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晓风书店|从《红高粱》到《晚熟的人》:那个“讲故事的人”回来了


_本文原题:从《红高粱》到《晚熟的人》:那个“讲故事的人”回来了
本性善良的人都晚熟 , 并且是被劣人催熟的 , 后来虽然开窍了 , 但他仍然善良与赤诚 , 不断寻找同类 , 最后变成最孤独的一个人 。——莫言

杭州晓风书店|从《红高粱》到《晚熟的人》:那个“讲故事的人”回来了
本文插图
十年蕴积 , 那个“讲故事的人”回来了
——莫言诺奖后首部作品《晚熟的人》

杭州晓风书店|从《红高粱》到《晚熟的人》:那个“讲故事的人”回来了
本文插图
“诺奖魔咒 ”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的2013年 , 莫言忙到一整年连一本书都没有看 , 他自己都无奈地表示“2013年我不是一个读书人” 。 正如作家苏童所说 , “诺奖”之于莫言是“桂冠”也是“枷锁” 。 截至2016年 , 莫言获奖后去了全世界至少34个不同的城市 , 参加过26次会议、18次讲座 , 题了几千次字 , 签了几万个名 。 伴随获奖而来的是无形的压力和无尽的琐事 , 一度使他无法持续创作 。
但也正如莫言所讲的那样:“获奖八年来我一直在创作 , 或者在为创作做准备 。 终于“讲故事的人”回来了 , 大家普遍认为 , 莫言依然是读者熟悉的那个莫言 , 但同时又带给我们陌生全新的阅读体验 。
莫言曾说:“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 。 ”像福克纳书中的约克纳帕塔法一样已然成了文学地标的高密东北乡 , 也不过是莫言用一个又一个的故事构筑的文学幻境 。 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的新作《晚熟的人》中 , 汇集了他创作的十二部中短篇小说 , 都是莫言说给大家的“新故事” , 依然取材自“故乡人事” , 但面貌全新——聚焦当下 , 融入对于时代新生问题的观察与思考 。 十二个故事篇幅紧凑 , 却各有曲直 , 新鲜的、骁勇的、星罗棋布的叙述里塑造了一系列“应时而变”的人物 , 他们像是从我们身边走出去的人 , 健步如飞 , 从小说的这头一直奔跑到小说的那一头 。
莫言谈《晚熟的人》
这部小说里面很多人物都是我的小学同学 , 我的小学同学一下子回到差不多五六十年前 , 所以是半个多世纪以前的故事一直延续到现在 , 这个小说里的人物跟我一起慢慢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变化、在成长、在晚熟 。
这部小说 , 我是作为一个写作者 , 同时也是作为作品里的一个人物 , 深度地介入到这部书里 。 我之所以敢把自己的真实名字放到小说里 , 就做好了接受一切的准备 , 无论你从哪个角度来解读都是可以的 。 正像敬泽刚才讲的一样 ,我跟小说里的这个莫言是在互相的对视 , 我在看他 , 他也在看我 。 有的时候他在小说里的表现也是我控制不了的 , 因为我在生活中也许不会这样做 , 但是在小说里他这样做了 。

杭州晓风书店|从《红高粱》到《晚熟的人》:那个“讲故事的人”回来了
本文插图
知识分子还乡这个角度的小说是一种延续了上百年 , 当年鲁迅的故乡 , 欧洲或者美洲的很多作家也都写过类似的 , 一个人原来在这个地方出生 , 在农村出生 , 然后到外地去 , 过了若干年之后重新回来 , 这样一个返乡视角的小说有很多很多 , 而且其中也不乏成为经典的作品 。 《晚熟的人》依然延续了这个视角 , 我作为一个在高密东北乡出生、长大、离开这个地方的人 , 若干年之后又回来了 。 这样的作品我在1980年代初期开始学习写作的时候就开始使用这个视角 , 到现在近四十年 , 依然在使用这个视角 。 但这个视角本身在发生变化 , 第一 , 我作为一个作家 , 作为一个讲故事的人 , 我这个人发生了变化 , 我看问题的角度跟十年前不一样 , 跟三十年前更不一样 , 甚至跟八年前都不一样 。 我的年龄变大了 , 我的视野可能变广阔了 , 但是我的思想是不是变深刻很难说 , 但是变复杂是肯定的 。 另外我这个作家的身份 , 我们客观讲 , 没有必要瞎谦虚 。 这个身份发生了变化 , 过去我仅仅是一个作家 , 或者说是一个知名作家 , 因为2012年诺奖这个事件 , 使我这个作家的身份又添加了一层更加复杂的色彩 , 在当今这样一个商业社会里 , 在当今这样一个网络信息的社会里 , 这样一种身份的人回到故乡 , 他所遇到的人、遇到的事也比过去要丰富得多 。分页标题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 , 这样一种 还乡的视角是旧的 , 但是因为人变了 , 时代变了 , 故事变了 , 所以这个视角又有了新的含义 。 从视角上来概括应该比较准确 。
【杭州晓风书店|从《红高粱》到《晚熟的人》:那个“讲故事的人”回来了】一个作家要写什么 , 有时候真的是不完全由作家自己作主的 。 我简单回顾一下我的创作历史 , 我曾经有很多幻想 , 一会儿想写天文 , 一会儿想写科技 , 有时候也想写童话等等 , 但为什么一直没有写?因为有些要写的东西不允许我去写我幻想中的东西 。 所以写《晚熟的人》里面这样一系列的故事 , 就是因为这些人物 , 有的就是我的朋友 , 有的甚至跟我像孪生兄弟一样的 , 彼此的知己 。 这七八年来确实有很多很多的感受 , 仿佛只能通过这样的一个角度才能把自己的这些丰富感受用文学的方式表现出来 。
晚熟也是一个很丰富的概念 , 首先从文学的角度 , 从艺术的角度来讲 , 一个作家或者一个艺术家过早的成熟了、定型了、不变化了 , 我想他的艺术创作之路也就走到了终点 。 我们都希望自己的作品不断变化 , 希望能够不断超越自己 。 超越自我难度很大的 , 所以从这个意义来讲 , 你不希望自己过早定型 , 就不希望自己过早成熟 , 希望自己能够晚熟 , 使自己的艺术生命 , 使自己的创造力 , 能够保持更长久一些 。
如果你早早成熟了 , 固化了 , 你将来的创作就在不断重复自己 。 如果你有强烈的求新求变的精神 , 不愿意把自己过早固定在一个位置上 , 这就说明你是希望能够不断超越旧我的 。

杭州晓风书店|从《红高粱》到《晚熟的人》:那个“讲故事的人”回来了
本文插图
这也是一种来自民间的智慧 , 当年很多人对农村的一些 , 大家认为智力水平不太高的人 , 嘲讽他晚熟 , 间接说他是一个傻子 。 有的人在农村 , 大家都觉得是傻子 , 但他实际上在装傻 , 他可能装几十年 , 他在装傻当中体会到一种乐趣 , 而且他得到装傻的利益 , 有的事如果是明白人干的 , 大家都会找他算帐 。 一说是傻子干的 , 大家都原谅他 。 同样一句话 , 我说了可能引来很大的灾祸 。 这个晚熟的人说了 , 大家可能会说他说的不要当真 。 所以在农村确实有一种人在装傻 , 大家都说他晚熟 。 当到了一个合适的时代 , 出现让他表现自己才华的舞台 , 他会突然焕发出光彩来 。 也就是说在一个不太正常的社会环境里 , 有很多人的个人才华是被压住了 , 没有舞台、没有时机让他展示 。 但是后来社会进步了 , 人们的自由度越来越大 , 社会能够为更多的人提供他们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 , 好多当年看起来普通的人、平常的人突然都干出一番事业 。 所以在 我的小说里就有这样一些人 , 当年大家都说这个傻子 , 结果过了几十年机会来了 , 他表现得比谁都厉害 , 这也是一个角度 。
我想晚熟是正面的褒义词 , 代表了求新求变 , 不愿意过早固步自封的精神 。
莫言获诺奖后首部作品

杭州晓风书店|从《红高粱》到《晚熟的人》:那个“讲故事的人”回来了
本文插图
《晚熟的人》
|莫言|
从《红高粱》到《晚熟的人》 , 从历史深处到当下现实 , 从开天辟地到气象万千 。
依然是读者熟悉的那个莫言 , 带给我们陌生全新的阅读体验 。
《晚熟的人》中 , 莫言用十二个故事 , 讲述了获得诺奖后八年的里里外外 。 十二个故事有喜有悲 , 有荒诞有现实 。 从上个世纪到当下社会 , 从澡堂子到网络空间 。 这一次 , 莫言的笔触延伸得很长、很远 , 但距离你我又是前所未有的近 。

杭州晓风书店|从《红高粱》到《晚熟的人》:那个“讲故事的人”回来了
本文插图
莫言讲故事向来爱用第一人称“我” , 《晚熟的人》延续了这一习惯 。 不同的是 , 这12个故事中的“我”大都借用了作家本人当下的年龄和身份 , 莫言真正将自己写进了故事里 , 毫不避讳地向读者敞开了获得“诺奖”后的生活 。 读者随着小说里的这位“莫言” , 获奖后回到高密东北乡 , 发现家乡一夕之间成了旅游胜地 , 《红高粱》影视城拔地而起 , 山寨版“土匪窝”和“县衙门”突然涌现 , “还有我家那五间摇摇欲倒的破房子 , 竟然也堂而皇之地挂上了牌子 , 成了景点” 。 每天都有人来参观 , 来自天南地北的游客 , 甚至还有不远万里前来的外国人 。分页标题

杭州晓风书店|从《红高粱》到《晚熟的人》:那个“讲故事的人”回来了
本文插图

杭州晓风书店|从《红高粱》到《晚熟的人》:那个“讲故事的人”回来了
本文插图
《晚熟的人》中 , 莫言改变了他一贯的讲故事的方式 , 既延续了以往的创作风格 , 又明显注入了新的元素——汪洋恣肆中多了冷静直白 , 梦幻传奇里多了具象写实 。 他的眼光不再聚焦于“英雄好汉王八蛋” , 而是转向了那些最平凡最不起眼的小人物 。 他们过于真实 , 仿佛就是从我们身边走出来的人物 。 正是这样一群人 , 组成了时代演进中的“常”与“变” 。 莫言写下他们的故事 , 好似不经意地在一张白纸上刻下一个又一个坐标 。 看完这12个故事 , 所有的坐标都被一条无形的线连系起来 , 读者才恍然大悟 , 莫言讲述的不是某一个人的故事 , 而是时代的潮起潮落 。 阅读莫言总是刺激的 , 他的小说世界立体而完整 , 最终的结果总让我们大惊失色 。
千古风流人物:故宫博物院藏苏轼主题书画特展 图录