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章经管|这些对压力的认知,可能把你害惨了
本文插图
华章妹说
你或许也有这样的感触——工作或生活很忙的时候 , 会觉得焦头烂额、无暇他顾;但当闲下来没事做时候 , 又会觉得无所事事、没有获得感 。
这是为什么?其实这都跟我们感受到的压力有关 。 如何与压力更好地相处 , 是每个人的必修课 。
以下 , Enjoy:
本文插图
作者:陈幸仔
来源:YouCore(ID:YouCore)
最近遇到一件有趣的事 , 两个同学都跟我说想换工作 , 但理由却截然相反:
一个说现在的工作太清闲了 , 什么压力都没有 , 觉得没有成长 。
另一个却嫌现在的工作压力太大了 , 想换份压力小的工作 。
那到底是有压力好 , 还是没压力好呢?
最正确的回答是适中的压力最好 。
不过这是一句正确的废话 , 因为谁都不知道多大的压力对自己算是适中的 。
所以从可执行的角度来看 , 压力大点会更好 。
01 压力有害的真相
市面上的大多数文章 , 都在教导我们如何缓解压力、如何释放压力 , 这些内容的背后都隐含着一个前提——压力是有害的 , 我们要想办法去疏导它 。
但压力有害?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1998年 , 3万名美国成年人被邀请回答 , 过去一年他们承受的压力状况 。
同时他们被问:你认为压力有碍健康吗?
8年后 , 研究人员彻查了公开的记录 , 以找出3万参与者中哪些人去世了 。
坏消息是:高压提高了43%的死亡风险 。
但值得注意的是 , 提高的死亡风险 , 只适用于那些相信压力对健康有害的人 。
那些报告承受了高压力 , 但不认为压力有害的受访者 , 并不容易死亡 。
实际上 , 他们是调查中死亡风险最低的 , 甚至低于那些报告自己只承受着很少压力的人 。
本文插图
是不是不太敢相信?
我们以前都以为 , 压力是可怕的 , 会导致各种生理问题 , 比如心血管疾病、衰老等 。
但其实真正有害的并不是压力 , 而是压力加上我们认为压力有害的信念 。
相反 , 如果我们认为压力有益 , 那它非但无害 , 还会帮助我们学习和成长 。
1.就像工作时想放假 , 放假时想工作一样 , 压力会让我们的人生更有意义 。
2.压力会提升我们的抗压能力、好奇心、韧性 。
3.压力之下 , 我们会变得更信任他人、更慷慨 。
虽然只要我们相信压力有益 , 就有助于大大降低压力的危害 , 但确实有人会像我同学这样 , 因为压力大得顶不住想逃离 。
那还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更好地面对压力呢?
02 有效的压力面对策略
当一个人压力过大时 , 我们经常会安慰他放轻松一点、冷静一些 , 不要那么在意结果 。
“没关系啦 , 其实这个工作没那么重要”
“放松一点 , 没什么大不了的”
“退一步想 , 即使失败了又能怎么样呢”
这些方法就属于放松策略 , 这种策略虽然用的人很多 , 但作用却微乎其微 。
事实是 , 不在意结果 , 根本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 我们付出了努力 , 就是想要成功、不想失败 。 无法做到告诉自己不要在意结果 , 然后就不在意了 , 不能说没压力就没压力了 。
既然放松策略不管用 , 那么回避策略的效果如何呢?
比如 , 有人面对压力会采取回避态度 , 暂时不去管带来压力的问题 , 转而先去娱乐 , 想放松解压后再开始 。
分页标题
本文插图
这种回避策略的结果却是 , 娱乐后压力更大了 。 有两个原因:
1.娱乐的时候 , 因为心里放着引起压力的事情 , 不能好好享受娱乐 , 起不到预想中的缓解压力效果 。
2.引起压力的问题 , 并不会因为我们逃避而消失了 , 反而因为我们浪费大量时间去娱乐 , 而变得更加紧迫 。
因此 , 比起放松策略和逃避策略 , 应对压力更有效的是勇于面对 。
下面我给你分享三个方法 , 帮你更好地做到直面压力 。
03 方法一:打破恶性循环
哈佛商学院教授布鲁克斯曾设计了一个实验:
她告诉一些要演讲的人放松 , 通过对自己说“我很冷静”来舒缓紧张 。 而鼓励另一些人拥抱焦虑 , 对自己说“我很兴奋” 。
结果 , 哪个策略都没消除焦虑 。 演讲前 , 两组人还是紧张 。
然而 , 对自己说“我很兴奋”那些人 , 感觉更能处理压力 。 虽然还是紧张 , 但他们自信有能力做好演讲 。
感到自信是一回事 , 但是他们实际做到了吗?是的 。
演讲听众评价说那些兴奋的演讲者 , 比试图冷静下来的发言人 , 更有说服力 , 更自信 , 更有竞争力 。
经由思维的一次改变 , 他们把焦虑转化成助其更好表现的能量 。
为什么对自己说“我很冷静”不管用呢?
究其原因 , 是因为紧张时一昧地让自己冷静 , 只会更加让我们觉得自己不行 , 陷入自我怀疑的恶性循环:
识别压力信号(手脚发抖、冒冷汗等)—>拼命劝自己放松—>强化“我不行”的态度—>陷入自我怀疑—>导致压力更大—>再强迫自己放松 。
本文插图
因此 , 如果你想更好地应对压力 , 比起强迫自己放松下来 , 一个更有用的策略 , 是简单告诉自己:我能搞定这件事 。
就算你知道这只是随便说说的也没关系 , 关键是这些话打破了压力导致的恶性循环 , 改变了压力信号的意义 , 它们不再代表着紧张 , 也不是在说“你不行” , 而是代表你待会会表现得更好 。
另一个研究也表明 , 如果人们被告知“你是那种在压力下表现更好的人” , 他们实际表现会提高33% 。
04 方法二:通过行为带动态度的改变
自我说服的方式有助于缓解压力 , 但它带来的态度改变并不能持久 。
如果你想让自己在面对压力时表现得更好 , 还可以通过行为来间接地影响自己对压力的态度 。
心理学的行为失调理论认为 , 为了减少内心的不适 , 我们会说服自己某些行为是合理的 。
当你再一次对压力感到难受 , 怎么告诉自己“压力使我表现得更好”也不管用时 , 可以尝试先行动起来 , 用积极的行动去带动态度的改变 。
先从假装开始 , 假装压力让你感到兴奋 , 压力让你学习和成长 , 把你对压力的积极态度写成文字、变成语言 , 说给身边的人听 , 让他们相信你 。
本文插图
当你开始一点点地付出努力后 , 你会发现自己对压力的看法真的改变了 , 并发自内心地觉得压力让自己变得更优秀 。
像开头我那个因压力大而想跳槽的同学 , 其实更好的办法不是跳槽 , 而是积极行动起来去解决问题 。
当你直面压力 , 把压力分解成一个个小的行动 , 然后逐步去完成后 , 我们对当前问题的压力自然也就会随之消失了 , 并且我们应对压力的积极行动 , 也会重塑我们对待压力的态度 , 让我们下一次面对压力时更加积极和开朗 。
05 方法三:利用群体分摊压力
以上两种方法都是一个人面对压力的做法 。
除了个体单独面对压力 , 你还可以利用群体来分摊压力 。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发现 , 当身处一个承受共同压力的群体中时 , 群体中每个个体的压力会大为减轻 。分页标题
你可以回想下 , 你在高三备考时 , 跟班上其它同学一起上学、刷题、考试、放学 , 是不是也没有感受到多大的压力 , 顺其自然地就参加高考然后念大学了呢?
本文插图
但如果现在再让你一个人回去 , 重新经历一遍高三魔鬼般的备考过程 , 你可能就会心里打鼓、手心发麻了 。
再比如 , 让你一个人去闯游乐场里的“鬼屋” , 你是不是会吓得额头冒汗、腿肚发抖?
但如果让你和一群人一起去闯这个“鬼屋” , 你可能立马就胆大多了 。
身处群体能够分担压力的原因在于两点:
1.当某个个体处于群体中时 , 就会觉得压力会分散到群体里的每一个个体身上 , 从而在心理上大大减轻压力带来的负担 。
2.群体能产生一种兴奋感 , 让个体产生一种有更强大的力量可以依靠的感觉 , 从而提高了面对压力时的抗压程度 。
因此 , 当你在面对过大的压力时 , 如果觉得自己一个人难以承受 , 就可以组建或加入一个面对同样压力的群体 , 这样你的抗压力也会大大提升 。
06 总结
只要我们有欲望 , 压力就无法避免 。
而压力是有害还是有益 , 这取决于我们对压力的态度 。
认为它是负面的 , 慢慢地我们便真的会深受其害 。
但如果我们接纳压力 , 并把它看作成长的垫脚石 , 压力便会成为我们幸福的加速器 。
如果我们没有那么强大的意志力 , 可以直接控制自己对压力的感受 , 那就先从假装开始 , 从行为上开始认可压力的价值 , 这样慢慢地我们便会真的发自内心感受到压力的妙处 。
如果还能利用群体的力量 , 自己建立或加入一个面对同样压力的群体 , 那你就能更好地驾驭压力了 。
为了更好更快地成长 , 让我们一起与压力为伍吧!
【华章经管|这些对压力的认知,可能把你害惨了】来源:YouCore(ID:YouCore)
- 内分泌科胡医生|心脏不适可以做哪些检查?这些影像检查,帮你确诊
- 家庭医生在线|提醒:这些食物尽量不要碰!有人一天吃几遍还不以为然,真是害人
- 暴露|冷空气来袭,警惕这些疾病高发!一图get应对贴士
- 壹号情感汇|一个女人若是和你“玩玩而已”,可能会有这些“痕迹”,别不知情
- 世界摄影地理|这些赤裸裸的图片告诉你:什么叫色即是空?
- 科学杂说|如果你想做一个天文学家,你该知道这些
- |刷牙、洗脸、剪指甲……这些最简单的事儿,你可能都做错了!
- 爱旅游的哆啦|为什么冲绳更适合冬天去?除了便宜还有这些惊喜!
- |凡是被这些星座错过的人或事,只能成为过往!
- 爱情|女人真心爱一个男人,不是冲他撒娇,而是主动做这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