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曹魏有40多万军队,蜀汉只有9万,诸葛亮为何还要北伐?

_原题是:曹魏有40多万军队 , 蜀汉只有9万 , 诸葛亮为何还要北伐?
三国鼎立后 , 魏国实力最强 , 蜀国实力最弱 。从兵力上说 , 蜀汉大约只有十万左右的军队 , 而魏国的兵力数倍于蜀国 。既然敌强我弱 , 诸葛亮为什么还一而再、再而三地发动北伐呢?要了解诸葛亮的内心 , 我们还要从前后两份《出师表》寻找答案 。

诸葛亮|曹魏有40多万军队,蜀汉只有9万,诸葛亮为何还要北伐?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第一 , 诸葛亮北伐 , 首先是出于报恩心理
没有刘备的三顾茅庐 , 就没有诸葛亮的飞黄腾达 。诸葛亮生命最后几年 , 北伐几乎成为他的全部 , 之所以鞠躬尽瘁 , 死而后已 , 主要是出自报恩的心理 。在《出师表》中 , 诸葛亮表达对刘备的感激之心:“由是感激 , 遂许先帝以驱驰” , “盖追先帝之殊遇” 。如何报恩呢?莫过于完成刘备未尽的事业 , 就是恢复汉室 , 还于旧都 , 实现大汉帝国的中兴伟业 。
【诸葛亮|曹魏有40多万军队,蜀汉只有9万,诸葛亮为何还要北伐?】第二 , 刘禅能力不足 , 诸葛亮必须在有生之年完成北伐事业
刘备的继承者刘禅 , 缺少父亲的能力与魄力 。靠刘禅那三脚猫的功夫 , 蜀汉能不能保得住都成问题 , 谈何恢复中原呢?
在《出师表》中 , 诸葛亮告诫刘禅要“亲贤臣 , 远小人” , 教导他“诚宜开张圣听 , 以光先帝遗德 , 恢弘志士之气 , 不宜妄自菲薄 , 引喻失义 , 以塞忠谏之路也 。”“陟罚臧否 , 不宜异同 。”不宜偏私 , 使内外异法也 。”大家看看 , 诸葛亮不厌其烦地说“宜”做什么 , “不宜”做什么 , 从这里我们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出刘禅是具缺乏主见的皇帝 。要北伐曹魏 , 靠刘禅行吗?肯定不行 。诸葛亮必须在有生之年 , 完成北伐的事业 , 时不我待 , 正是这种急迫感 , 让诸葛亮一连五次发动北伐 , 最终死在北伐前线 。

诸葛亮|曹魏有40多万军队,蜀汉只有9万,诸葛亮为何还要北伐?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第三 , 诸葛亮认为不进取即灭亡
在《后出师表》里 , 诸葛亮对自己发动北伐有进一步的说明 。诸葛亮先是承认自己是以弱敌强:“固知臣伐贼 , 才弱敌强也 。”为什么要以弱敌强呢?诸葛亮指出:“不伐贼 , 王业亦亡 。惟坐而待亡 , 孰与伐之?”
蜀国是弱小的一方 , 如果不能积极进职 , 那么只是坐而待亡 。既然如此 , 为什么不奋起武士之心 , 主动出击呢?诸葛亮以刘繇、王朗为例 , 他们一为扬州刺史 , 一为会稽太守 , 面对孙策崛起时 , 两人都消极对待 , 最终被孙策一一击破 。如果蜀国采取保守的策略 , 也会跟刘繇、王朗一样 , 最终走向覆灭 。
第四 , 没有艰苦卓绝的斗争 , 是不可能赢得最后胜利的
诸葛亮固然知道北伐是以弱敌强 , 将面临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 。然而 , 所以伟大的事业 , 都必须要经历种种磨难 。在《后出师表》中 , 诸葛亮举了汉高祖的例子:“涉险被创 , 危然后安 。”不要说远的刘邦 , 单说近的曹操 , 曹操智谋过人 , 用兵如神 , 但仍然“困于南阳 , 险于乌巢 , 危于祁连 , 逼于黎阳 , 几败北山 , 殆死潼关 , 然后伪定一时耳 。”不要老说强弱 , 难道曹操一开始就是强大的吗?非也 。曹操也是通过艰苦卓绝的战斗 , 才能当“国贼”的 。敌人意志尚且如此 , 以正义自居的诸葛亮难道反而要知难而退吗?

诸葛亮|曹魏有40多万军队,蜀汉只有9万,诸葛亮为何还要北伐?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第五 , 诸葛亮担心将领青黄不接分页标题
在《后出师表》中 , 诸葛亮罗列一部将领死亡名单 。“自臣到汉中 , 中间期年耳 , 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郃、邓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余人 , 突将、无前、賨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余人 。”诸葛亮北伐第一年 , 高级将领就损失七十几年 , 精锐骑兵损失一千多人 。这些都是刘备的旧部 , 能征惯战 , 有些是病死 , 有些是战死 。诸葛亮认为 , 这些损失是难以弥补的 , 因为这些人才是来自四面八方 , 是刘备几十年奋斗保存下来的精英 , 一时间很难找到可替代者 。这些人很多年龄都大了 , 如果北伐再推迟几年 , 恐怕到时减员要超过三分之二 。没有这些老将老兵 , 如何与强大的敌人周旋呢?这也是诸葛亮必须及早北伐的原因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