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街头的“死亡陷阱”,后来成了经典桥段

假如现在要评选一种“完美”水果 , 综合考虑它的口味、营养、价格、方便程度 , 你不妨想一想心中的那个它是谁 。
纽约街头的“死亡陷阱”,后来成了经典桥段
恐怕很多人的答案会是香蕉 , 想到柑橘类的也别急 , 因为今天当主角的是香蕉 。它外表温润明亮、香气迷人、口味香甜、价格亲民 , 最重要的是食用极其方便 , 自带纯天然无污染外包装 , 甚至还能顺着纹理轻松撕开 。不吃它的时候洁净干爽 , 放在口袋里、背包里 , 实乃居家旅行必备水果 , 吃它的时候外皮包裹着香甜软糯果肉 , 丝毫不会让手指变得黏腻 。
纽约街头的“死亡陷阱”,后来成了经典桥段
很巧 , 当年把香蕉从南美卖到纽约的商人也是这么宣传的 , 可是耿直的美国人真的信了香蕉皮就是香蕉的包装这种说法 , 而在他们的观念里 , 包装是可以随手扔在街上的 。于是一场席卷纽约的“香蕉皮危机”随着香蕉的崛起而出现 。香蕉在水果界是个永远的传奇 , 一种热带水果不仅风靡了全世界 , 而且还卖出了低廉的价格 , 甚至推动了运输业的发展 。香蕉的老家在东南亚 , 大航海时代让它漂洋过海来到美洲的新世界 , 并迅速扎根 , 成为当地人重要的食物 。 当然也会有一些不能被及时吃掉的香蕉流入市场销售 , 一些从北美来的商人偶尔会带一些回去 , 不过还只是把它当做一种新奇的水果来对待 。
纽约街头的“死亡陷阱”,后来成了经典桥段
来源 图虫创意1876年 , 商人洛伦佐·道·贝克去南美的委内瑞拉淘金 , 结果只带回了一船新鲜香蕉 , 幸好在它们坏掉之前赶到了费城 , 他找到了安德鲁·普雷斯顿 , 两人合伙开了波士顿水果公司 。两人为了推广香蕉无所不用其极 , 他们利用香蕉有伤风化的外形 , 发行了很多印着名媛捧着香蕉触碰嘴唇的明信片 , 暗示的什么不用明说了吧 。在此之前 , 美国的居民们并不是没有吃过香蕉 , 而是因为运输技术以及催熟技术不成熟 , 香蕉仅在一些港口城市有销售 , 而且价格颇高 , 难以冲击苹果、桃子等传统水果的市场 。所以两人的策略就是把香蕉打造成价格低廉的大众水果 , 售价仅为苹果的一半 。 事实证明 , 策略是成功的 , 随着铁路运输以及冷链技术的出现 , 香蕉逐渐走入寻常百姓家 。香蕉的价格打下来了 , 但也不尽然就是件好事 , 由于要压成本 , 香蕉生产中的工人就成了剥削的对象 , 还爆发过非常恶劣的镇压事件 , 这里就不展开了 。总之纽约市民吃上了便宜的香蕉 , 不像今天塑料包装如此普及 , 在那个时代这种自带“包装”的食物可是一大优势 , 因此香蕉迅速成为了大街上人手一根的休闲零食 。
纽约街头的“死亡陷阱”,后来成了经典桥段
来源 图虫创意放在口袋里干干净净 , 没有汁水也不怕轻微的碰撞挤压 , 随手一掏 , 剥开外皮就能享用到来自热带的甜美 , 然后再随手把香蕉皮那么一扔 , 就扔出问题来了 。1884年 , 《泰晤士报》报道 , 一个75岁的富商在家门口踩到香蕉皮 , 摔了一个大屁墩 , 右腿靠近臀部的位置骨折 , 晚年落下残疾 。因香蕉皮致死的案件也并不罕见 , 一篇《香蕉皮引起死亡》的文章描述了一名工厂工人踩到香蕉皮后滑倒 , 最终被路过的卡车补了刀 , 献出了生命 。同样是踩香蕉皮摔倒 , 有人受到了损害 , 就有人从中获利 。 著名如安娜·H·斯特拉夫人一案 , 1907年她登上渡轮 , 在船上踩到香蕉皮滑倒 , 并要求船长赔偿250美元汤药费 , 最终拿到了150美元 。半年后 , 她故技重施 , 在另一艘渡轮上踩香蕉皮滑倒 , 这次她拿到了200美元 。 据统计 , 她在接下来的4年里一共发生了17次踩香蕉皮事故 , 获得赔偿共2950美元 , 不知道的还以为她搁那公费练滑铲 。
纽约街头的“死亡陷阱”,后来成了经典桥段
来源 图虫创意1910年 , 斯特拉女士的香蕉皮事故被写成详细的报道 , 撰稿人认为她有恶意敲诈的嫌疑 , 成为纽约人民茶余饭后的谈论话题 。 她本人则说香蕉皮看起来的确是在跟踪她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纽约街头可不仅仅有香蕉皮 , 脏乱差的程度堪比原生态菜市场 , 原因无他 , 就是人口密度大 , 外来移民多 , 他们大多还保留着生活垃圾随地丢弃的习惯 , 这在乡下靠自然分解可能不会有任何问题 , 但人多垃圾多 , 分解赶不上制造 。
纽约街头的“死亡陷阱”,后来成了经典桥段
当时的纽约脏到什么地步?街头堆积的垃圾高度到人的脚踝至膝盖 , 满地果皮烂菜叶 , 还会有死掉的动物尸体 , 恶臭熏天 , 为了解决垃圾围城的问题 , 纽约市甚至想出了放野猪吃垃圾这样以毒攻毒的方法 。至于香蕉皮 , 则算的上是垃圾之霸 。 2012年 , 日本学者真渊(Mabuchi音译)和他的团队为了探究香蕉皮究竟有多滑 , 从世界各地的买回了12种卡文迪许香蕉 , 进行了60次实验 。结果显示 , 香蕉皮真的滑破天际 , 在油毡上的平均摩擦系数为0.066 , 在硬木地板上稍微高一点 , 平均摩擦系数为0.083 。 大家可能对这个数据没有什么概念 , 做不粘锅涂层的特氟龙摩擦系数是0.04 , 冰面摩擦系数约为0.05 , 而橡胶在水泥地上的滑动摩擦系数为1.02 。就算在果皮界 , 香蕉皮也是翘楚 , 原因可能是香蕉皮被挤压时会产生凝胶状物质 , 这种物质和我们关节中的液体有相似之处 。另外 , 由于当年最流行的香蕉品种大迈克已经灭绝 , 现今的品种卡文迪许无法重现当年纽约市民的脚滑程度 , 大迈克香蕉的皮更厚、更滑腻 , 尤其是扔在地上几天以后腐烂得呈现粘稠状态 。分页标题
纽约街头的“死亡陷阱”,后来成了经典桥段
虽然它不是人 , 但扔蕉皮的是真的狗就像今天频发的车祸 , 以及车祸碰瓷一样 , 虽然有些人因此受伤 , 但我们还是会用这种事来玩梗 , 以消解其中阴暗悲伤的精神内涵 。
纽约街头的“死亡陷阱”,后来成了经典桥段
纽约街头的香蕉皮当然也不例外 , 一般认为最早将踩香蕉皮这个梗放进作品里的是杂耍舞台上的喜剧演员 , 后来逐渐进入各类作品当中 。在无声电影时代 , 踩到香蕉皮挣扎着摔倒这一系列动作是最好的喜剧素材 。 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 , 很多低成本喜剧电影非常爱用香蕉皮的桥段 , 地位可能不亚于现在脱口秀中的谐音梗 。
纽约街头的“死亡陷阱”,后来成了经典桥段

纽约街头的“死亡陷阱”,后来成了经典桥段
今天我们还可以在很多地方找到香蕉皮的身影 , 比如我们小时候最爱看的经典动画猫和老鼠 , 就经常有用香蕉皮设陷阱的剧情 。经典的道具赛车游戏超级马力欧赛车系列 , 以及后来的模仿者跑跑卡丁车中 , 香蕉皮都是最经典的道具 , 还有安迪·沃霍尔那根最著名的香蕉 , 也受到了纽约香蕉文化的影响 。
纽约街头的“死亡陷阱”,后来成了经典桥段
今天 , 香蕉皮早已不再是街头杀手 , 但香蕉的故事还有很多 , 已经经历过一次大灭绝的香蕉近年来再次面临危机 , 如果灭绝又一次发生 , 我们将不得不从野生种中再培育出新品种 , 只希望那时的香蕉不再滑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