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68选12 今年的“小剧场戏曲展演”真的“不一般”

“吸”收传统文化精华,“呼”出新想法、新形式、新理念 。已经连续举办了5届的“中国(上海)小剧场戏曲展演”今年起更名“2020年中国小剧场戏曲展演”,并将于12月9日至15日在长江剧场举办 。
本次展演活动共收到申报剧目68部,涉及25个剧种 。经专家评审,来自京剧、昆剧、越剧、滇剧、绍剧、评剧、婺剧、川剧、高甲戏、黄梅戏等10个剧种的12部小剧场戏曲作品脱颖而出,将在长江剧场红匣子、黑匣子轮番登场 。展演后还将举办专题研讨会,专家学者将与院团主创共同探讨小剧场戏曲的现状及发展潜力 。
期待“小剧场”成为“大剧场”主力
【戏曲|68选12 今年的“小剧场戏曲展演”真的“不一般”】“小剧场戏曲展演,我连续参加了五年,每一年都从中看到希望 。”中国戏剧家协会秘书长崔伟见证了小剧场戏曲展演的一路成长 。随着这一展演项目在全国范围内影响力的进一步扩大,每年收到的申报剧目也在增加,去年是37部,涉及19个剧种,今年则直接增加到68部,涉及25个剧种,其中佳作颇多,而为了选择展演剧目,评审专家们“争得面红耳赤”,最终选定了12部作品 。“小剧场,它并非是一个空间的概念,而是一种理想的载体,要呈现年轻人对戏曲文化中传统与现代的探索,要能在传统戏曲表演中融入当代观念和审美意识,体现出新时代戏曲人守正创新的精神 。因此,我们严把质量关,选择了12部作品与大家见面 。”
《庄公的烦恼》剧照
2015年创办的上海小剧场戏曲节已逐步发展成为青年戏曲创作表演人才的孵化基地之一,培育了大批青年观众 。过去5届,小剧场戏曲节共收到近40个剧种231部申报剧目,已经上演了44台有思想、有温度、有情怀的小剧场戏曲作品,一批优秀的青年戏曲人才通过这个平台获得观众和专家的青睐和好评 。
今年,由上海小剧场戏曲节发展而来的“中国(上海)小剧场戏曲展演”正式更名为“中国小剧场戏曲展演” 。中国戏剧家协会从今年起成为主办单位之一 。对此,崔伟表示,这是一个再出发的新起点 。“希望小剧场戏曲节能通过充满思想性、艺术性的探索激活中国戏曲,反映出当代戏曲人的创作力和责任感,展现他们的智慧与心灵的温度,真正让青年戏曲人和青年观众成为受益者 。也希望小剧场戏曲能更具实验性、探索性,并充满创造力,成为大剧场中表演的主力 。”
《马克白夫人》剧照
这里有原创活力还汇聚新老“新锐”
“2020年中国小剧场戏曲展演”不仅剧种更加丰富、题材更为多元,剧目也更有新意 。而且,作为一方鼓励年轻人大胆探索的舞台,还吸引了不少戏曲界资深人士前来助阵 。
进入展演名单的12部作品,均为近年来新创或改编的高品质戏曲作品,包括评剧《染》、婺剧《无名》、高甲戏《范进中举》、越剧《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绍剧《庄公的烦恼》、川剧《桂英与王魁》、黄梅戏《香如故》《浮生六记》、昆剧《草桥惊梦》《319·回首紫禁城》、滇剧《马克白夫人》、京剧《鉴证》等 。
今年的展演依旧保持戏曲新秀唱主角的特色,同时也吸引了不少戏曲界的资深人士前来助阵,同台竞演 。据统计,参与演出的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就有8人,涉及多个剧种,可见小剧场还是艺术家们突破自我的一方天地 。
时隔一年,青年编剧屈曌洁带着原创小剧场黄梅戏《香如故》参加展演 。用她的话来说,这出戏情节不复杂,却非常震撼,用明快质朴的黄梅戏演绎,在小剧场内共鸣感四两拨千斤,希望用这出戏表达熠熠生辉的人性,追寻一种纯粹的幸福 。《草桥惊梦》主演黎安也对这次展演充满期待,“我希望用昆曲的写意手段,能让瞬息变化的内心世界和精神映像存现于舞台,也借此完成一次和王实甫的对话,让他和他最重要的作品回到舞台现场 。”
《桂英与王魁》剧照
值得一提的是,87岁高龄的著名编剧徐棻此次有两部作品入选,分别是滇剧《马克白夫人》和川剧《桂英与王魁》 。她从事编剧行业70多年,至今积极守望戏曲,保持探索精神 。在这两部作品中,无论是对传统戏进行“故事新编”,还是对外国经典进行本土化创造,她都很好地结合诗情与哲理,作了全新的诠释,希望观众在演出中能感受到戏曲古典品质与现代创造的无缝衔接 。对于小剧场戏曲展演,徐棻一直非常支持,她认为此举有利于青年演员和创作人才的快速成长,有利于传统戏曲的现代化,每个参与其中的人都能满载而归 。
《草桥惊梦》排练照
“我觉得小剧场戏曲探索不仅是一个过程,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 。有这样一种勇于开拓进取、突破自我的精神,才能在中国戏曲文化的大潮中砥砺前行 。”上海戏曲艺术中心党委书记、总裁谷好好说,“‘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繁荣发展戏曲事业关键在人’ 。中国戏曲小剧场展演任重道远,我们要深入挖掘中华文化底蕴,用戏曲讲好中国故事,以优秀作品回答时代课,立足上海、联动长三角、面向全国乃至国际舞台,展示青年戏曲人的新风采,律动出中国戏曲的新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