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家长悍然退群,看权力关系转移教师权威退化

近日 , 江苏一家长怒退家长群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 。 部分网友表示支持 , 认为该家长说出了自己想说而不敢说的话 。 从数亿的网络关注和家长共鸣可见 , 该事件中的老师绝非个例 。 当下 , 如家长批改作业等从校园到家庭的责任转移已相当普遍 。 我们不禁要问 , 为什么今天的老师没有以前负责了?是今天的老师更没有职业道德吗?容易理解的是 , 今天的家校关系已经重构了 。 家长、学生、老师三者的角色关系 , 更确切地说 , 权力关系早已不再是传统的教师作为权威方的关系 。 以往 , 由于尊师重道的传统价值观和家长本身教育能力的局限 , 家长给予了老师极大地对孩子的管教权 。 此时 , 家长和老师站在一方 , 并以老师为主要的权力者 , 共同完成对孩子的教育责任 。 所以 , 那时候很多学生都怕老师 , 很多老师对学生是有一些父母的责任感的 。而现在 , 家长已经不和老师站在一起了 。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的普及和高等教育的扩张 , 今天的家长大多拥有了一定的知识水平 , 这一定程度上赋予了他们教育子女的能力和信心 , 至少教师作为教育权威者这一身份消失了 , 基本的表现是家长能够对教师的教学水平高低做出评价 。 这种评价行为其实隐喻了一种可以称之为平等的权力关系 , 这又可以说明家校关系之间原本由传统价值观主导的衡量尺度转变为由经济关系主导 。 失去权威的学校和老师就有点像乙方 , 孩子的教育根本上是家长把控的 , 老师已经不太有发挥的空间 。 加之国家政策和法律越来越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等问题 , 代表权力的惩戒手段被禁止 , 老师不仅是管不住学生 , 更是不知道该管到哪里 , 因为出事的后果是无法承受的 。问题指向了市场化扩张对教育领域的入侵 。 一方面是市场化思维形成了上述新的家校关系 , 另一方面是如火如荼的市场化教育 。 市场化教育开始是主张作为公立教育的补充 , 让有需求的家庭实现教育内容的差异化选择 , 增加孩子未来的可能性 。 但现实是 , 它俨然成为了一种必须 。 所谓的差异性看不见 , 反而大多是应试教育内容 。 公立教育为什么不够了呢?可能一种声音是恶性竞争 , 子女教育内卷化 , 但这只是极少数教育资源丰富的地区 。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是教育资源的集中化 , 优质的师资、生源都集中于少数名校并形成马太效应 , 教育不平等加速恶化 。 绝大多数的普通公立学校一没师资 , 二没生源 , 还不敢过分管教学生 , 面对扩张的市场教育 , 多数学校的选择就是后退 。 具体说来 , 非重点公立学校的教育本就不足 , 势必有家长会选择通过市场化教育来弥补 , 一旦那些只在学校学习的孩子落后了 , 家长就会更指责学校教育 。 而越是指责 , 校方的权威身份就越弱 , 越是无法严格管教学生 。 即使校方愿意努力 , 很可能也承受不住苛刻的家长和当下舆论环境的压力 。 所以 , 除了一缩再缩 , 也没有很好的选择 。 这造成了今天部分教师的佛系心态 , 不求有功 , 但求无过 , 孩子在学校不出问题就好 , 而教育本来就主要是家庭的责任 。笔者无意为这些转移自身责任的教师辩护 , 只是应该看到 , 这其实是我国社会转型期难以避免的痛点之一 。 教师传统权力的丧失或许是问题的关键 。 可能我们需要思考的是 , 市场侵入教育这样公共性很强的领域的边界在哪里?或者是 , 我们该不该在一定程度上重回传统 , 树立起教师的职业权威?作者:潘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