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个人定制抗癌药品亮相!听王立群博士讲如何更好战胜肿瘤


怎样为肿瘤患者带来生的希望 , 是每一届进博会医疗馆关注的热点之一 。
在第三届进博会上 , 个人定制活细胞药品Yescarta吸引了不少关注 。 这是来自美国Kite Pharma(吉利德科学旗下公司)的明星CAR-T疗法 , 也是全球首个获批治疗特定非霍奇金淋巴瘤的CAR-T疗法 。
人类如何更好地战胜肿瘤?CAR-T是什么?其特殊性和安全性到底如何?为何大众对其的期待与担心如此多?它在中国的上市之路走到了哪一步?未来CAR-T行业会向何方发展?带着这些问题 , 《国际金融报》采访人员专访了复星凯特(美国Kite Pharma和复星医药的合营企业)CEO王立群博士 。

肿瘤|个人定制抗癌药品亮相!听王立群博士讲如何更好战胜肿瘤
本文插图
CAR-T亮相进博会
对肿瘤患者而言 , CAR-T免疫细胞治疗是一种新的治疗手段 。 它的基本原理是改造患者自身免疫细胞来清除癌细胞 。 众所周知 , T细胞是天然的免疫效应细胞 , 通常情况下能识别并清除在人体中的病态细胞 。 而肿瘤的发生和进展意味着患者自体的T细胞已经不能够鉴别和清除肿瘤 。 CAR-T细胞技术就是人为地组建了有特异杀伤活性的T细胞 , 使其具有极大的特异杀伤力 , 致肿瘤于死地 。
具体而言 , CAR-T细胞技术是对取自于患者自身的T细胞 , 导入了能编码识别肿瘤物质和帮助T细胞激活的各基因片段 , 形成CAR-T细胞 。 这样的CAR-T细胞既携带了识别肿瘤的“导航头” , 又增强了杀伤肿瘤的“弹药库” 。 这些改造后的T细胞经体外扩增培养后 , 又要回输到患者体内 。 于是 , 一旦遇见表达对应抗原的肿瘤细胞 , 它就会被激活并再扩增 , 发挥其极大的特异杀伤力 , 致肿瘤于死地 。
从2012出现第一例“治愈患者”(著名案例:美国的儿童白血病患者Emily Whitehead,经CAR-T治疗后已9年无肿瘤生存 。 )以来 , CAR-T不断发展进化 。 但在这个过程中 , 其存在的多种副作用 , 例如细胞因子释放风暴、神经毒性等等 , 使其受到了持续不断的关注 。
“安全性是所有药品必须关注的重点 。 ” , 王立群表示 , “但CAR-T具有特殊性 。 细胞药物不像普通化药 , 从分子结构特征有可能研究出毒性规律 , CAR-T细胞药物因为是活的细胞 , 它的临床安全性、有效性和可重复性 ,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在制备过程中能将它的活性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 因此 , 保证CAR-T产品的安全性首先要有更过硬的工艺流程和质控标准 。 ”
“同时 , CAR-T不仅仅是‘药’ , 它更是‘一个从采血到回输的过程’ 。 它安全与否 , 副作用的预防、发生、处理 , 与使用它的医疗机构的经验积累程度也有关 。 同样一个产品 , 临床管理做得好不好产生的效果差别很大 。 医院积累了经验 , 就会知道有哪些风险、哪些病人需要重点关注、用药的时候应该关注哪些指标、要在什么时候干预控制等 。 我们现在看到副作用的发生比早期少很多 , 就是因为临床经验已经积累丰富 , 可以有效管控风险 。 整体而言 , 怎样设计CAR , 怎样做工艺制备 , 怎样加强临床医疗管理等因素都会直接影响产品安全性 。
突破实体瘤仍须努力
除了安全性、商业化之外 , CAR-T能走多远也在近些年也被持续关注 。 截至目前 , 在全球仅有3款获批上市的CAR-T中 , 并无实体瘤适应症 。 但在目前的肿瘤病人中 , 约有九成是实体瘤患者 , 如肺癌、肝癌等 , 而血液瘤患者仅有一成 , 主要为白血病、淋巴瘤与骨髓瘤 。 换言之 , 如若CAR-T能在实体瘤方面有所突破 , 其商业价值会进一步提升 。 只是 , CAR-T能“转型”实体瘤吗?
“到目前为止 , 还没有可用于实体瘤的CAR-T获批 。 但如果关注学术文献 , 就会看到科学研究一直在不断尝试实体瘤治疗的突破 。 很多新技术 , 都要经历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 目前 , 在研发布局方面 , 做血液瘤的企业已经有很多 。 ” 分页标题
当前大量企业扎堆血液瘤 , CAR-T的相关企业如何才能“拔得头筹”?王立群进一步提出 , “CAR-T企业的制胜因素有两方面 。 第一 , 要在产品设计上独树一帜 , 人无我有 。 第二 , 胞治疗产品的疗效与安全性实际上和这个产品的生产工艺密切相关 。 设计好一个CAR , 只是第一步 , 并不能保障后续成功 。 要想做好这个产品 , 企业要把后续工艺也设计好 。 ”
随着CAR-T在血液瘤的研究相对更为成熟 , 全球已经开展了大量临床试验探索CD19外的新靶点 。 其中有应用价值的针对恶性B细胞肿瘤的临床前和临床靶标还包括CD22、CD20、ROR1、CD37等等 。 王立群认为 , 免疫细胞治疗是整个世界的潮流 , 行业尚处于蓝海阶段 , 等待企业探索的内容仍有很多 。
“让中国患者能尽快用上”
【肿瘤|个人定制抗癌药品亮相!听王立群博士讲如何更好战胜肿瘤】
关于此次在进博会上展出的全球首款获批治疗特定非霍奇金淋巴瘤的CAR-T药品Yescarta 。 王立群表示 , “我们把全球领先的CAR-T产品引入中国的初心是想让中国患者能尽快用上这个药 。 此次借进博会之机 , 向大众介绍这样一种革命性的创新肿瘤治疗手段 。 当国外有好产品和先进的技术 , 而国内还不知道如何用的时候 , 引进来、深入学习 , 会让更多人受益 。 ”
“同时 , 从企业发展层面来讲 , 我们通过国际合作 , 引进全球领先的产品和技术 , 在这样的基础上 , 我们再去做自己的创新 。 我相信有了经验之后 , 就可以少走弯路 , 从而加速企业发展 。 ”
比起有百年历史的老企业 , 复星凯特是一家新公司 , 它在2017年4月由美国Kite Pharma和复星医药合营 。 成立后 , 依托着美国凯特的“巨人肩膀” , 公司新药上市进程持续推进 。 2020年2月 , 首个新药上市申请(阿基仑赛注射液)获国家药监局正式受理 , 3月又被纳入优先审评 。 当前 , 我国国内尚无任何一款CAR-T产品获批上市 , 复星凯特和药明巨诺均处于第一梯队 。
截至目前 , 国际上已经上市的CAR-T产品仅有三款 。 2017年美国FDA批准的诺华的Kmriah和凯特的Yescarta,分别用于治疗儿童和青少年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特定类型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 。 此后 , 2020年7月 , FDA又加速批准凯特的Tecartus上市 , 用于治疗成人复发或难治性套细胞淋巴瘤(MCL) 。
采访的最后 , 问及产品是否能成为中国首个获批上市的CAR-T 。 王立群坦言 , “能否成为第一没有实际意义 , CAR-T疗法在中国的商业化是一条没有前人走过的路 , 其中困难非常多 。 但所有参与此项目的人 , 从监管部门、医疗机构到企业 , 我们都在非常努力 , 希望把这个产品尽快带给患者 。 只有当患者看到治愈的希望 , 一切才真正值得 。 ”
采访人员 黄华
编辑 王丽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