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文艺|《胶东文艺》2471期‖戴守业:火柴记忆
_本文原题:《胶东文艺》2471期‖戴守业:火柴记忆
★
主编: 福在福山
执行主编: 沈默
★
作者文档
【胶东文艺|《胶东文艺》2471期‖戴守业:火柴记忆】戴守业 , 原青岛市即墨区田横中学高级语文教师 , 曾任教小学、初中、高中语文;现为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即墨市作协会员 , 长期致力于中小学语文教学与研究 , 工作之余 , 读了50多部中外小说 , 作了200多万字的读书笔记;写短文400余篇 , 共40多万字 , 其中在市级以上报刊发表150余篇;写长篇小说一部 , 中篇两部 , 短篇六部 , 共30多万字 , 创作散文26万字;中篇小说《凤凰山恋歌》获即墨市首届文学大赛三等奖;曾辅导多名中小学生在市级以上报刊上发表作品;长篇小说《丁字湾》获即墨市首届版权大赛铜奖 , 获山东省版权局作品证书 , 2018年被《胶东文艺》连载 。 散文《笔架山四季》《海缘》《游记三章》《哲文三章》《老照片》《故乡京剧》《寿星父母》《野菜飘香》 , 诗歌《故乡风光》《幸福广场舞》被《胶东文艺》刊登 。 《南国风韵》《北京揽胜》《新年寄语》刊登于2018年《首都文学》;《一个孝子三个妈》刊登于《齐鲁文学》;《草缘》刊登于陕西西安微刊《梅花亭》;小说《无解》发表于《乡土作家》 。 《人生格言《沉思录》17万字 , 获山东省版权局作品证书 , 在微信发出后 , 深受老、中、青读者喜爱 。
火 柴 记 忆
戴守业(山东青岛)
本文插图
不知从何年开始 , 火柴已失去往日耀眼的光环 , 被形形色色的打火机取代 , 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 但火柴的故事
却挥之不去 , 对那些亲身经历的火柴往事 , 记忆犹新 。
火柴 , 别名“洋火” 。 幼年时代 , 我们都称火柴为“洋火” , 后来 , 才恢复了火柴本来的名字 。 火柴 , 是昔日农家做饭、点煤油灯用的生活必需品 。 记得建国之初 , 火柴紧缺 。 为了节约火柴 , 许多人采用原始的取火方法:用火石打火 。 那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先用草纸卷一个小纸卷 , 用火将纸卷点燃后 , 再把纸卷着火的一端装进竹筒里 , 将火苗憋死备用;把麻杆烧成炭 , 装进密闭的灰盒里备用;备好火镰和火石 。 火镰 , 就是一块6厘米长两厘米宽2毫米厚的铁片 。 火石 , 是从野外捡回的像玉石状能打出火花的花岗岩 。 取火时 , 把炭装进烟斗里 , 嘴里叼着烟斗 , 左手捏住火石靠近炭 , 右手用火镰击打火石 。 火花便将炭点燃 , 然后将火炭引到从竹筒里抽出的纸卷上 , 用嘴一吹 , 便会产生火焰 , 用来点火做饭或点煤油灯 。 一些不会用火石取火的家庭 , 便到邻居家引火 。
本文插图
爷爷是“打火”的高手 , 常常击打一次 , 就能取火成功 。
空闲时 , 爷爷就教我学习“打火”方法 。 那活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 我学着爷爷的样子打了数次 , 都未成功 。 爷爷微笑着说 , 性子急吃不得大豆腐 , 让我慢慢来 。 经爷爷耐心地指导 , 反复实践 , 我渐渐掌握了“打火”技术 。
为了节约火柴和煤油 , 许多家庭舍不得用火柴 , 常常晚上抹黑剥花生、玉米脱粒 , 甚至抹黑吃晚饭 。 一些老汉、老太太晚上聚在一起 , 抹黑聊天:拉家常 , 讲故事 , 打发漫长的冬夜 。
当年 , 当地流传着一个有关火柴的笑话故事:一个人不慎将一根火柴掉到炕旮旯里 。 他心疼地划了数根火柴 , 才找到那根火柴 。
本文插图
60年代 , 物资紧缺 , 火柴凭票供用 。 有时 , 一个家庭 , 一次只能购买五盒火柴 。 其珍贵不言而喻 。 后来 , 虽然能买到火柴了 , 但因囊中羞涩 , 许多家庭没钱卖火柴 。 于是 , 家庭主妇们辛辛辛苦苦地养只母鸡 , 用鸡蛋换取火柴等生活必需品 。 在连人都填不饱肚子的年代 , 母鸡的产蛋率可想而知 。分页标题
虽然一盒火柴只卖二分钱 , 但不少家庭仍买不起火柴 , 到邻居家借火柴现象 , 屡见不鲜 。 记得 , 当年的一位贫困的邻居 , 经常到我家借火柴做饭 。 妻子是热心肠 , 对邻居有求必应 。
火柴时代已成历史 , 但在中老年心里却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 那种缺衣少食的艰辛生活 , 是当年农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 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 必须倍加珍惜!
本文插图
声 明
本文由作者声明为原创作品 , 并授权本刊独家推送 , 转发请注明出处或联系本刊应允 。 善意需求 , 可联系本刊开通白名单 。 为尊重作者 , 维护原创 , 谨遵网约 。
文中图片源自网络 。 若涉版权 , 请联系删除 。
投稿须原创 , 文责自负 。 请自行审定 , 主题以 “作品体裁+标题+作者”命名 , 并随原稿附上个人简介、电话和照片(照片附件发送) 。
主 编:福在福山
- 晨光文艺社|【诗意晨光】李引弟:在聚寿山,我仿佛是另一个自己
- 养花养鸟|室内盆栽“新宠”—斑点海棠,花叶俱美,开花勤奋,文艺范儿十足
- 齐齐哈尔文艺|【尚俭惜粮】餐桌革命(组诗)/兰采勇
- 天津文艺广播|《使徒行者3》,尝试寻求港剧新标签
- 齐齐哈尔文艺|【周日荐赏】永不消逝的“呼兰河”/作者:萧红 朗诵:思慧
- 人民日报文艺|脱贫故事绘·创新篇①
- 重庆文艺广播|甘孜67个A级景区门票全免,赶紧和小伙伴们约起来吧!
- 请叫我绅士|赵今麦走文艺少女路线!穿驼色外套搭配贝雷帽,艺术气息太浓厚
- G时尚|翟潇闻一身冬日棕色系穿搭出镜,马甲搭配衬衫,复古文艺
- 美妆小技能|文艺气质穿搭有窍门,跟着时尚博主轻松变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