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缩在特摄片里的日本近代史

微信公众号:脱轨车间说起特摄 , 大家脑子里马上会跳出奥特曼的伟岸形象、鬼畜视频、老梗新梗 , 和表情包 。 去年的“口红色号梗”和今年的“艾斯吧事件”还让奥特曼一度荣登热搜 。 感谢互联网 , 这个从1993年开始就被陆续引入的IP才得以在这片健忘的土地上保持热度 。
浓缩在特摄片里的日本近代史
在中国民间 , 奥特曼就是特摄的代名词 。 但奥特曼虽然是特摄 , 特摄却远不止奥特曼 。特摄这个词 , 其实翻译自日语“特撮” , 即“特殊摄影”的简称 。 一般来说 , 凡是大量使用特殊美术 , 频繁运用特殊摄影 , 并辅以银幕合成的影视作品都可以算作广义上的特摄片 。 而狭义上的特摄片 , 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日式特摄片则专指那些使用传统特殊道具如皮套和等比例模型 , 并通过传统特殊美术去模拟爆破、灾害等特殊景象的影视作品 。除了在中国人尽皆知的奥特曼家族 , 当代日式特摄片的主流还包括以哥斯拉为首的怪兽军团 , 以假面骑士和超级战队为代表的铠甲系列 。
浓缩在特摄片里的日本近代史
但恐怕没有人会想到 , 现在这个传递爱与正义的流行文化 , 也曾有过一段鲜为人知的黑历史 。 其前身曾是个带着浓郁政治色彩的军宣工具 , 在替旧日本军国主义摇旗呐喊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战争把时间拉回上世纪三十年代 。 日本在这期间的一系列操作把自己彻底搞成了“孤家寡人” 。 为了改善外部形象鼓舞内部士气 , 日本政府想破了头但收效甚微 。 在看到《意志的胜利》和《奥林匹亚》大获成功后 , 日本政府决定效仿纳粹德国 , 于1939年出台了电影法 , 憋着一股劲想要搞个大新闻 。当时日本共有6大电影公司 , 本土电影市场一片红火 。 但日本政府嫌他们觉悟太低 , 只会翻来覆去拍些风花雪月的商业垃圾 , 于是大手一挥 , 借电影法的实施大力整顿电影行业 , 誓要将电影力量纳为国用 , 拍出自己的“国策电影” 。于是 , 6大影业被合并成了3家 。 合并后 , 每家公司每月最多只能拍摄两部电影 , 开拍前还必须将剧本送至内务省或陆军报导部进行审查 。 为了完成政治任务 , 内务省或陆军报导部甚至可以随意征收其中任意一家影视公司 , 在对演职人员的使用上也有绝对的话语权 。电影法实施没多久 , 日本电影市场便遭遇了史诗级熔断 。 题材单一的政宣电影逼得老百姓远离影院 , 内务部和陆军报导部除了跳脚骂娘 , 一点办法没有 。最后居然还是海军马鹿拉了他们一把 。1941年底 , 轰炸珍珠港军部当机立断 , 决定拍成电影和动画“歌颂大日本帝国” 。 于是 , 计划中的政宣大片《夏威夷·马来海海战》于1942年底上映 。 这部影片的前108分钟无聊透顶 , 但最后8分钟的战争场面却无比惊艳 。
浓缩在特摄片里的日本近代史
而这8分钟的战争场面正是通过特摄技术实现的 , 实现它的人 , 就是日后被称为“特摄之神”的圆谷英二 。 为了完成这段8分钟的史诗 , 圆谷英二和同事们前前后后做了几百个不同比例的模型 。 其中最大的一个场景 , 里面所有模型铺开足足6000平方米 , 大小相当于14个标准篮球场 。如此疯魔的付出 , 让圆谷英二积累了大量的特摄经验 。 而那段8分钟的特摄片段也让《夏威夷·马来海海战》成了二战期间日本最出名的“国策电影” 。 连见多识广的美军都认定该片使用了真实素材 , 登陆后逼着日方交出所谓的“纪录片胶卷” 。特摄火了 , 圆谷红了 。 但他们也要接受日本战败的现实 。核爆战后 , 为了防止军国主义死灰复燃 , 日本宪法第9条明确禁止本土电影公司制作表现激烈战争场面的娱乐影视作品 。 这一纸禁令 , 将刚冒头的特摄技术一下打入了冷宫 。 圆谷的处境也好不到哪去 , 他因为在战时参与制作“国策电影”于1948年被东宝株式会社解职 。心怀特摄梦的圆谷于同年成立了“圆谷特殊技术研究所” 。 他在等一个机会 , 一个让特摄翻身的机会 。1954年3月1日凌晨 , 美军在比基尼环礁秘密进行了一次氢弹实验 。 实验产生的放射性降尘飘落到了160公里之外的日本渔船“第五福龙丸”号上 。 在没有防备的情况下 , 船上23人全部受到不同程度的核辐射 , 其中一人在半年后死于急性放射病 。
浓缩在特摄片里的日本近代史
由于日本正处于被美国全面托管的历史时期 , 双方立场一致决定冷处理此事 。 抗议声没有在庙堂里响起 , 却在民间激起了千层浪 。 各地本就风起云涌的反美思潮 , 在“第五福龙丸事件”的催化下 , 连带着两次核爆带来的痛苦 , 以及战败的屈辱 , 被山呼海啸般的释放了出来 。越是在这样的社会语境下 , 人民群众越是需要挺身而出的英雄 。这时已被东宝返聘的圆谷站了出来 , 这个机会他已经等了太久 。 和他一起站出来的还有导演本多猪四郎、制片田中有幸 。 为了应对严苛的审查制度 , 田中决定在故事框架上借鉴美国科幻片《原子怪兽》 , 将“第五福龙丸事件”改编成一个“远古巨兽被氢弹实验唤醒后登陆东京并大肆破坏”的科幻片 。而圆谷团队则在此基础之上 , 将巨兽设定成了一只混合了霸王龙、禽龙和剑龙特征的远古海陆两栖怪兽 。 在设计怪兽的头部和皮肤纹理时 , 圆谷又分别参考了核爆后的蘑菇云形状及核爆幸存者的斑驳皮肤 。为了缩短拍摄周期减少制作成本 , 圆谷决定放弃使用欧美惯用的“静态模型逐帧拍摄”手法 , 转而让演员穿上怪兽皮套 。 剧组起初还替圆谷捏了把汗 , 但很快就给他跪下了 。 特摄团队制作的皮套足足200多斤 , 看上去厚重感十足 。 皮套粗糙坚硬的表面也很有质感 , 扭曲的纹理看着就让人头皮发麻 。为了让怪兽在镜头前更有真实感和压迫感 , 圆谷还大胆运用了在当时并不常见的拍摄手法 , 如延时摄影、高速摄影、摇拍摄影 。1954年11月3日 , 这部以“反战与核恐惧”为主题 , 集合了三人创意和心血的怪兽大电影在日本上映 。 这部现象级电影吸引了近961万人走进电影院 , 整个列岛为之一震 。 电影中那只毁天灭地的怪兽成了整个日本社会的泄压阀 , 一举释放了民众心中积蓄已久的不安和愤怒 , 也重新唤起了他们自二战后便被阉割的雄性精神 。分页标题
浓缩在特摄片里的日本近代史
这部电影就是日式特摄片的开山鼻祖——《哥斯拉》 。 它在日本国内掀起了一股怪兽热潮 , 日式特摄片的黄金时代自此开启 。和平以东宝为首的电影公司在这期间推出了大量怪兽电影 , 人气怪兽如拉顿、魔斯拉、基多拉就是在那几年诞生的 。 而这些作品传递出的主旨也不再局限于反核 , 更多的是对时局的影射和反思 。1957年上映的《地球防卫军》就展现了美苏军备竞赛下紧张的冷战局势 。 从这部作品开始 , 东宝的特摄电影里就不断出现美苏两大阵营共同抵御危机的桥段 , 这表达了日本电影人在冷战阴影下对世界和平人类大同的美好幻想 。 在于1961年上映的《魔斯拉》里 , 电影又影射了当时《日美安保条约》下日本民众和驻日美军的微妙关系 。
浓缩在特摄片里的日本近代史
1963年 , 嫌东宝抠抠搜搜的圆谷打了辞职报告 , 携圆家班创立了自己的特摄制作公司——“圆谷制作株式会社” 。 他当时绝对想不到 , 他一个创业公司老板 , 怎么就改变了日本特摄的历史进程?到1966年 , 见证历史的时刻到了 。 圆谷制作的《奥特Q》在TBS电视台开播 。 此时正值日本经济高速发展 , 对未来充满信心的日本民众希望在荧幕上看到人类强大自信的一面 。 切中民众心理的《奥特Q》正是这样一部展现人类积极乐观心态 , 顽强对抗怪兽的作品 。 此剧一经播出 , 就获得了爆炸性成功 , 在当年取得了32.4%的平均收视率 。
浓缩在特摄片里的日本近代史
《奥特Q》的巨大成功也让同行们看到了电视市场的巨大潜力 , 纷纷调转枪头制作起特摄剧 。 至此 , 怪兽热在日本达到了顶峰 。为了乘胜追击 , 圆谷和TBS电视台决定在《奥特Q》的基础上加入一个超英 。 于是日本特摄史上的另一个超级IP奥特曼就这么诞生了 。1966年夏天 , 初代《奥特曼》登陆TBS电视台 。 该作播出后再度引发轰动 , 其单集收视率甚至达到了恐怖的42% 。
浓缩在特摄片里的日本近代史
奥特曼的大热 , 不只是成功模式的简单复制 。 光是在外形设计上 , 圆家班就耗费了大量精力 。 为了让奥特曼更符合当时的社会审美 , 设计师成田亨做了很多对比 , 最终决定将象征科学进步的火箭银作为奥特曼的主色调 , 把象征活力的红色作为花纹的配色 。在奥特曼的面部设计上 , 成田亨借鉴了古希腊雕塑 , 最终确定了咸蛋眼和橄榄脸的造型 。 至于嘴部固定的微笑设计 , 则是因为成田亨觉得真正的强者在面对挑战时都是带着一丝微笑的 。在剧情框架上 , 《奥特曼》沿用了《奥特Q》单元剧的模式 , 并明确了一集一个新怪兽的基本模式 。 而彩色计时灯的设定虽说是出于省钱 , 但三分钟的变身时间反而让战斗戏变得更紧张更具压迫感 。当然 , 圆谷在《奥特曼》的主题上 , 依然赋予了它爱与和平、正直与勇气的内核 。 这些设定 , 成就了《奥特曼》的伟大成功 , 也成为了日后奥特曼系列在制作时的经典模板 。在《奥特曼》完结后 , 新作《赛文奥特曼》于次年开播 。 这是圆谷生前最后一部作品 , 凝结了他的心血 。 但由于剧情过于晦涩 , 过多的探讨了人性、冷战、环保 , 甚至是原住民等尖锐议题 , 与日本社会当时乐观向上的风气格格不入 , 最终收视率大跌 , 远远不如《奥特Q》和《奥特曼》 。 本剧完结后 , 圆谷暂停了奥特曼系列的制作 。三年后的1970年 , 圆谷因病去世 。
浓缩在特摄片里的日本近代史
▲圆谷英二(1901.07.07-1970.01.25)为了纪念他 , 圆谷制作株式会社带着《归来的奥特曼》于1971年回归电视荧幕 。 该剧播出后反响热烈 , 平均收视率逼近30% , 奥特曼系列因此也得以重启 。革新同年 , 日本特摄界还发生了另一件大事 。 由东映制作的初代《假面骑士》问世 。 本剧讲述了一个被改造过身体的大学生奋起反抗邪恶组织的英雄故事 。
浓缩在特摄片里的日本近代史
假面骑士能够成功的原因首先要得益于其更前卫更时尚的人物造型及道具设定 , 可怕又帅气的昆虫造型配上炫酷的摩托和腰带把当时日本的青少年吃的死死的 。 其次 , 《假面骑士》没有丢掉日式特摄的精髓 , 那就是作品背后浓厚的时代印记 。当时 , 松下、日立、索尼等跨国财团纷纷兴起 。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 , “反商”和“反垄断”情绪难免在日本民众心中滋生 。 无力改变现状的他们只能寄希望于出现一位能够对抗“邪恶财团”的英雄 , 即便是在电视机前 。 《假面骑士》的故事设定完美切中了日本民众的这一心理 , 于是它成功了 , 成为了继哥斯拉、奥特曼后的又一个特摄大IP , 并一直延续至今 。假面骑士的走红 , 还间接促成了另一个特摄大IP的诞生 。 这部特摄剧在借鉴了假面骑士的诸多设定后 , 把主角人数从1人增加到5人 , 打破了日本特摄圈“英雄只能独自作战”的定式思维 。 这部于1975年开播的特摄剧叫做《秘密战队五连者》 , 它还有另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超级战队 。分页标题
浓缩在特摄片里的日本近代史
自此 , 日本当代最重要的四大特摄IP终于全部登场 。 这时 , 距哥斯拉那惊天一吼 , 才刚过去21年 。此后 , 日本又刮起过一股持续数年的恐龙热 , 《恐龙特急克塞号》便是圆谷会社在这股热潮下制作的特摄作品 。 但它在中国的人气远超日本 , 成了墙内开花墙外香的代表 。 而除了圆谷 , 日本其他制作公司似乎对这股恐龙热不太感冒 , 没有创造出有影响力的IP 。
浓缩在特摄片里的日本近代史
倒是于1982年开播 , 连制片方东映都没打算IP化的特摄剧《宇宙刑事迦班》 , 一年一部连播17年 , 愣是一度与三大IP齐名 , 形成了“金属英雄”系列 。 在国内极具人气的《铁甲小宝》便是本系列的第16部作品 。 但讽刺的是 , 这部低龄化作品正是导致金属英雄系列没落的“罪魁祸首” 。
浓缩在特摄片里的日本近代史
情结今天 , 日本特摄市场依然延续着自1975年以来的一超三强格局 。 但这些年里 , 哥斯拉历经沉浮 , 做过反派也干过好事 , 在《最终决战》后尘封15年才得以回归 。 奥特曼则经历了大暴死、破产、被收购 。 假面骑士甚至把当年的设定全吃了 , 除了名字 。 只有超级战队还算稳健 , 闷声发着大财 。即便如此 , 日本国民依然深沉的爱着这些老家伙们 。 收视、票房、周边是最好的证明 。 难道这世上真有无缘无故的爱?是 。独特的地理位置 , 让日本被海啸、地震、台风包围 , 也使得日本国民需要频繁的面对突发灾难和生离死别 。 一代又一代日本国民在这样的环境下生长 , 贫瘠的物质条件和巨大的精神压力让他们最终滋生出了对悲剧和末日的病态热爱 。 而银幕上那些规模宏大的毁灭性画面 , 正是这种具体思想的具象产物 。 毁灭的越彻底 , 日本国民就越喜欢 , 只有这样 , 他们心中潜藏的自毁欲和破坏欲才能得以释放 。 所以 , 独特的名族性决定了日本国民对特摄的天然热爱 。也不是 。二战的失败让日本从主权国家沦为非正常国家 , 这让整个日本社会非常沮丧 。 而驻日美军的存在对敏感的日本社会而言更是一种莫大的耻辱 。 接管日本后 , 为了彻底扼杀军国主义思想 , 美国政府开始在诸多层面对日本社会进行改造 , 甚至是阉割 。 这对有着强烈民族意识的日本人而言简直是不可承受之重 。 这个时候 , 特摄片成了他们唯一的救命稻草 。日本社会太需要这样一个发泄的通道了 。 于是 , 他们搭建了宏伟的城市模型 , 制作出栩栩如生的怪兽皮套 , 然后疯狂的破坏践踏毁灭 。 因为只有这样 , 自1945年以来的战败屈辱、核爆阴影、驻军噩梦才能被一点点释放掉 。 只有这样 , 他们才能从虚构的角色身上 , 找回些许自尊 , 些许血性 。 也只有这样 , 他们才能戴着枷锁继续前进 。从60年代开始 , 日本社会逐渐从战争失败的阴霾中走出 , 经济飞速提升 , 东京举办了奥运 , 大阪也成功拿下世博承办权 , 举国上下都沉浸在乐观向上的氛围中 。 这时候 , 特摄片除了反战与反核两大主题 , 又积极探讨和传递人性、环保、和平、大爱等普世价值观 。 可以说 , 特摄片总能摸到时代的脉搏 , 也总能恰到好处的向世人传递时代的主题 。 这样的特摄 , 怎能让人不爱?今天 , 日式特摄片的影响力遍及东亚和北美 , 是日本文化输出的重要象征之一 。 许多好莱坞大作都学习和致敬了日本特摄 。 《异形》和《铁血战士》制作了逼真的皮套;《星球大战》、《魔戒》、《银翼杀手》制作了微缩模型;《环太平洋》更是导演德尔·托罗写给日本特摄的一封情书 。
浓缩在特摄片里的日本近代史
遥想当年 , 珍珠港上空响起凄厉的防空警报 , 特摄片由此埋下了种子 。 13年后 , 比基尼岛上空升起巨大的蘑菇云 , 特摄片就此一发冲天 。战争、核爆、特摄、和平、大爱 , 这几个根本毫不相干的词 , 就这么被命运安排到了一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