。早在2014年2月起 , 医疗健康业务已作为京东集团独立的业务类目进行运营 , 2017年12月 , 京东推出了在线问诊服务 。 而这次京东健康拟分拆上市 , 是一次成熟的决定 , 据更新版招股书显示 , 这背后是京东集团在港进行二次上市后 , 考虑到医疗健康业务的发展规模已足以于港交所进行单独上市而作出的决定 。分页标题
对于京东健康的盈利要求 , 刘强东一贯以他的长期主义视角来看 。 正式出任京东健康CEO前 , 辛利军被刘强东拉到北京郊区聊了一次 。 刘强东提了两个具体要求:一是给京东18万兄弟们积个福 , 把他们的健康管好;二是初期可以不计投入 。 很多人可能没想到 , 管好京东兄弟健康这事儿竟然真的做起来了 , 还做上市了 。 另外 , 初期不计投入这句话也让辛利军可以安心沉淀下来做好业务 。曾经做过教师的辛利军曾对媒体表示 , 医疗和教育一样 , 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逻辑是不对的 。 互联网医疗服务公司想要盈利非常难 , 很多平台最后盈利的方式是只能从消费者和药企那里赚钱 , 但京东健康更愿意在医疗服务商投入 , 让医疗服务像家庭医生一样 , 做好用户的病前健康管理 。 “如果我告诉你 , 你花一万块看病不如花一千块提前预防疾病 , 用户肯定会选择后者 , 我们希望通过和医生的管理让你少生病 。 ”辛利军说道 。 其实 , 这也是京东健康的使命:成为国民首席健康管家 。电商大战中 , 京东就把利润降到最低 , 给客户最大利益 , 最终赢得用户信任 。 对于京东健康的盈利表现 , 辛利军表示 , 自己并没有指望过医疗服务在短时间内就能给京东健康带来什么和收入 , 他给自己三年 , 这些时间主要会用于培养用户健康管理的意识、提高用户使用健康管理平台的粘性上 。但从京东健康更新的招股书来看 , 京东健康的盈利能力实际上已经能持续在提升 。 剔除公允价值变动和非经常损益项目 , 京东健康在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的净利润分别为2.09亿元、2.48亿元、3.44亿元和3.71亿元 。
- 除夕之夜,小孩床头放此物,来年必学业有成身体健康~
- 飞出177亿公里,即将冲出太阳系牢笼前,传回一张难以置信的图片
- 德云斗笑社|张云雷再度缺席团综,质疑声越来越多,粉丝只愿他健康快乐
- 黄景瑜|《做家务的男人3》即将开播,猜猜谁差点烧了厨房
- 拜托了冰箱|《拜托了冰箱》节目第七季即将来袭,你期待吗?
- 李云亮|《温暖的味道》即将收官,在这里发现乡村之美
- 芒果tv|《京奇探秘夜》6月17日即将来袭 芒果TV携手京东将掀全民互动新嗨点
- 综艺|《哥哥的滚烫人生》即将来袭,刘德华有望加盟?可我期待的却是他
- 话剧|好事成双!肖战受邀参加“拾光盛典”,更多身份即将解锁
- 墨绿色|王一博结束录制返回北京,绿发格外显眼,即将开启闭关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